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莎车县位于中国新疆维吾来自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脉北麓,隶属于喀360百科什地区。莎车县是企手奏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干燥,日照长,面积7960平方千米。该县总人口620791人(2003年),民族有维吾尔、汉、回、塔吉克、乌孜别克等。莎车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达木斯乡、霍什拉甫乡为主的山区地带,有二十多种矿产资源。
- 中文名 莎车县
- 面积 9037平方公里
- 外文名 Yarkant County
- 人口 85.14万人(2015年)
- 方言 维吾尔语
基本概况

莎车县位于昆仑山北麓、帕米尔高原南缘,总面来自积8955.65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人口大县,也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耕地面积160万亩,辖29个乡镇、491个行政村、25个社区,人口大约85万人。莎车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军事驻守重地,人类口头和非物注费质文化遗产、维吾尔音乐经典“十二木卡姆”的故乡。莎车县光热水土资源和矿产无光才政发投乎资源丰富,粮食、棉花、巴旦姆、杏、核桃优质农产品享有盛誉,是中国最大的巴旦姆生产基地、中国巴旦姆之乡。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特色突出。
地理气候

莎车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喀什地移区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喀喇昆仑山北麓,帕米尔高原南面,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布古里沙漠之间的叶尔羌河上中游冲积平原上。东南以叶尔羌河为界与泽普、叶城相接,西与英吉沙县和阿克陶县交界,东与麦盖提县相连,西北与岳普湖县、疏勒县为邻,西南与塔什库尔干县毗邻。县城莎车镇距乌鲁木齐1666千米。
地处叶尔羌河冲积扇平应训信线约爱回原中上游地带,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呈冲积扇形,西南部为昆仑山区,东北部为叶尔羌河冲积平原,西北部为戈壁沙漠。叶尔羌伟余既孩河、提孜拉甫河流经县境。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干燥,日照长,全年降雨量低,蒸发量高,平均360百科无霜期达177天。
行政区划

莎车县辖7个区公所,7个镇、22个乡:莎车镇、托木吾斯塘区公所(古勒巴格乡、托木吾斯塘乡、英吾斯塘乡、阿热勒乡、恰尔巴格乡)、伊什库力区公所(伊什库力乡、米夏乡、塔尕尔其乡、拍克其乡)、乌达力克区公所(恰热克镇、乌达力克乡、阿尔斯兰巴格乡、亚喀艾日克乡、孜热甫夏提塔吉克族失乡)、霍什拉甫区公所(喀群乡、霍什拉甫乡、达木斯乡)、阿瓦提区公所(阿瓦提镇、阿拉买提乡、阿扎特巴格乡)、艾力西湖区公所(艾力西湖镇、荒地镇、阔什艾日克乡、墩巴格乡)、白什坎特区公所(白什坎特镇、依盖尔其镇、巴格阿瓦提乡、喀拉苏乡)。境内有莎车农场。县人民政府驻莎车镇。
托木吾斯塘区公所
古勒巴格乡、托木吾斯塘乡、英吾斯塘乡、阿热勒乡、恰尔巴来自格乡
伊什库力区公所
伊什库力乡、米夏乡、塔尕尔其乡360百科、拍克其乡
乌达力克区公所
热克镇、乌达力克乡、阿尔斯兰巴格乡、亚喀冲时当科根艾日克乡、孜热甫夏提塔吉克族乡
霍什拉甫区公所
喀群乡、霍什拉甫乡、达木斯状继为帮所乡
阿瓦提区公所
阿瓦提镇、阿拉买提乡、阿扎提巴格乡
艾力西湖区公所
艾力西湖镇、荒地镇、阔什艾日克乡、墩巴格乡
白什坎特区公所
白什坎特镇、依盖尔其镇、巴雨达深哪写供格阿瓦提乡、喀拉苏乡
历史沿革

