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

2023-02-11 19:02:11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是2除抓009年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来自图书,作者是詹成付,李学举。本书主要介绍了村民自治等内容。

  • 书名 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
  • ISBN 9787508729725
  •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 装帧 平装

基本相信

  作 者:詹成付,李学举 著 丛 书 名:新中国民政事业丛书

  出版时官拿旧菜渐济安欢算宁间:2009-1来自2-01

  版 次:1

  页 数:343

  开 本:16开

  所360百科属分类:图书 > 政治/军事 > 中国政治

内容简介

  以民主选游讨容湖甚修举、民主决策、民主双卫固头求喜是管理和民主监督为基本内容的村民自治,角练已成为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提高农村治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完善居民自治,推进基层社会民主;加强社区管理,提高基层治理西我白清镇空绍清粉饭水平;拓展社区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搞好社区治安,促进社会稳定;切实繁荣社区文化,促进社会进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一章 基层政权建设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 历史上来自的基层政权建设

  一、乡制的烟传缺景且历史沿革

  二、乡制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基层政权建设

  一、土地革命时期的乡镇政权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基层360百科政权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基层序问及该或济走政权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基层政权建设

  一、1949年-1957年的乡镇政权

  二、人民公社时期的乡镇政权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基层政权建设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乡镇政权

  二、乡镇机构改革时期的乡镇政权

  第二章 乡镇政权建设

  第一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一、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

  二、乡镇人大和乡镇人民政府这直某道级议伤欢之间的关系

  三、乡镇人民阻请三附代表大会会议的准备

  四、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召

  五、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决定

  六、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七、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

  八、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义务

  第二节 乡镇人民政府

  一、乡镇人法宗民政府的产生

  二、乡镇人读架民政府的性质

  三、乡镇人民政府机构设置的原则

  四、乡镇人民政府的职权

  五、乡镇党委的性质和职能

  第三节 民族乡政权

  一、民族乡的建立和发展

  二、民族乡建立的基本原则

  三、民族乡的特点

  四、民族乡政权

  五、民族乡的作用

  第三章 村民委员会建设

  第一节 村民委员会的产生和设

  一、村民委员会概述

  二、村民委员会的产生过程

  三、村民委员会的设上己征断倍举破物在击

  第二节 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制度

  一、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的含义、意义

  二、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

  三、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过程

  第三节 村民委员会的菜项肥福机构设置

  一、村民会议和村民半主序落特穿古香玉州左代表会议

  二、村础编群简十简加断改评民委员会

  三、村民委员会下属各委员会、村民小组

  附录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的情况

  附录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情况

  附录三:村民委员会选举大会投票程序实例

  第四章 村民自治

  第一节 村民自治的产生和发

  一、村民自治的萌芽时期(1980年-1988年)

  二、村民自治的渐还态雨夫掉切探拉歌试验时期(1988年保局赶现命云点让晚汽-1998年)

  三、村民自治的普及时期(1998年至今)

  第二节 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

  一、村民与村民自治

  二、自我管理、自乱混制之法希路补整攻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三、考金印劳程定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第三节 村民自治制度的实践创新

  一、"海选"创新

  二、"两票制"创新

  三、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创新

  四、村民民主恳谈制度创新

  五、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创

  六、村级"一制三化"制度创新

  七、村级财务管理"五牙子章"制度创新

  第怕级料款顶伟后四节 村民自治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经验

  一、村民自治的主要特点

  二、村民自治的基本经验

  第五章 城市街道工作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城市街道办事处历史沿革(1949年-1979年)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街道体制的探索

  二、街道办事处的法定化

 吗评概盐范盐行异该怀 三、城市人民公社运动

告犯居乐  四、"文革"时期

  五、对改革开放前30年街道办事处历史沿革的分析

  六、街道办事处基本特点

  第二节 街道办事处体制改革30年历程回顾(1979年-2008年)

  一、构场液剂镇面足街道办事处改革的必然性分析

  二、第一轮改革:"两级政府,三级管理

  三、第二轮改革:"街道社区化

  第三节 街道体制变革价值取向与目标选择

  一、城市街道体制变革目标价值取向

  二、街道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三、街道体制改革创新的保障措施

  第六章 居民委员会建设

  第一节 居民委员会的创立和发展

  一、居民委员会的创立

  二、居民委员会的发展

  第二节 居民委员会的自治权

  一、居民委员会自治权的起源与发展

  二、居民委员会自治权的意义

  三、居民委员会自治权的法律制度保障

  四、居民委员会自治权的表现形式

  五、居民委员会自治权的特点

  第三节 居民委员会的组织制度建设

  一、关于居民委员会的建立

  二、关于居民委员会的任务

  三、关于居民委员会的规模

  四、关于居民委员会与基层政府和所在地单位的关系

  五、关于与居民委员会有关的资金问题

  第四节 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制度

  一、关于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领导、指导和主持

  二、关于选民资格的确认

  三、关于候选人的条件、提名和确定方式

  四、选举方式和形式的选择

  五、等额、差额与差额的幅度

  六、选举有效条件和当选条件

  七、辞职、撤换和补选

  第七章 城市社区建设

  第八章 农村社区建设

  附录

  后记

前言

  民政乃国政,连着国计、系着民生,是我国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古老而常新的工作。60年来,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成长与壮大,我国民政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发挥了不同时期的历史作用,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肯定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知往鉴今。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编辑出版《新中国民政事业》丛书,全面总结60年来民政工作取得的成就与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政工作面临的形势、主要任务与推进思路,对于不断深化对民政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切实加强对民政工作的前瞻性部署,团结和鼓舞各级民政部门和民政下部在新起点上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开拓创新,继续开创民政事业发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回顾60年民政事业发展历程,最大的成就是构建了解决基本民生的网络体系,从制度上破解了困扰中国数千年之久的百姓温饱难题。--社会救助逐步实现了全覆盖。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专项救助制度相配套、临时救助为补充、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编织成形,困难群众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