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徭役

2023-03-04 07:53:39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中国古代统治来自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360百科偿劳动,包括力役 、杂役、军役等。古代,凡统治者无偿征可差行免全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皆称为徭役,包括力役和兵役两部分。它是统治者强加于人民身上的又一沉重负担。起源很早,《礼记·王制》中有关于周代征发徭役的规定。《孟子》则有"力役之征"的记载。秦汉有更卒析讲事获帝宽、正卒、戍卒等役,以后历代徭役名目繁多,办法严苛,残酷压榨贫民百姓。

  • 中文名称 徭役
  • 拼音 yáo yì
  • 释义 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
  • 类型 力役 、杂役、军役等
  • 注音 ㄌㄠˊ ㄧˋ

引证详解

  1、古代官方规定的平民(主要来自是农民)成年男子在一视误短交位叫开星型定时期内或特殊情况下所承担的一定数量的无偿社会劳动。一般有力役军役杂役。历代以来,繁多而苛严。

  ①《360百科韩非子·备内》:"徭役少则民安,民安则下无重权,下无重权则权势灭,权势灭则德在上矣。"

  ②三国 魏 曹植 《谏伐辽东表》:"臣以为当今之务,在於省徭役,薄赋敛,劝农桑。三者既备,然后令 伊 管 之臣得施其术,孙吴之将得奋其力。"

  ③唐 陈子昂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当时 燕 齐 海 岱 ,赢粮给费,徭役烦苦,人以不堪。"

 也力秋油取终般款规 ④宋 司马光 《劝农札子》:"今农夫苦身科基话劳力,恶衣粝食,以殖百谷,赋敛萃焉,徭役出焉。"

  ⑤郭沫若 《我想起了陈胜吴广》诗:" 秦始皇 便要筑下万里长城,使天下的农夫都为徭役奔忙。"

  2、指服劳役的人

  《汉书·项籍传》:"异时诸侯吏卒徭役屯戍过 秦中 , 秦中 遇之多亡状。"

  3居速善架项些病哥、谓服劳役。

  南朝 宋 刘铄 《代青青河畔草》诗:"良人久徭役,耿介终昏旦。"

历史变化

  秦汉时由政府法律规定的成年男子必须为政穿题密跟妒冲创府从事力役和兵役。开始服役的年龄,即傅籍年龄,秦时为17岁,西汉景帝二年(前155)定为20岁,后改为23岁;免除徭役的年龄为56岁。

  汉代徭役有正卒、戍边和更卒3种。正卒为2年,1年在本县作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或楼船,接受军事训练并负责地方治安;1年赴京都作卫士,负责保卫都城、守卫皇算且限屋请良斤适宫、陵苑,或为诸官府服务。56岁以下的成年男子服2年请衣殖吸领急序何气正卒后一般规定可免除兵役,但遇政府需要,随时仍可征调服役,不得抗拒。戍边亦称徭戍或屯戍,即到边疆从事"守徼乘塞"。汉律规定每人一生必须戍边1年,若逢边防紧急,茶树反而谁它区则须继续留守6个月。官富子弟可出钱雇人代役。戍边者由官府供给衣食杂用。更卒,是每个傅籍的男子除修虽色服正卒、戍边两种徭役外,每年还须在本县服1个月均径卷方七福的无偿劳役,从事地方的土木工程、造桥修路、治理河阳船标设足万渠、转输漕谷等劳动。因役人轮番服役,所以叫作"更",役人叫作"更卒"。不愿或李述款文厂胞念学机不能亲自服役者,可出钱300(一说2000)雇人代役,或官府不需其亲身服役而命令他出钱代役,曰"过更",这笔代役钱称作"更赋"。也有因特殊情况免役的,曰"复"。免役者包括:宗室、贵族、有高爵的官僚及其亲属,县、乡的三老及被选为孝悌力田者;博士弟子、其他通一经者及特诏优许复除者;或生子、服丧者,逢天灾兵祸之害而暂获复除者;治河有功或皇帝巡行所经地方的人民亦得以暂时免役等等。此外还规定,获得1级至第4级"不更"爵位的人可以提前4年免役;爵在第9级"五大夫"以上的人可不事徭役。无功者可以出钱买爵,买爵可胜序宁改移完纳粟、纳钱、纳奴婢,买爵到养段员对款声固第9级以上即可免役。这样,汉代徭役的义务实际全落到中产阶级以下的人民身上了。

  明代徭役分为三种,一为里甲役,里甲役即一里的事务,二为均徭,即供官府经常性的差役,三为杂泛,为临时派遣的一切差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