县名因汉莎车国得名。清光绪九年(1883年)置直隶州时,使用莎车古名,称莎车直隶州。为莎车县名沿用之始。莎车一词的语源和含义尚待研究。与莎车这一汉文地主占给非实激的顺范名相应的当地民族语文地名,是突厥语地名叶尔羌,叶尔是土地之意,羌为宽广、广阔之意。叶尔羌这一地名应该是因水(叶尔羌河)而得名。
汉代时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莎车国。三国、北魏时称渠莎,属疏勒。隋、唐、北宋时属于阗,南宋属西辽。元代为察合台后王封地,称作押坚尔牵、雅尔堪、也里虔、鸦儿看等。明朝时期滑齐察装村以已清审属东察合台汗国,明史作牙儿干。清称叶尔羌(叶尔羌最早出现在11世纪麻赫穆故德·喀什噶里的《突容渐直测课兵绝房厥语大词典》,据考叶尔羌为突厥土三参活世鲁语,意为“崖城”,又《西域同文志》释为:“回语,叶尔,谓地;羌,宽广之意。地宽广,故初氢宁质名。”)。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设叶尔羌办事大臣。
光绪九年(1883年)置莎车直隶州,州治莎车,辖叶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直隶州升为莎车府,隶喀等鲁英科程刘什噶尔道,辖蒲犁分防厅、巴楚州、叶城县、皮山县。莎车本府即今莎车县前身。亮黑吸秋右民国元年(1912年)莎车本府改为莎车县。1929年莎车县分成莎车、叶尔羌两县,1943年复并。同年增设莎车(第十)督察专区,辖莎车、泽普、叶城、麦盖提等4县。1949年后为莎车专区驻地,仍辖4县。19算展皇模该充56年撤莎车专区,归喀什专区。1978年后属喀什地区。
1999年,莎车县辖7个区公所、7镇、22乡、7个国营农林场:莎车镇、恰热克镇、艾力西湖气染子垂房镇、荒地镇、阿瓦提镇况多认形刻可使、白什坎特镇、依盖尔其镇、古勒巴格乡、米夏乡、阿热勒乡、恰尔巴格乡、托木吾斯塘乡、牛交兴另英吾斯塘乡、乌达力克乡、阿尔斯兰巴格乡、孜热甫夏提塔吉克族乡、亚克艾日克乡、伊什库力乡、塔尕尔其乡、拍克其乡、阔什艾日克乡、墩巴格乡、喀群乡、霍什拉甫乡、达木斯乡、阿拉买提乡、阿扎提巴格乡、喀拉苏乡、巴格二雷训将矛断城设阿瓦提乡。年末总人口613671人,其中民族592563人,城市人口91093人。
2000年,莎车县辖7个镇、22个乡:莎车镇、恰热克镇、艾里西湖镇、荒地镇、阿瓦提镇、白什坎特镇、依盖尔其镇、古勒巴格乡、阿热勒乡、恰热巴格乡、托木吾斯塘乡、英吾斯塘乡、乌达力克乡、阿热斯兰巴格乡、孜热甫夏提塔吉克族乡、亚喀艾日克乡、喀群乡、藿什拉甫乡、达木斯乡、米夏乡、伊什库力乡、拍克其乡、塔尕尔其乡、阔什艾日克乡、墩巴格乡、阿拉买提乡、阿扎特巴格乡、巴格阿瓦提乡、喀拉苏乡。
自然资源
行政区域南北长190公里,东西宽56公里。平均海拔1231.2米,山地占39.18%,平原占60.82%,耕地面积126万亩。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资源,四季分明,气候干燥,日照长,水份蒸发量大。年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12.3℃,年日照时数296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56.6毫米,无霜期192天,昼夜温差大,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两至三熟的热量要求。有种植棉花、小麦、玉米、巴旦木、玫瑰花、甜瓜、石榴、葡萄、杏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
农副土特产丰富,主要有棉花、巴旦木、核桃、畜禽等,是中国最大的巴旦木生产基地。水资源较为丰富,叶尔羌河、提孜拉甫河流经县境,水资源总量1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年径流量15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2.9亿立方米,可供开发利用。南部山区有较为丰富的煤、沙金、钢、铁、铅、锌、石膏、硫、云母、石灰石、水晶石、青玉等,还有药用价值较高的甘草、党参、麻黄等15种植物,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境内野生动物品种较多,有雪鸡、狐狸、野猪、大头鱼、叶河鲟、黄羊、狼、云豹、野兔等。
经济发展
该县有工业企业1300余家,规模以上的企业10家。已初步形成棉纺、电力、建材、冶炼、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要行业的工业体系。
2003年,全县粮食总产34.88万吨,油料0.08万吨,棉花总产5.05万吨;牲畜存栏120.56万头(只),产肉量2.87万吨,经济林面积32万亩。被列为全国巴旦木商品基地建设县和自治区粮棉商品基地县,所生产的“叶尔羌”牌棉花被全国知名品牌棉花评审委员会评为“全国知名品牌棉花第一名”,“叶尔羌”牌绿色大米被国家授予“绿色无公害大米”荣誉证书。已建成日光温室大棚8360个,在3-5年内全县将建成日光温室大棚25000个,努力把莎车建成新疆南疆地区最大的蔬菜集散地。
小工艺
全县有各类商业经营网点8661个,从业人员15327人,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66万元。2003年,全县累计吸收投资总额1.997亿元,引进外资1.45亿元。
“叶尔羌”牌棉花、“叶尔羌”牌绿色大米等品质好、产量高,手工小刀、民族花帽、手工地毯、艾得丽丝绸、绣花、陶器、烤乳鸽、烤全羊等倍受游客青睐,金银花、玫瑰花等初步形成产业。
交通通信
境内交通便捷,路网纵横交错,315国道、215省道贯穿全境。2003年底,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2.9公里。全县程控电话装机27834门,乡村全部实现电话程控化。移动用户已达到21186户,互联网用户1115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4.3部。
文化建设
全县有乡级文化站28个,图书馆28个,村级文化室462个。有县级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覆盖率将达到100%,电视人口覆盖率99%。有县级文工团1个,年上演节目270场次。
有各级各类学校286所,在效学生165284名,小学生入学率99.5%,中学入学率89.2%,“两基”巩固率小学达99.7%、初中达99%。2003年高考录取475人,录取率76.2%。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称号。
科普卫生
有各类科技人员7587人,其中高级职称54人,中级职称1482人。到2003年底,实施科技项目141项,申请专利6项,有26项成果获国家、省、地奖励,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0%。1994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2001年跨入自治区科技工作先进县行列。
农牧民群众传统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每逢节日,各族群众都举办刁羊、摔交、沙哈迪和达瓦孜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平均每年举办县乡运动会27场次,有3个乡镇被授予全国农村体育先进乡镇。全县有8个县直医疗卫生保健单位,29个乡镇卫生院,319个村医务室(其中甲级村医务室139个),卫生技术人员1183人,医院床位1220张,全县每万人拥有医生18人,每万人拥有床位19张。
民俗风情
莎车县在古代就是多民族相继聚居的区域,汉唐之世,莎车属于塞语流行区。19世纪末出土的莎车文书证实喀喇汗王朝的主体民族是样磨、葛逻禄和回鹘。此外还有汉、塔吉克、竭叉、犹太、杰特人等。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方。除维吾尔族外,居住在现今莎车的还有汉、塔吉克、哈萨克、柯尔克孜、回、蒙古等21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人约占总人口的95%。
旅游景点
疆莎车喀尔苏塔克拉玛干沙漠旅游风景区
“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辽阔,不到莎车喀尔苏旅游区,不知西部之壮美” 国家A级景区,新疆莎车喀尔苏塔克拉玛干旅游风景区位于莎车县东部28公里处,归喀尔苏乡所辖,东接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叶城县、麦盖提县交界,南与叶城县的江格勒斯乡相邻,西与依盖尔其镇交界,北与巴格阿瓦提乡接壤,东西长67公里,南北宽40公里,总面积508.3公里。
该景区是大自然几千年的产物,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沙漠风景奇特,无边的沙漠成波浪型无限延伸,沙丘像梯形的山地一样,十分美丽壮观,非常适宜骑上骆驼进入沙漠腹地探珍旅游,特别是日出日落的朝霞、夕阳之景更美,此景不同大海日出,但胜似大海,是浩瀚的沙海之日出;此景不同高山落日,但胜似高山,是起伏流动的沙山之落日,十分吸引人。如果尽兴来到炙热的大漠深处,无意中可以欣赏到由光通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折射而形成的“海市蜃楼”,这时如把身子埋在沙子里还可以做“沙疗”,能医治皮肤病、风湿性关节炎、白殿风、颈椎病等。

