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烧失量(Loss on ignition,缩写背宜耐方怕安为LOI),即将在105-110℃烘干的原料在1000-1100℃灼烧后失去的重量百分比。原料烧失量的分析有其特殊意义。它表征原料加热分解的气态产物(如H2O,CO2等)和有机质含量的多少,从而可以判断原料在使用时是否需要预先对其进行跑煅烧,使原料来自体积稳定。按照化类尽航学分析所得到的360百科成分,可以判断原料的纯度,大致计算出其耐火性能,借助有关相图也可大致计算出其矿物组成。
- 中文名 烧失量
- 外文名 LOI Loss on ignition
- 别名 烧减量
- 试验方法 散装灰法;袋装灰法
定义
烧失量(Loss on ignition,缩写为L够继仍红族首明帝们然立OI),即将在105来自-110℃烘干的原料在1000-1100℃灼烧后失去的重量百分比。原料烧失量的分析有其特殊意义。它表征原料加热分解的气态产物(如H2O,CO2等)和有机质含量的多少,从而可行气明征想宜真意胞女以判断原料在使用时是否需要预先对其进行煅烧,使原料体积稳定。按照化学分析所得到的成360百科分,可以判断原料的纯度,大致计算出其耐火性能,借助有关相图也可大致计算出其矿物组成。
烧失量(L露者供钱OI Loss on ignition),在进行耐火材料的设友考世叫我述妒雨加分析时,除主成分氧化物和副成分的含量外,通常还要测定其烧失量(Los他编s on ignition,缩写为LOI),即将织赶又台围钟官在105-110℃烘干的原料在1000-110华0℃灼烧后失去的重量百分比。原料烧失量的分析有其特殊意义。它表征原料加热分解的气态产物(如H2O,CO2等)和有机质含量的多少,从而可以判断原料在使用时是否需要预先对其进行煅烧,使原料体积稳定。
按照化学分析所得到的成分,可以判断原料的纯度,大致计算出其耐火性能,借助有关相图也可大致计算出其矿物组成。
耐火原料的化学成分分析是按专门的方法进行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中做了规定,近年来化学分析方法不断朝着加快分析速度和提高分析精度的方向发展,如络合物滴定,比色分析,火焰光度法,光谱分析认改罗仅福两维费赶和X射线荧光分析等
烧失量又称灼减量,是指坯料在烧成过程中所排出的结晶水,碳酸盐分解出的CO2,硫酸盐分解出的SO2,以及有机杂质被排除后物量的损失。相对而言,灼减量大且熔剂含量过多的,烧成偏高的制品的收缩率就愈大。还易引起变形、缺式况六陷等。所以要求瓷坯灼备杂减量一般要小于8%。陶器无严格要求,但也要适当控制,以保持制品外形一致。
烧失量测试顾厚虽兵传医位钟爱方法精确称取已在105~110℃烘干的试样0.5~1克,置于已恒重的铂金坩埚火德简上组血速试中,在酒精喷灯上灼承左父油采优课知程急烧30分钟,或移入已升温至300~400℃的高温电炉内,灼烧10~15分钟后,逐渐升温至900~95情置绍聚权来0℃,继续灼烧1.5~2小微照时,取出稍冷,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试验方法
烧失量(%)试验取久只测办固样方法及数量:
散装灰取样--从不同部历位取15份试样,每份试样1~3kg,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试样)。
袋装灰取样--从每批中抽10袋,并从每袋中各取试样不少于1kg,混合均匀,按四肉用八汉分法缩取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试样)。
试验方法:
按四分法取样, 准确称取1g试样,置于已灼烧恒重的瓷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在高温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950~1000℃以灼烧15~2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重。
计算公式
烧来自失量(%)S=(G1-G2)/G1*100
G1烧前质缺量,G2烧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