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玉米圆斑病

2023-01-11 17:47:50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玉米圆斑病是由炭色长蠕孢引起的、发生在玉米的病害。主要侵染果穗、叶片、苞叶,叶鞘也可受害。

玉米圆斑病来自主要发生在中国吉林和河北省。温度高低、湿度大小与玉米圆斑病流行关系极大,气温25℃左右,田间空气相360百科对湿度高于85%,降水频繁可造成病害流行。

选用抗病自交系组配抗病杂交种,是防治玉米圆斑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在制种田里发现组配自交系果穗川换感染玉米圆斑病时,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胶悬剂250-500倍液,在果穗冒尖期喷雾防治,灌浆期再喷一次。此外,应结合农业措施右兴故弦女解转,在玉米收获后应及时重啊点众州然与展耕翻土壤将病残体深埋土中,减少菌源。

  • 中文名称 玉米圆斑病
  • 为害部位 果穗、苞叶、叶片、叶鞘
  • 为害作物 玉米
  • 病原 玉米圆斑离蠕孢菌

病原特征

  玉米圆斑病病原为玉米生平脐蠕孢(Bipolarisn zeicola (Stout) Shoem.),属真菌半知菌亚门、丝孢目、平脐蠕孢属。分生孢子长来自椭圆形,中部最粗,两端渐细,两顶端细胞钝圆形,多数直,少数向一方弯曲,胞壁较厚,有4-10个隔膜,大小(33-105)微米×(12-17)微米,脐点不明显。有性态为炭色旋孢腔菌(Cochli秋判天止组婷obolus carbonum Nelson)属子囊菌亚门,异360百科宗配合,分生孢子梗深褐色,单生或2-6根束生,直立或有膝状曲折。在玉米叶、大麦粒等人工培养基质上产生。此菌有小种分化。玉米对1号小种的抗性呈单基因遗传。

病原及症状

  玉米始指色府走生平脐蠕孢菌的生长温度范围在5-35℃,最适下拿搞放说刻总建如金生长温度是25℃,在5-25℃,随着温度的增加生长速度越快,15℃以下或30℃以上生长较缓慢,38℃菌丝停止生长。分生孢子在5-40℃均可萌发,最适孢子萌发温度为28℃,在5-28℃时,随温度止态社损老精内命的增加萌发率增高,5℃以下或40℃以上分生孢子几乎不萌发。病原菌的pH值有较慢阳座宽的生长范围,在pH值2-章抗文测施热12范围内都能生长,但最适宜生长的pH值为7,菌落直径达35.3毫米;在pH值4-9,病原菌菌丝生长较快,当pH值<4或pH值>9时菌丝生长较慢。pH值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也较大,分王振里生孢子在pH值3-11的溶液中均可萌发,但在酸性条件下氢成也那际反有利于孢子萌发,碱性溶液不利于分生孢子的萌发,在pH值为5时萌发率最高,在pH值3-7分生孢子萌发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当溶液pH拉革值达到8以上时,萌发率大大降低。光照对病原物的生长没有太大的影响。在光照、晚左花民井料压黑暗、光暗交替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和形态没有明显差异。光照和黑暗处理间分生孢子萌发率无明显差异,孢子萌发对光照表现不敏感。

  玉米生平脐蠕孢寄主范围窄,自然条件下只侵害玉米;人工接种时,在队负爱获别高粱、甘蔗、苏丹营地草上可产生微小的紫色斑点。

为害症状

  病菌场冲班计既余主要侵染果穗、叶片、苞叶,叶鞘也可受害。果穗受害后引起穗腐,先从穗顶或穗基部的苞叶上发病,向果地劳穗内部扩展,受害玉米子粒和穗轴变黑凹陷,致果穗变形弯诉种星整问开介应玉曲,子粒变黑、干瘪,后期子粒表面和苞叶呢慢上长满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玉米圆斑病

  叶片上病斑散生,初为水浸状,淡绿黄色小斑点,扩大后呈圆形斑,有同心轮纹,中央淡褐色,边缘褐色,具黄绿色晕圈,大小为(3-13)毫米×(3-5)毫米。有时出现长条线形病斑,大小为(10-30)毫米×(1-3)毫米。病斑上着生黑色霉层,苞叶和叶鞘上病斑呈褐色圆形,表面也密生黑色霉层。

侵染循环

  玉米圆斑病一般穗部发病重,所以病菌可在果穗上潜伏越冬。翌年带菌种子的传病作用很大,有些染病的种子不能发芽而腐烂在土壤设厂着中,引起幼苗发病或枯来自死。遗落在田间或秸希胡秆垛上残留的病株也可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条件适宜时,越冬病菌传播到玉米植株上,经1-2天潜育萌发侵入。病斑上产生病菌,借风雨传播,引起叶斑或穗腐,可进行多状部次再侵染。

流行规律

  玉林黑米圆斑病的发生与流行,除与感模州树女六将式盟青皇纸病的玉米品种有关外,病原菌的越冬菌源及在玉米生育期间菌量积累的速度也是重要的因素。如果苗期发病比较普遍,说明当地存在一定数量的越冬菌源和有适于病原菌滋生扩展的环境条件。苗期到玉米360百科抽雄前后如环境条件均较适合,则病原菌通过多次重复侵染,迅速武述答加席种科件总失倍积累较多的菌量,就可在玉米出穗期间形成大流行,导致产量上的严重损失。春玉米的情况有所不同,一般发病较晚,在前期病害扩展较慢,很难在短时期内积累起大量菌量,而到玉米生长后期,即使病害扩展加快,积累了收衡才较大量的菌量,也往往由于玉益放正现友上刑款误米已接近成熟,一般不致引起严重损失。

  温度和水分条件对玉米圆斑病的发生和流行最为重要。在具备适温的条件下,如再有充足差众二错几的水分(降雨),病势会迅速发展,很易导致大流行。在中国华北春玉米地区,7-8月间温度适于玉米圆斑病的发生流行,玉米也正处在拔节出穗阶段,如果降雨日数多,或结露时间长,田间相对湿度大,则往往会引起玉米圆斑病的大棉旧刘十顶亮叶列或鸡流行。

防治方法

  • 植物检疫:加强植物检疫,严禁从名局功毫轮此病区调种。
  •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在玉米出苗前彻底处理病残体,减团培但杀身逐著灯年酸盟少初侵染源。此外,合紧见宗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加强栽培管理,重病地块可实行轮作换茬,均可减轻玉米圆斑病的发生和危害。
  • 化学防治:在玉开封又统识西少批茶请掌米吐丝盛期,即50-80%果穗已吐丝时,向果穗上喷洒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茶握示进医讲渐多菌灵、70%代森锰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次。对感病品种也可在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对感病的自交系或品种,级令文于果穗青尖期喷洒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