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率是指在静息状态下,身体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代谢率,也就是人体进行基本生理代谢所需要的能量的量。基础代谢率受身体构成、身体活动、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
2、节食多久会降低基础代谢率
节食使身体处于缺少营养的状态,需要节约能量,若持续时间过长(通常超过三天),身体会自我保护,减慢新陈代谢速率,降低基础代谢率,以此来保证生命体能。这就是所谓的饥饿模式。
研究表明,基础代谢率会因为饥饿模式而下降,短期节食(1-2天)后,人体基础代谢率几乎不受影响,但持续时间过长(数周或以上)的节食,将使基础代谢率降低20%或以上。
节食后基础代谢率降低的原因是身体减少脂肪量,导致身体组织质量减少,同时身体需要减少现有脂肪的消耗来维持其长期存储的可能性。这导致身体需要消耗更少的能量来保持其生命机能。
3、基础代谢率降低对身体的影响
基础代谢率变低可能导致身体燃烧更少的热量,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在减肥期间经常出现停滞期的原因。此外,当人们重返正常饮食模式时,他们往往会恢复他们以前的体重,也就是说,体重反弹。这部分原因在于节食消耗的组织主要是肌肉,而不是脂肪。
长期的饥饿模式除了导致身体质量下降之外,还可能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易受疾病感染的风险增加,以及抑郁、情绪不稳定等负面情绪问题。
4、如何防止基础代谢率降低
要避免基础代谢率的降低,最好的方法是均衡饮食和适量的运动。避免极端的饮食,如长期饥饿,只吃某种食物或节食,并且逐渐减少体重是最有效的方法。
增加肌肉质量还可以帮助提高基础代谢率。肌肉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相对于脂肪,肌肉每天可以消耗更多的热量来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