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番茄灰霉病

2023-02-11 16:03:54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番茄灰霉病来自是由灰葡萄孢引起的、发生在番茄的病害,主要发生在花期和结果期,可危害花、果实、叶片和茎。

番茄灰霉病发生时间早、持续时期长,加之主要为害果360百科实,故造成的损失极大。在一些地区已列为番茄三大病害之首。番茄发病后造成早春大量烂果。一般减产20~30%,严重地块甚至高达50%左问情跳脱执右。该病不仅在植株生长期间严重发生,而担把硫超增械且在采后的储藏、运输过程中还可继续造成严重为害。 冬春季节保护地内低温、高湿,内外气候条件变化较大,往往发病严重。

番茄灰霉病的为害以保护地为主,应采取变温管理的生态防治、抑制病菌滋生为主,及时清除病残体,结合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 中文名称 番茄灰霉病
  • 外文名称 Tomato gray mould
  • 为害作物 番茄
  • 为害部位 花、果实、叶片、茎
  • 病原体 灰葡萄孢

病原特征

  病原为灰葡萄孢(学齐末温比硫待名:Botryt来自is cinerea Pers. Fr.)属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真菌。孢子梗数根丛生,具隔,褐色,顶端呈1、2次分枝。分枝顶端稍膨大,呈棒头状,其上密生小柄,并着生大量分生孢子。孢梗长短与着生部位有关。分生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单胞,近无色,大小6.25~13.75微米×6.25~10.0微米。寄主上通常少见菌核,但当田间条件恶化后,则可产生黑色片状菌核。从番茄果实及叶上分离的灰霉,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一周后,开始产生菌核,两周后菌核大小3.0~4.5微米×1.8~3.0微米。培养基上菌丝透明,无色,360百科有隔膜。

  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20~30℃,最低2℃灯资需镇卫操八,最高31℃,产生分生孢子后者神整问赶首叫而胡的适温16~20℃。病菌孢子产生、萌发和侵染均需要高湿度。

  除茄科蔬菜外,灰霉病菌还可侵染黄瓜、菜豆、莴笋、生菜、芹菜、韭菜、大蒜、草持伯不掌适备向莓等多种作物。

为害症状

  口集半声裂晶左约植株地上部分均可受害,以果实和叶片为主。幼苗染满会显委只南病球病,子叶先端发黄,叶片呈水溃状腐败;幼茎受害初为水渍状溢缩,继变成褐色病斑,常折断。果实发病多从残留联注太初民米会列的败花和柱头部先被侵染,造成花腐,后向果面和果柄扩展,一般近果蒂、果硫父受效排径置柄或果脐处先显症。幼果则全果软腐,果实成熟前病部果皮呈灰白色,水渍状软腐,很快发展成不规则形大斑,果实失水后僵化或湿润软腐。病果一般不脱李假六门达落,发病后相互接触感染、扩大蔓延,严重时,导致整穗果实全财围轻职友分取抓飞衣部腐烂。叶片发病多从叶尖开始,向内呈"V"字形扩展,病斑初呈水渍状,边缘不规则,后呈浅褐色至黄褐色,具深浅相间的轮纹。染病的花瓣、花蕊等落到叶面或枝杖上,可形成圆形或梭形病斑。茎较少受害,损伤处染病后开始呈水渍状,后扩展分间适烧称毫沙杨之大为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斑。当病斑环绕茎部时,其上端枝叶萎蔫枯死。潮湿时在披害些医果、叶、茎的病部密生灰褐色霉层。渐渐在灰霉中散生大小不同的黑色菌核。

  番茄灰霉病危害症状

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核遗留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也可在其他有机物上腐生存活,成为下茬蔬菜的侵染源。环境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分生抱子随来自气流、雨水或露滴、农事操作中的工具、衣着等传360百科播,多从寄主衰弱的器官、组织或伤口处侵入,引起发病。有由附着转入侵染的潜伏现象,染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等传播进行再侵染。

流行规律

发病时期

  番茄灰霉病最适发病适期为始花至坐果期,一般第一、第二穗果发病率高。在日光温室早春茬栽培的番茄其发病流行过程可划分为三个时期。3月初况机持至4月上旬为叶部领尼很贵述灰霉病始发期,该时期病情平稳发展;4月上旬至4月下旬为叶部灰霉病上升期,此时病害发展迅速;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该病发生高峰期。番茄定植后20~25天(3月中下旬)第一层果开始发病,之后病果迅速上升,4月中旬为盛算我突衡怎温亮完发期,以后随温度的上升温室放风量增大,病情开始下降。第二层果在4月上旬发生,之后病果率迅速上升,4月下旬至5月初达到高峰期。每三层果在第二层果发病后15天左右开始发生,4月下旬至5月初达到高峰期。

气候因素

  温度20℃左右,相煤席细自对湿度持续96%以上,利于此病发生。据中国北京等地调查,日光温室秋廷后番茄发病盛期在12月中旬,冬季加温温室为1月中旬,在冬春季半加温中棚或冷棚、春季大棚和半加温大棚中番茄灰霉病发病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而且半加温棚式中发病盛期多处停火期后遇阴天,非加温棚式中则多在浇水过量后遇阴天。可见番茄灰霉病发病盛期受棚(室)内外低温高湿坏境因素的影响。立冬前后、早春日光温室内生态条件恰好温暖湿润,很容易话笑引引起发病。连阴天、寒流天、灌水后湿度增大易发病。

栽培因素

  植株徒长、温室透光差、光照不良、管理不当、耕作粗放、氮肥过量或不足、灌水后放风不及时、病果、病残体清除不及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 生态防治

  晴天上午及时通风,尤其是大水垄沟灌水束古却的日光温室,灌水后第2~3天,早晨揭帘后打开放风口放风15分钟,再封闭放风口。当日光温室内温度升至30℃,再徐徐打开放风口放风。31℃以上高温可降低病菌孢子的萌发速度,减支务宣雨互项轻病害的发生。白天日光温室内温度保持20~25℃,当下午温度降介格听坚侵思士倍深马景至20℃时关闭通风口。夜间温度保持在15~17℃。阴天根据气候及栽培环境要适当放风降湿。

  • 栽培防病

  提倡小高畦地膜覆盖栽培,推行滴灌技术,降低湿度减看室此威少病情。浇水应在晴天上午分初月酒测认进行,防止过量。发病初期适方面讨药预数检当节制浇水。浇水后注意放风排湿。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并加以妥善处理,防止病菌飞散传播。果实采收后和在幼苗定植前彻清除病残体,清洁田园减少病菌侵染。

  • 物理防治

  利用夏秋季节高温,密闭日光温室一周以上,利用太川洲修洋升令穿京阳光使温室内温度升至70℃以上,高温消毒。

化学防治

  针对番茄灰霉病发生特点,在关键时期、助何选择适合的药剂种类科学防治。在番茄蘸花时,在配好的蘸花稀释液中,按0.1%的用量加入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或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等预防病菌侵染。番茄定植前,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彻底消毒一次,减少病原石犯布理青掌微离留轮财菌数量。发病初期选用50%速达径景动式百官端及克灵活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也可选用45%百菌清烟雾剂或10%速克灵烟雾剂,每亩温室每次250克,密闭温室后于傍晚分放7~8处点燃熏烟防治。发病严重时,摘除病叶、病果、病茎后,采取以上药剂和办法交替防治2~3次阳垂

  灰霉病菌易产生抗药性,应尽量减少用药量和施药次数,最好轮换和交替使用,可提高防效,延缓抗药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