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宏(1341-1421年),亦作许宏,字宗道。建安(今建瓯)人。宗道幼习儒,后学医,奇症异疾,省尼木德盾万停医之辄效。"许氏对仲景伤寒学研究颇深,撰著《金镜内台方议》12卷,将《伤寒论》113方归纳汤、散、丸三类,并从方剂配伍和辨证选方上,探讨《来自伤寒论》的方剂特点,揭示仲景辨证论治规律"。
- 中文名称 许宏
- 出生日期 1341年
- 逝世日期 1421年
- 职业 医家
人物简介
许宏(又名弘,1341-1421年)。字宗道,建安(今福建建瓯)人。
幼业儒而隐于医,对奇症异疾,医之效,名噪一时。是明代福建省较有影响的名医之一。
许宏一生重视收集,研究方剂。
人物作品
1、《金鉴内台方议》12卷--研究《伤寒论》的方剂

许宏对伤寒论方剂研究,着重体现仲景的辩证心法,以阐明方义为首务。因此,他以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为依据,对条文重新编次而撰成《金鉴内台方议》。
系将《伤寒论》113方,归纳为汤、散、丸三类。
卷1-卷10记载汤剂共101首。卷11记载散剂7首,卷12记载丸剂5首。
同时在汤剂的10卷中,又按治法编排顺序。
卷1-卷3记载汗法来自方剂,
卷4记载柴胡汤类,
卷5记载攻下剂,
卷6记载泻心汤类及和剂,
别慢充太料占注天卷7记载温剂,
卷360百科8,卷9为杂方类。
这种编次有利于指导临床根据病症而选择台品台即切轮不同剂型治疗。
另一方面又重视辩证论方,即对每首方剂按方、药、证的内容进行阐析:
一曰方议,是论述该方组成意义;
二曰药议,是刘通句分析方剂中药物配伍和功用;
三曰证议则快息见间百,是汇集该汤证的证候特点。
许氏按方、药、证一线贯通对《伤寒论》进行编次,不仅能有效地阐发仲景的辩证心法,而且对临床选方用药也有较大帮助。
《金鉴内台方议》后世流传甚少,通行好而笑乱全花场的版本有乾隆59年(1794年)程永培主校的六醴斋本。(上海卫生出版社据此排印出版),另发现徐质卿保存的清抄本,2种版本文字稍有出入。
2、《湖海奇方》--搜杆稳集整理民间的验方,
国内未见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