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野区隶果件失乱语溶村永水属于河南省新乡市,位于新乡市市区中北部,东西游群横穿整个新乡市区。牧野区般源不挥令联处辖7个街道、辖区人口33万(2016年)、总面积80平方千米。2017年牧野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袁级5.8亿元。
牧野攻群混医还春权谈所区古属冀州,商汤时期为京畿之地。境内遗存有春秋时期卫国贤人蘧伯玉故居和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以及太公庙、兴国寺等市级文物来自重点保护单位。
- 中文名称 牧野区
- 外文名称 Muye District
-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 所属地区 河南省新乡市
- 下辖地区 东干道街道、荣校路街道、北干道街道等
历史沿革
来自 1949年为新乡360百科市第四区,1955年更名为郊区,1959年改公社,1966年复置郊区。
1996年,郊区位于新乡市区四周,面积89.2平方千米,辖王村1镇,平原、牧野2乡。区政府驻北干中路。
2003年12月25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新乡市郊区更名为牧野区。将红旗区的东干道、北干道、荣校路、花园4个街道和原新华区的新辉路、卫北2个街道划归牧野含区管辖;将新乡县洪门镇的定国、吕村、堡上、孙村、东聂庄、秦庄6个村划归牧野区由间丰易例妒能安坚演管辖。将原郊区平原乡的孟营一村棉汽、孟营二村、孟营三村、城关最于专势感、东关、骆驼湾、马小营、张庄、段村、留庄营、露除宜斗陆京领客法饮马口、西马小营、臧营13个村划归红旗区管辖。将原郊区的平原乡(不含孟营一村、孟营二村、孟营三村、城关、东关、骆驼湾、马小营、张庄、段村、留卷节袁领第线矛切湖跟龙庄营、饮马口、西马小营、臧营13个村)划归卫滨区管辖。调整后,牧野区辖和平路、东干道、北干道、荣校路、花园、新辉路、卫北7个街道和王村镇、牧野乡。区人民政府驻学院路。
2004年2月区划调整后更名为牧野区。
2004年,牧野区辖东干道、北干道、花园、荣校路、新辉路、卫北、和平路伟延盾影很果7个街道和王村镇、牧野乡,共57个行政村和34祖月亚久约沉注个社区。
行政区划
截止2017年末,牧野区下辖7个街道办事处、2个镇。
7个街道:东干道办事处、荣校路办事处、北干道办事处、花园办事处、卫北办事处、新辉路办事处、和平路办事处;
2个镇:王村镇、牧野镇。
区政府驻荣校路街道学院路。
街道 | 辖区 |
---|---|
东干道街道 | 河师大社区、建设东段社区、东风路社区、和平路北段社区、双岗路东社区、东干道北段社区、双岗路西社区 |
荣校路街道 | 中原路社区、二十二所社区、荣校路社区 |
北干道街道 | 清和苑社区度剧离子这、风云社区、豫新社区、工人街社区、坛后社区 |
花园街道 | 罗庄街社区、钓鱼台社区、金龙社区、西和园社区 |
卫北街道 | 干南社区王油率毫急尼五跟、干北社区、新电渐映提快破失土第亮基社区 |
新辉路街道 | 北干道南社区、北干道北社区、新期义构站算扬辉北街社区、西干道社区、西段社区 |
和平路街道 | 中原社区、秦庄村、聂庄村、定国村、吕村、堡上村、孙庄村、韩光屯村、卜奇屯村、东曲里村等 |
王村镇 | 牛村社区、李庄村、大里村、尚湾村、窑场村、小里村、高湾村、西王村、栗屯村、马庄村、西冀场村等 |
牧野镇 | 天太社区、西牧村、东牧村、新牧村、尚村、十里铺村、丰乐里村、前河头村、后河头村、临清店村等 |
参考资料: |
人口
199来自6年,郊区(牧野区前身)人口22.3万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郊模施更脱判区(牧野区前身)辖王村1镇,平原、牧野2乡,总人口位斗试听岁同141856人,其中:王村镇30467人、平原乡53705人、牧野乡57684人。
2004年,牧野区总人口29.5万人,其中非农业360百科人口22.26万人,农业人口7.26万人。
截止2016年,牧野区人口为33万。
位置境域
位置
牧野区位于河南省北部、新乡市市区中北部。总面积80平方千米。
气候
卫滨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热,秋凉春早,历年平均气温14℃。7月最热,平均27.3°C ;1月最冷,平均0.2°C ;年平均降水量573.4毫米,无霜期22各析植0天,2012年日照时间约2候判生小西胶本倍各独说400小时。
经济概况
综述
2004年,牧野区实现生产总值95587万元,比2003年增长13.8%。其中,凯来顺第一产业增加值12640万元,增长0.6%;第二产业增加值66479万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16468万元,增长8.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366万元,一般预算支出9447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永石掌量管483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学游草室意入3869元。
2005年,牧野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27亿元,较上年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5亿元,较上委位敌代年增长54.6%征别确维必速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423 万元,按可比口径较上年增长28.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256妒吸门气孔滑元,较上年增长10%。
2006年,牧野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5亿元,较上年增长识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承言判轴高永击料术完成11.9亿元,较上年增长7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6亿乙批主价脸赶垂攻打度尼元,较上年增长26%;工业总产值完成48.6亿半滑告体元、增加值12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60%、3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685元,较上年增长10%。连续多年居新乡市首位。
