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句容话

2023-02-22 07:00:42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句容有两千年的建城史,在历史上,因为句容来自地处"吴头楚尾",又因为人口的大量流失与移民的大量迁入,句容的语言十分繁杂,是吴语与江淮官话的汇360百科集。不仅南片与北片不同,有的一个村与一个村都不一样

  • 中文名称 句容话
  • 地区 句容
  • 特点 生动形象,极其准确与简练
  • 示例 哑哑--爷爷

方言介绍

  但句容语言很绝。撇开方言不谈,主要是群众的口语,绝透了。许多生动形象,极其准确与简练,你如果用普通话或别的地方语言太放则皮治行来解释,一是很难到位,二是将失去原来的韵味

比首找草铁称情护肥司示例

  哑哑--爷爷

  卖卖--大妈

  晾晾--姑姑

  歪歪--叔叔

  锅锅--哥哥

  麦--妈

  嗲(四声)--爸

  墙旮旯--墙角落

  撒嗒/罗里把锁--话多

  吧唧--粪箕

  7饭--吃饭

  7酒--喝酒

  小鬼/佬小/小置国包轮脱怀士儿啊宁--小孩子

  7鸦饭--吃晚饭

  浪哈子--推一下

  wo(第二声)--鹅

  死脸--洗脸

  困藁/岁藁--睡觉

 飞争端民径威证去七英 夹蛆--胡说八道

  阿丢--丫头

  弗晓得---不知道

  染却件获研革掌动迅嘎杂慢----这么长时间

  门个早桑--明天早晨

  抬马马--娶媳妇

  所自丢--手指头

  搞么是--干什么

  乃乃来自嘎--女同志

  佬一噶--男察会标翻具亲同志

  B 大胡话--头老

  冲军------到处乱跑

  泥个麦--你母

  ka ki--回家

  海则--鞋子

  桑朝/cuo(第三声)天--昨天

  更朝/更咯--今天

  门朝/门咯--明天

  你两--你们

  我两--我们

360百科  他两--他们

  喔赖/臆怪--恶心

  该因赖--日鬼啦

  息的赖--完了

位年京表府新  哈夹蛆--瞎讲

  推扳--差

  雷堆--很,非常

  lei边--南边 (这学究策充文唱盐纪指个词我个人觉得年轻人说的少,上了年纪的说的多)

  小灰消--这个词是骂小孩子担理旧尔合至没正数呢的,很难翻译!!!

  yan shiu--香菜

  上huo(第4声)--上学

  要大便--要始极干较长贵跳小息秋难出恭

  洋碱(读gan)--肥皂

  亲眷--亲戚(这个词主要见于后白等镇的人说,其他镇一般说亲(第1声)家)

  拍pe苗家--拍

  di wa--电话

  呀次/亚斯--钥匙

  杂叶--茶叶

  摩特cer--摩托车

  上/下岗子--上/ha(第四声)坡

相关影响

  第一次是在两晋交替时期

  西晋末年,匈入侵中原,朝野的官僚和地题讲就副南混及数才主纷纷率家室与部属渡江南逃,晋室的琅玡王司马睿也是其中的一员逃将。他在南京称帝后,立即让句容侨设了"怀德县",罗列汉专门安置随他自山东琅玡一起出逃的亲朋故旧。不久,晋成帝司马淤素性在句容的北乡侨置了来自琅玡郡,让琅玡逃掉够永少兵干因量来的普通百姓也定居于此。至今,黄梅乡仍有一个村子叫"琅玡界"。过了这个郡界往东360百科,则是"南徐州"(镇江读充云)的辖地,侨置的多是江淮一带难民。因为北来移民的数量已经超过句容的土著居民,所以当地使用的吴方言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不得不退居北方方言之后,并逐渐北方方言改造和同化。

  第二重状次人口大发展是南宋时期

  上了年纪的人都听说过"泥马渡康王"的故事。相传康王当年跑反时,曾被金Υ术打江北一直追杀到句容葛村的短落桥,差点儿成了无头冤鬼。民间传说虽当不得真,但大江之北的黎明不愿意受异族暴政的统治,迁往江南却是史实。就连居住在城里的民众,也遵循"大乱入乡"的规律,逃来避乱。如宋太祖的七世孙赵伯珪,曾袭封为金陵(南京)的郡王,元兵南渡后,为了笼络这位王爷,特赐地200顷,其中有20顷在句容境内。赵伯珪誓不与元兵合作,抛弃了高官厚罪简波元菜兰记此新矿禄,隐来了偏僻的句容南乡。如今,天王镇赵巷村的赵氏村民,全是这位王爷的后裔。据史料载,南宋前期,句容约有10%的客民,而1考你势酸30年后,居民已有80%的外籍人了,因此,北时械项保方方言又在句容占了绝对优势。

  第三次人口大发展是在光办船模绪年间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南京。清政府为了绞杀农民革命运动,在石头城外筑起了"江南大营",以重兵进行包围。句容因此沦为了两军恶战的主战场,历时长达11年之久。经过战乱、兵火、瘟疫、旱灾、蝗灾的重重洗劫,山明水秀的江南古县竟然"荒榛满地、白骨撑天,数百里内无人觅食,村野为之一空"。战前约有50万居民的句容,一下子锐减的人口高达80%以上。据清代文人陈康琪在《郎潜纪闻》一书中记载,同治三、四年(1864-1865年)句容等地"到处食人","人肉始未概旧药误婷刚卖三十文一斤,后增至八十白事立杀文一斤",真是惨绝人寰!

  句容南乡的磨盘山、方山一带。昔有古井、古庙、村落以及巨石磊就的梯田,甚至山顶都有古戏台,可见人烟确曾稠密过。战乱初定后,由于句容劳动力的损失极其惨重,幸存者们和先期的移民便从江北召集农民前来耕种荒田,以剥削一点佃农的剩余价值。记往煤响故亮混不过也因此屡屡发生客籍农民席卷牛具和田租而夜遁的事件。地方官夜府为了缓和矛盾与多收税赋,逐渐采取了让步政策,准许客民前来定居,开垦无主的荒地。江南景绣之地,谁不想来?口子一开,大批苏北贫民便迅速占领了句容的北乡;而河南、湖北等地的移民则源源不断地输迫上体八妈语纪效方严列入了句容南乡。这也给句容带来了一种有趣的良易现象:如今的北乡人多使充直取与宪传用北方方言的江淮次方言,而南乡人则多使用北方方言的豫、鄂次方言。尽管两者之间同属一个语系,差距却甚大。

总结

  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登记的数字得知,句容目前常往人口为58.39万人。相互询问起来,祖籍就在当地的居民并不为多。特别是华阳镇,虽已有建立县城1750年的历史,目前拥有3万多居民,但绝大多数人来自四面八方,以致这里使用的方言比较混杂,无特色可言。

  不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句容毕竟地处吴方言区,自古至今又与吴语区的人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许多村民在使用北方方言的同时,又不知不觉地保留了吴方言的某些痕迹。这在黄梅、三岔、葛村、石狮、环城、郭庄等乡镇表现得都很明显。如把"这"说成"格";把"今天"说成"今朝";把"时候"说成"辰光";把"会过日子"说成"会做人家"等等,不胜杖举。而邻近镇江的东昌、白兔、行香等乡镇的村民因为在句容的第三次人口大发展中所受的冲击相对小一点,故使用的方言以吴语成分居多,这几个乡恰成了北方方言与吴方言的交会与过渡地带。当地的村民说出话来,就连句容人也不一定全听得懂,外籍人更是干瞪眼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