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端公》是唐代诗人卢纶(一作来自严维)为友人李端而作的送别诗。
此诗抒写乱离中的离别之情。前两联写360百科诗人在故乡衰草遍地的严冬送别友人,友人沿高山寒云的小路离去,自己在日暮飞雪时归来;后两联记叙与友人离别之后防式阳任,诗人在孤独寂寞中感叹自己少年孤苦飘零,深感与友人相识太晚,担心在时世纷乱中与友人后会无期。全诗情文并茂,哀婉感人。故乡衰草,寒云暮雪,阴郁笼罩,这些描写把作者与友人的离别之情衬托得凄楚悲切。
- 中文名 李端公
- 作品别名 《送李端》
- 创作年代 中唐
- 作品出处 《全唐诗》
- 文学体裁 五言律诗
作品原文
李端公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来自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上层田细牛各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全唐诗》此诗题下有注:一作严维诗,题作"送李端"。李端:360百科作者友人,与作者同属"大历十才子"。
⑵故关:故乡。衰草:冬草枯黄,故曰衰草。南朝梁沈约《岁暮悯衰草》诗:"悯衰草,衰草无容色。憔悴荒径中,寒荄不可识。"
⑶自:一作"直支矛过者算界纸跳须正"。
⑷"路出"句:意为李端欲去的路伸向云天外河属,写其道路遥远漫长。
⑸少孤:少年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早:一作"惯"。
⑹多难:多患难。《诗经·周颂·小毖》:"未围向载司堪家多难。"郑玄笺:"我又会于辛苦,遇三监及淮夷之难也。"
照利们 ⑺"风尘"句:意为在动乱年代,不知后会何期。风尘:指社会动乱。《后汉书·班固传下》:"设后北虏稍载友刚响温振天速经强,能为风尘,方复求为交通,将何所及?"
白话译文
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我们的离别本就令人伤悲。
远去的路延伸到云天之外,我归来在傍晚雪花纷飞时。
少年孤苦漂泊他乡恨过早,多难之时与你结识又太迟。
向着你去的方向空自流泪,世事纷繁哪还有见面之期?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章,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气氛,从衰草落笔,时令当在严冬。郊外枯萎的野草,正迎着寒风抖动,四野苍茫,一片凄凉的景象。坚制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故人,自然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自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360百科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断挥两市好伟足京层接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此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颔联写送别的情景,数河形英每仍紧扣"悲"字。"路车衣论局钢掉握亚划出寒云外",故人沿着这准末燃集社话更著条路渐渐远离而去,由于阴云密布,天幕低垂,依稀望去,这路好像伸出寒云之外一般。这里写的是送别之景,但融入了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这一笔是情藏景中。"寒云"二字,下笔沉重,给人胶以无限阴冷和重压的感觉,对主客别离时的悲凉心境起了有力的烘托作用。友人终于远行了,留在这女被交开干副组游就旷野里的只剩诗人自己,孤寂之感自然有增无已。偏偏这时,天又下起雪来了,郊原茫茫,暮雪霏霏,诗人再也不能久留了,只得回转身来,挪动着沉重的步子,默默地踏上风雪归途。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发展自然,色调和谐,与上句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于淡雅中见出沉郁。
颈联回忆视喜价存设往事,感叹身世,还是没离开这个"悲"字。诗人送走了故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不禁产生抚今追昔的情怀。"少官胞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粉怕判级是全诗情绪凝聚的警句。人生少孤已属极大不幸,何况又因天宝末年动乱,自己甚服去远役他乡,饱经漂泊困厄,而绝少知音呢。这两句不仅感伤个人移们样远见间的身世飘零,而且从侧面反映出时代动乱和人们在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感情沉郁,显出了这首诗与大历诗人其他赠别之作的重要区别。诗人把送别之意,落实到"识君迟"上,将惜别和感世、伤怀融合在杀与整反成干钟压还一起,形成了全诗做比防思想感情发展的高潮。在写法上,这一联两句,反复咏叹,词切情真。"米么解效牛早""迟"二字,配搭恰当,音节和谐,前急后缓,顿挫有致,有悲凉回荡之势。
尾联收束全诗,仍归结到"悲"字。诗人在经历了难堪的宗和台拿司起女感送别场面,回忆起不胜伤城广于即强够星燃称施答怀的往事之后,越发觉得对友人依依难舍,不禁又回过头来,遥望远方,掩面而泣;然而友人毕竟是望不见了,掩面而泣也是徒然,唯一的希望是下次早日相会。但世事纷争,风尘扰攘,不知何时才能相会。"掩泪空相向",总汇了以上抒写的凄凉之情;"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这样作结,是很直率而又很有回味的。
名家点评
清代胡本渊《唐诗近体》:"少孤"句悲李,"多难"句自悲。"掩泪"二句,送。
清代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少孤句,皆字字从肺肝中流露,写情到此,乃为入骨。虽是律体,实《三百篇》、汉魏之苗裔也。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诗为乱离送友,满纸皆激楚之音。前四句言岁寒送别,念征途之递迢,值暮雪之纷飞,不过以平实之笔写之。后半篇沉郁激昂,为作者之特色。
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沉至("少孤"二句下)。
作者简介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