2010年,牧野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1亿元,增长1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207万元,增长38.3%,增息来创幅居新乡市第一;城镇以轴伤斤大机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7亿元,增长55.6%,增幅居新乡么根简元率苦设二市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从功总短南论呀要表世犯7802元,增长18.1%。
2017年牧野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65.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6.8亿元。全年千万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03.3亿元。突出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产业体系更趋合理,工业主导产业优势明显,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
第一产业
牧野区进行农业产品结构调整,以无公害和绿色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格局。牧野区蔬菜种植面积2214公顷,拥有各类特色品种30余个,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6个,蔬菜产量达到1.52亿公斤。现有奶牛养殖小区3个,生猪规模养殖场25个,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企业18家。牧野区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家,农业专业合作社达到21家。2010年牧野区涉农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0亿元,实现利税2亿元。
第二产业
牧野区以形成了电池电源、车辆及汽车零部件两大特色产业和轻钢结构及新型建材、食品加工、包装印刷、白色家电四大支柱产业。2010年,牧野区工业总产值完成150亿元,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103.6亿元,增长30%,增加值完成23.5亿元,增长30.1%,实现利润5.6亿元,增长50%;两大特色产业和四大支柱产业占牧野区工业经济比重达到60%。积极申报各类科技项目。牧野区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达到10家,总数位居新乡市前列;争取国家和省、市科技项目10个;省名牌产品达到8个、省优质产品达到12个。牧野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
2010年,两个产业集聚区入园企业达到190余家,完成工业总产值90.3亿元,增长117%,实现利税6.7亿元,增长219%。牧野辖区内有新飞集团、河南环宇集团、七五五厂、七六〇厂等大型企业。
第三产业
牧野区围绕商贸中心、特色街区、专业市场、现代物流等多种业态谋划现代服务业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精品房地产、货运物流、商贸服务业等为重点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文化宫城市综合体、绿都塞纳春天、金宸国际、太阳城、维多利亚城、古龙市场、货运东站、胜利物流、水产品大世界二期、茹岗农产品配送中心等一批三产项目进展顺利。2010年,牧野区服务业增加值完成4.1亿元,增长2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牧野区境内拥有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
截至2010年共有10个项目列入省、市科技计划,其中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2个。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提高,改善办学条件,全部消除D级危房,信息技术教育走在新乡市前列。
社会保障
截至2008年,建成区、乡(办)、社区三级再就业工作体系和服务平台。开发就业岗位1.64万个,新增就业人员10568人。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两个确保"得到加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首个基层社区劳动保障网站开通2004年2月25日,该区东干道办事处建东社区开通了全省第一个基层社区劳动保障网站。该网站与河南省劳动保障网实现互动链接,使求职和用人单位真正享受到"一点登陆、多点查询、就近服务"的便利。
历史文化
兴国寺
西牧村兴国寺,位于牧野区牧野乡西牧村南。始建年代失考,明万历年间重建,清代重修。山门、厢房已改建,现存正殿一座,座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大殿为四梁八柱木质叠架而起的砖木结构,硬山卷棚式绿色琉璃筒瓦顶,屋脊上有脊饰。寺内有明碑1通,记"县碑牧村周武王伐商之所。"另有明砖砌水井1口。 1961年被新乡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新乡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比干庙
比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因进谏而遭剖心的忠臣,是历代为官的榜样,比干庙也受到历朝统治者的重视而多次修缮,现存的比干庙建筑群多为明孝宗皇帝所建。占地 113000平方米,主体建筑有照壁、山门、二门、木坊、碑廊、拜殿、大殿、石坊、配殿、墓碑亭等,鳞次栉比,各具特色,四周朱墙环围,古柏交柯,碑碣林立,比干庙前方有比干雕像、神道、牌坊等,庙内的"开心柏、板柏、平冠柏、龙凤柏"为世间罕见,被称为书法宝库的古建碑廊里的北魏孝文帝碑,唐太宗贞观碑及大殿前的乾隆御碑等也都是稀世珍品,还有"没心菜、天葬墓、孔子剑刻碑"为世间三绝,比干庙还有许多美好动人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