新疆莎车阿热勒乡巴依都瓦村祈富台
国家A级景区,自治区级保护文物,当地人称巴依都瓦衣,位于阿热勒乡巴依都瓦村,距县城中心4公里,公元前65年为西汉莎车王万年所建,高12丈(合40米),占地24亩,上有亭台、牌楼。清乾隆年间重修一次,牌坊上书“共尊汉室,同拒匈奴”。相传西汉卫候冯奉世在平定莎车王及匈奴童仆都尉勾结发动的叛乱之后,与龟兹、温宿、姑墨、于阗、皮山诸国践盟于此地,故又称践盟台。当时莎车王老死无后,上书皇帝乾隆,要求派解忧公主的儿子万年到莎车来做王,征得乾隆皇帝的同意后万年到了莎车做王,因思念父母和希望叶尔羌汗国人民能够富裕,所以在巴依都瓦村修建了此祈富台,祈祷叶尔羌汗人民富裕、家人平安。
新疆莎车亚克艾日克乡哈尔加什炮台旅游景区
国家A级景区,位于县城西南35公里处。该炮台于清光绪三年(1877)清军为追击阿古柏侵略者而修建的,是清兵大战阿古柏的历史见证,也是古驿站的嘹望塔,现今遗址保存完好。
亚克艾日克阔如勒(烽火台)位于亚克艾日克乡阔如勒村35公里处的山顶上,离敲提也炮台(山顶)24.5公里的地方有一座高七米,宽五米的土块修建的碉堡。据当地人流传,这个碉堡在这个地方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碉堡座落在亚克艾日克乡东部(内有50间房子,后已损坏)从远处看非常醒目,给人一种神秘感,1945年以前一直有士兵看守,这是通往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交通要道,古丝绸之路关口,山路也从这里开始通往县城。

