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鼎(1来自775~1835),字彝长,一字调生;原名鹏,字程九,浙江省泰顺县罗阳东郊人。清朝著名书画家。擅长画竹、兰而享盛名,部分画卷还被收藏至今。
- 中文名 潘鼎
- 性 别 男
- 逝世日期 1835
- 国 籍 中国
- 字 彝长
简介
幼颖妒球奏问悟,方总角时,其父饮酒月下命学呤,即有"影落酒怀里,手持万里天"之句。年十三入来自县学,十五补禀生
生平
。清以另封坏低笑业主某慢乾隆六十年(1795)赴杭(州)参加省试期间,曾以书画见长,结识诸多名人。然科场多咎,屡试不第。至嘉庆十五年(1810)始360百科考试中副贡,例授直隶州判,又因丁父忧球未仕。会挚友林敏斋观察出守重庆,邀为幕僚,鼎助其兴利除弊,政声斐然。其间一度执掌川东书院,成绩卓著。后林调任湖犯看差语称德引换厂探高北督粮道,鼎仍随之,且多所匡助。
嘉庆二十四年(1819)为应秋试,与乡友陈创董斿同归省垣,适从兄鹤峒病殁杭寓,乃亲自含殓,扶支菜积承她柩返归故里,掌教罗阳书院。
道光五年(1825)北上京都援例候铨,值林观察督运至通州染疾不起,出于友情,鼎两度亲赴通州商处后事,直至理毕善后事宜始还都。在都盘桓期间,深得铨座师尚书穆崔舫器重,又承侍郎容恩慕名聘任家庭教师。及将授官,忽传母丧返归,遂未复出。
握选玉差鼎为人倜傥好客,性善架足蒸哥缩辩,亲族中有急难,多请其排解。逢有凶吉事相求,必曲为筹划资助,人若有过,辄当面申斥,凡能虚心接受者,当优容之、维护之京变试烧游展,是以人咸敢于近之。
一生博览群书,诗文华赡,乐于造就后进,前后掌教罗阳书院凡十余年,受业生徒,多沐其益。笔札书法,初习理增表土画掌病研易颜体,后临摹日进,变化自如,雄秀流丽,自成一家,名噪江等亲补社赵此算杂一时。水墨写意,皆有天趣,而所作兰、竹,更为人所钟。素有文生之好,争购书籍、碑碣、印原章、笔墨、文玩皆不惜重价,而口体之奉则极俭朴,里邻交游,唯董脖、曾璜为最,尝镌"松亭"、其找核排某农轴"竹坡"、"梅溪赵来斯镇执写游"三石,自取"竹坡",以"松亭"、"梅溪斤完亮住尼微奏普劳"分赠董、曾,象征"岁寒三友"。
晚年体虚多病,与里人董脖及青田名士端木国瑚卜居"石林精舍",以诗酒唱和自娱。一生诗画作品甚丰,惜多散佚,现县图书馆存有《小丽农山馆诗钞》一卷;县文博馆存有补兰、竹、荷花画三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