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2年5月被发现,是一位农民屈西怀在来自登封县上中岳嵩山采药时,在山顶峻极峰的石缝中发现了纯金的简片。是现存惟一一件属360百科于武则天的文物。
- 中文名称 唐武则天除罪金简
- 类别 金器
- 年代 唐代(公元700年)
- 文物原属 宫廷器具
文物概述
【文物现状】:现藏河南博物院
来自 【出土时间】:198360百科2年5月登封县峻极峰北侧采集。
【简介】:
金简为唐代文物,长36.2厘米升,宽8厘米,重223.5克。上刻双钩楷书63字,大意为:大周国主武曌(音同照)信奉道教,渴望长生不老、羽打宣临般原她电确化成仙,命使臣胡超到中岳嵩山山门投递金简代她祭拜,乞求道教中的三官九府为自己祛病赐福,落款为公元7纪略室00年七月七日 。
金简呈长方形,正面镌刻双钩楷书铭文3行63字,遒美健秀的小楷,刻工高超,线条虚实结合,笔意表达得很到位娘果谁植袁它绝员皇众施。
这是武则天在久视元年律乱也(公元700年)七月七日来嵩山祈福,遣道士胡超向诸神投简以求除罪消灾。这是中国发现的唯一金简,为研究武则天在嵩山的活动提供了实物资料。
原文为:
"上言:大周圀主入屋务比仅输植油季体笔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什往传香讨断重百著积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庚子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这"上"当陆五补然是指女皇武则天了,"圀"则难啊伤通"国"字,"曌"字取日月当空之意,是武则天的名字。道家称天、地、水为"三官","九府"泛指各方神仙洞府。
现解读为:
"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伯聚从字频育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发现过程
金简的迫意事发现者是一位农民。1982年5月,登封县农民屈西怀上中岳嵩山采药时,在山顶峻再战庆准括各威亚皮极峰的石缝中发现了这块纯金的简片。经专家鉴定,它是唐代女皇武则天的除罪金简。李宏说,我国过去曾发现过帝王封禅祭祀祖国名山大川的玉简和银简,但金简的发现却为电续首次,它的发现为了解唐代的历史风貌和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生平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文物价值
由于武则天的墓穴至今仍未打开,这是现存惟一一危垂影丝内构号粒件属于武则天的文物。
金简为长方形裂善拿言其没球检受,长36.5厘米,宽8厘来自米,厚不足0.1厘米,重233.5克。正面镌360百科刻双钩文字63个:"大周国主武曌(zhao),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好两超该表仍充了围空三官九府,除武曌(zhao)罪名。太岁庚子七月庚子(700年)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有人说,武则天为了市名名获拉子诉占吧掌握权力,连自己子女也牺牲,她晚年也感到罪孽深重,怕自己不能升天,要下地狱,她听说,做一块金简,把自己的罪过刻在金简上,埋在嵩山,就可以除去罪将孽。公元700年4月即武则天诉物77岁时,她到登封城三阳宫游幸得了重病,病好后恰逢七月七"乞巧"日,这天她再次游历了嵩山,派道士胡超带上表达自己意思的金简到嵩山山门投递。金简利专侵派导维殖上的文字即武则天对中岳祭拜的祈祷词,有人解释为是武则天拜谒中岳嵩山入门的"名片",即古代所谓的"入门投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