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永平,男,汉族,湖北麻城人,1966年2月28日出生,武汉大学教授。曾获湖北省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霍英东基金会高校青团宣植年教师奖,"中国法治之路"青年法律论文优秀奖,首届珞珈青年赤子奖等11项质会婷货斗育何此奖励,著有《中国冲突法立法问题研究》、《中国仲裁法教程》和《冲突法专论》等12部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美国比较法杂志香年》等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
- 中文名称 肖永平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日期 1966年2月28日
- 毕业院校 西南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法学院
个人简介
素伟吸伟 现任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珞珈特聘教授。

本科 1984,9-1988,7 在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
博士 1988,9-1993,7 在武汉大学法学院座国际私法专业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
1993,7――1995,4 任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系讲师
1995,4――1997,9 任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系副教授和副系主任1997,9――1998,7 任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系教授和副系主任1998,7――1999,7 在哈佛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来自 1998,7――现在, 360百科任武汉大学国际私法博士生导师
2000,4----5, 在德国汉堡外国私法与国际私法研究所从事合作研究
1999,11--现在, 任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执行所长
2007,9--武汉大学法学院巴会机孙今营任计正除备院长
教育背景
1988年7月毕业于西南政法程学院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
1988年9月至1993年7月,就读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私法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人物业绩
1984年,当肖永平踏入西南政法学院的门槛时,这位18岁的麻城少年正做着"吸正短居呢脸越诉止律师梦",电影中的大律选巴马端固师博学善辩,匡扶正义,让他神往。而今天,33岁的肖永平己成为武汉大学一来自名法学教授,是青年站目婷混践的多春训铁外法学家中的佼佼者。
凭着对法律的浓厚兴趣,他刻苦攻读,本科期间曾连续三年成绩居全校第一,并考入武大读研,尔后又提前攻博。武大法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使肖永平改变初衷,决心360百科致力于法学研究。在一代法学宗括载存原级师韩德培教授的指导下,他以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倾注于国际私法的探索。自留校以来头存电没纸划短福,他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市场经济与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完善等三项全国性重点课题的研究。1996年,其专著《中国冲突法立法问题研究》出版后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该书通过对各国冲突法立法体制及其基本运作方式岩求的比较研究,剖析了我国冲突法立法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极有价值的立法建议。尤为可贵的是,他率先引入实证主义的分析方法,在我国理论界第一次论证了国际私法法典化问题,从而级环看纪秋许在诸多学术领域实现了突破。此外,他先后出版学术著作12部,其中个人独撰3部,并在《中国社会科学》、《美国比较法杂志》等国内外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1篇。1997年,31岁的肖永平破格由设草减成谈先晋升为教授,成为中国最年轻的法学教授。次年又被增列为博得假混京山士生导师,是法学界最年轻的博导。1998年肖永平又访学哈佛,并以其扎实的学术功亚策思笑字底赢得了美国法学界人士的尊重,他们邀请这位来自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法学家赴纽约、华盛顿等各矛杂拿普地作学术报告。肖永平也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与美国法学界广泛交流,拓宽学术视野,并在美国权威法学期刊《美国比较法杂志》上发表了《大陆与香港的法律冲突与协调模式的选择》一文。
作为中国法学新生代的代表人物之一,肖永平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学术风格:在反思中求植承呀民晶创新,在创新中求突破,开放、多向和动态地思考问题。他主张,新一代学者要实现发展与重构国际私法学,须在人文积淀与研吃光甲际而息具受服掌究方法上不断开拓,并正春李燃领杀了儿叫守女力求掌握现代科技知识。他说,独特的国情为每一个有强烈民族和社会责任感的法学家提供了肥沃的研究土壤,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私法学体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
"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肖永平认为,脱离司法实践而局限在"象牙塔"里做文章,无法迎接21世纪的挑战。1998年2月,江苏南通某国有进出口公司与俄国商人发生经济纠纷,后来,英国银行在英国伦敦对中国某银行提起诉讼。肖永平毅然伸出援助之手,为当事占边例人在英国法院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专家证言,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千万余元。
肖永平入选"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2011年1月 25日,10位青年法律法学工作者在京获颁"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荣带誉称号。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肖永平教授榜上有名。
该评选活动由中国法学会主办,是我国法学界的一项重要活动,自1995年启动以来,今年已是脸孩又演失款停第六届。按要求,参选对象必须是年龄在45岁以下的法学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拥有具备原创意义或学充必术前沿水平的法学研究成果,在理论创新与实践的结合上取得显著成绩。
肖永平教授出生于1966年,在冲突法与法理学、比较国际私法、中国冲突法立法等方面有开创性的研究,代表作有论文《最密切联系原则在中国冲突法中的应用》和著作《法理学视野下的冲突法》等。
论文质疑事件
"打假斗士"方舟子再次在微博上曝猛料,直指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肖永平抄袭论文,该微博一出后立刻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该微博原文: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肖永平抄袭美国西蒙尼德斯发表的英文论文《20世纪末的国际私法进步还是退步?》,将他摘译成中文,隐去原作者名字,改叫《法律选择理论若干问题回顾》,在《法学研究》2001年第3期发表。西蒙尼德斯论文后来被别人翻译为中文在《民商法论丛》2002年第3号发表,于是肖永平尴尬了。"
研究领域
国际冲突法,国际贸易法,国际商事仲裁
社会兼职
1、 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常务副会长
2、 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
3、 《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执行编委
4、 湖北省法学会 副会长
5、 武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6、 中国国际商会武汉商会调解员
7、 武昌区人民法院陪审员
代表性论文
1、The Conflict of Laws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The Choice of Coordination Models, Yearbook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Volume 4 (2002);
2、Ordre Public in China's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ume 53(2005);
3、《中国国际私法领域内重要理论问题综述》,《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4、《最密切联系原则在中国冲突法中的应用》,《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5、《内国、涉外仲裁监督机制之我见》,《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6、《国际私法在互联网环境下面临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代表性著作
1、《法理学视野下的冲突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国际私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及2007年第二版。
3、《肖永平论冲突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荣誉奖项
1.1995年6月 获湖北省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2000年6月 获教育部首届"优秀青年教师奖"
3.2001年6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4.2001年12月 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5.2003年2月 获司法部法学教材与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6.2006年9月 获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一等奖
7.2006年10月 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8.2006年12月 获第一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9.2007年12月 获第一届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10.2008年11月 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11.2009年5月 获第六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2.2009年4月 入选第二批"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13.2009年8月 获第三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一等奖(科研成果类)
14.2009年9月 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15.2009年10月 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16.2010年3月 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
其他
方舟子曝武大法学院院长肖永平抄袭论文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肖永平抄袭美国西蒙尼德斯发表的英文论文《20世纪末的国际私法--进步还是退步?》,将他摘译成中文,隐去原作者名字,改叫《法律选择理论若干问题回顾》,在《法学研究》2001年第3期发表。西蒙尼德斯论文后来被别人翻译为中文在《民商法论丛》2002年第3号发表,于是肖永平尴尬了。"方舟子的这条微博在网上发布后,引发了公众的极大关注。
昨天,记者辗转联系上肖永平教授。肖永平说,其论文是在20多个文献的基础上完成的,论文抄袭与否有待同行专家评析。关于论文研究的内容,肖永平承认与西蒙尼德斯那篇论文主要探讨的内容是一样的。记者问其论文与西蒙尼德斯究竟有何区别,肖称"现在没办法跟你说那么清楚"。
对于方舟子打假一事,肖永平称"现在没有看法",还没有决定是否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