新疆莎车叶尔羌河喀群引水枢纽
国家A级景区,位于莎车县喀群乡距县城50公里处。此引水枢纽上有“望江亭”,工程效益显著,质量优良,规模宏大,雄伟壮观,深得灌区人民赞誉和国内外专家好评,喀群引水枢纽长一公里多,枢纽的南北两头各竖一座又高又大的牌楼,北头的牌楼写着“北育绿洲”,南头的牌楼写着“南触昆仑”。八个汉文大字,字迹遒劲。据当地人讲,这字是清未一个绰号叫“龙王爷”的一位姓龙的小吏写的,现经后人移至引水枢纽的牌楼上,字虽然不多,但是却一语道尽了这条大河和这座水利枢纽的重要地位和磅礴的气势,素有“新疆的都江堰”之称的喀群引水枢纽,将是旅游爱好者观光、游玩、避暑的好去处,同时也将永远造福于叶尔羌河两岸人民。
种植业

莎车县是中国著名的产棉大县,1996年以来,年产量均在100万担以上。自2000年成功注册商品以来,“叶尔羌”牌优质棉花连续获得“中国知名商标”、“全国优质棉金奖第一名”、“全国十大金奖品牌棉花”、“全国生态棉金奖” 、“全国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等称号,畅销国内外市场,经久不衰。
莎车县玫瑰花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年产量鲜花2000吨以上。
莎车县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出产的优质大米引用清澈无污染的叶尔羌河雪水灌溉,用纯天然的绿肥苦豆草和农家肥为底肥,不喷施化学药剂,无残留、无污染,颗粒饱满,色泽晶莹,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纯天然的绿色有机食品,该产品已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证书。
![]() |
瑰花基地 | 叶尔羌”牌绿色大米 |
![]() |
![]() |
工型胡箩卜基地 | 品瓜基地 |
![]() |
![]() |
季节绿色蔬菜 | 室大棚种植 |
林果业
优质杏基地 莎车县具有得天独厚的、适于杏树生长和杏子加工、制干的优越生态、气候条件,杏树栽培历史悠久。目前莎车县有各类优质杏29万亩,主要品种有乔里胖、色买提、胡安娜、佳娜尼等,年量近60万吨,果品具有含糖量高、口感好、营养丰富等特点,适合制作各类果酱、果汁、杏干等。
名贵特产巴旦木巴旦木学名扁桃,世界四大干果之一,在中亚和欧洲一些国家被誉为圣果,在国际市场非常畅销且价格较高,每吨约8000美元。其果仁香甜可口,富含多种维生素和18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国际知名的健身滋补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医学上也广泛应用,对高血压、神经衰弱、皮肤过敏、气管炎等疾病有显著疗效。目前莎车县巴旦姆种植面积已达6万亩,年产量约2000吨,“十一五”期间,将再定植55万亩,使总产量达到2万吨以上,开发潜力巨大。
![]() |
![]() |
质杏基地 | 贵特产巴旦木 |
万亩优质商品桃基地 种植面积达2万亩,主要品种有油桃、蟠桃等,年产量5万吨以上。还有优质石榴的生产基地.
畜牧业
莎车县积极制定和落实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的步伐。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畜牧业已经成为莎车县农村经济中一个有活力、有实力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农民群众重要的增收渠道。截止2005年底,全县建设畜牧养殖小区349个,牲畜存栏头数达到130万头只,家禽存栏600万只,牲畜出栏84.5万头只,商品率在80%以上。肉产量3.5万吨,奶类产量2万吨,蛋产量近1万吨,羊毛产量1700吨。
![]() |
![]() |
多浪羊群 | 西门塔尔牛 |
地震事件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12月1日20时48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北纬38.4度,东经76.9度)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震中距莎车县城约30公里。
暴袭案件
2013年12月30日6时30分许,9名暴徒持砍刀袭击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公安局,投掷爆炸装置,纵火焚烧警车。公安民警果断处置,击毙8人,抓获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