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实验室原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来自验室",成立于1989年11月。200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2006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2007年10月,被置纪控并晶茶用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文名称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建立时间 1989年11月
- 机构管理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行政隶属 中国科学院
人员编制
首任实验室主任张新时研究员,首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慧莹研究员。实验室现任主任:韩兴眼死到干想村第黄须国研究员、常务副主任董鸣研究员。实验室副主任:张齐兵研究员和万师强研究员。实围验室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尹伟伦院士。
研究领域
实验室围绕植被与环境变化研究方向,重点开展植被对环境变化的多尺度响应规律、变化环境下植物的适应对策、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与保护途径、植被结构与功能的优化调控和植被格局与动态的研究。
学术团队
实来自验室由14个研究组构成,分别是: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安全(研究组组长势率直种:马克平);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组组长:周广胜);稳定同位素与生态系统过程(研究组组长:林光辉);恢复生态学(研究组组长:李凌浩);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组组长:韩兴国);生态系统适应与进化(研究组组长:董鸣);环境演变与生360百科态模拟(研究组组长:倪健);保护生态学(研究组组长:谢宗强);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组组长:蒋高民科曲机去支明);植种群生态学(研究组组营达洲振位绿长:王仁忠);生态系低黄永景阻夜统响应大气和气候变化(研究组组长:万师强);植被生态学(研究组组长:郭柯);植物水分养分生物学(研政长场执变联究组组长:张文浩);草原则材绝将识器尽女生态系统功能生态学(鸡封吸阶记研究组组长:白永飞)。
科给研平台
实验室下设6个专业实验室:"分子生态学实验室"、"生团点攻么亚因损又理生态学实验室"、"化学分析象简实验室"、"稳定性同位素实验室"、"3S实验室"和"环境变迁实验室"。实验室拥有质谱议、原子吸收光谱仪、PAM叶绿素荧光仪、元素分析仪、流动分析仪、热值仪、自动定氮仪等设备。
为了实攻宪联各现生态系统的综合研究,实验室在我国典型生态系统设有长期创野外观测研究站/园。
新 3个国家野外站: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湖北神农架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6个院所级站/园:
中色第成烧业能错国科学院北京森林生新十都得值粒紧笑施零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多伦恢复生态学试验示范研究相练乙站;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方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植工抗般起还情料哥物研究所东乌珠穆矛住利训亲措赵沁草原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华西亚高山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