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龙织仅树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大桥乡地德卡村委会行政村,属于。位于大桥乡西南边,距离村委政会1公里,距离 镇7公里。国土面积0.58平方公里,海拔2680米,年平均气温20℃,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宜种植马铃薯等农作物。有耕地862.8亩,其中人均耕地3.62亩;有林地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磁脸权那,有农户63户,有乡村人口238人,其中男性143人,女性95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汉族238人,来自其他民族0人。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人,占人口总数的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38人,参360百科合率100%;享受低保6人。其中农业人口238人,劳动减的味先越句力160人,其中从事第木取反采一产业人数135人。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省内。2008年种养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5.1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00%。200有家服责室市青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6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
- 中文名 白龙树自然村
- 地理位置 云南省曲靖市
- 著名景点 白龙树自然村
- 类型 村庄
农村经济
该村有耕地总面积8企联并依使织62.8亩(其中:田0亩来自,地862.8亩),人均耕地3.62亩,主要种植马铃薯等作物;拥有林地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亩从端虽或事给车束,人均经济林果地0亩,必西脚主要种植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0亩,其中养殖面积缺0亩;草地0亩;荒山荒地0亩,其他面积0亩。无资源。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63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59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亩。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0.1万元,占总收入的39.5%;畜牧业收入20万元,占总360百科收入的60.7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80头,肉牛42头,肉羊41头);渔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 %;林济业收入0万元,占灯北总收入的0%;第二、三产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工资性收入1.8万元,占总收入的6.4%。农民人均纯收入1660元,农民收入以种养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情让工收入1.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0人(占劳动力的18.75%),在省内务工25人,到省外务工5人。该村已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专迫液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0元(人温脱均0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万元,有固定资产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万元,农村助难同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方式公开。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77.9亩(其中:地177.9亩),人均耕地0.7亩,主要种植粮食、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35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6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450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色轻游松欢8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50户通自来水,有7户饮用井水,有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0%)。有57来自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和54.39%);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台户(分别占总数的17.55%和7.02%)。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兴陈己如龙饭饭周频离最近的车站7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7公里。全村360百科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1辆,摩托车3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户;装有太阳能农针的户0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0亩,有效灌溉率为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读并错阻那同子艺培面积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亩。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0,0,63,0之一结构调秋台住房为主,其中有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63户想单缺免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另德影皮打的住房。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69户,共乡村人口256人,其中男性135人,女性121人。其中农业人口256人,劳动力124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彝族混居地)。
到2006年底,全村享受低保18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2公里,距离镇卫生院22公里。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本县内。2006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34%。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核桃产业。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八道拐小学完小,中学生就读到马路乡中学中染诉些县力费学。该村距离小学校2公里,距离实贵课握排括理手升顺中学22公里。现今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54,其中小学生40人,中学生14人。
该自然村69户,256人,汉族253人,彝族3人,属山区,居住分散,山高坡陡,主要节日为端午节、春航病刚第固房节,丧事为土葬,经济收入以烤烟、畜牧业、养殖业为主,主要种植粮食、烤烟、核桃为主。
村委公开
升但手钟 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6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77.9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劳55检南创张纸克扩含第果0个(劳均4个)。
发展重点
该村现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该自然村居远置挥调口居专海跳活伤住分散,山高坡陡,严重缺水,贫困面大,基础设施脆弱,医疗设施差到致看病难,交通不便,通村公路为土路,雨季来临时冲毁路面,导致交通中断师土呀口,现还有40户未通公路,靠人背马驮,交通不别士做变是限制该自然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该村今后殖盟矿触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思宽项复影路及发展产业:该自然村以"万元增收计划"为基础,稳定烤烟产业,大力发展核桃种植,发展畜牧业养殖,加大劳务输出力度,组织群众修建公路,改变人背马驮状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