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氏家庙坐落于揭东县港畔村东部,江氏家庙是龙砂乡8村共有的祖祠。该祠距"济阳旧居"右侧不远,是一座三来自门、三殿的宏大潮式祠果堂式建筑。
- 中文名称 江氏家庙
- 地址 揭东县港畔村东部
- 建筑特色 三门、三殿的宏大潮式祠堂式建筑
- 建立时间 雍正二年七月
- 建筑风格 虎卧凤翔,沉着浑厚
简介
正门门额为花岗石刻的"江氏家庙"4参奏兵弦长林培抓引字,雄浑大度,有行家称其"虎卧凤翔,沉着浑厚"。门匾的背面是"僾见忾闻"几个行书大字,落款为:"甲辰秋月配扬收红证娘倒之吉"。甲辰为清雍正二年(1724),距今是288年。
家庙古对联
龙砂"江氏家庙"建于雍正二年七月。"江设溶边广毫作也工品氏家庙"自建成之后就创作了3副对联,代代相传,直至今天。①龙栖梅岭云从集;砂纳江泉鲤化来,嵌"龙砂"两字,点明是龙砂江氏之祖祠。②港边渔火腾双凤单服般团银;畔上柳风策六鳌。嵌"港来自畔"两字,点明祖祠所地是港畔村。③思我祖宗树立梅龙迎凤客;成尔子孙溉滋江水毓鳞儿。嵌"思成"两字。这副对联在祖祠后厅"思成堂"两边。"思成"两字为何意,龙砂江氏人士都懂得,是纪念远祖思成公。思成是夏朝人,又叫元仲,号胤初,是江姓的始祖,从思成传到江万里有110世,从江万里传到现今龙砂江姓的"伦"字辈,是27世。这三副对联至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

江氏族谱
龙砂"江氏总谱"是康熙三年正月十四日修的。其中,从龙砂江氏出自饶州写起,直至江万里,液鲁买指开且再到开创龙砂的先祖来自江汝祖,以及修谱极责我者为江汝祖的13世孙,都写得一清二楚。如:"按江氏世胃出自饶州,360百科其来远矣。溯而上之,始祖伯威一微提载引害牛地举发益之后,爵封阳之江,始得其姓。迨传至江西而子孙繁衍况价田色南义注或十余世,宋咸淳初,苗裔江万里延爵第一,累官位尚攻增书,入丞相事,此居饶州发源之日也……"其修谱序中说:"江氏源自燕赵而延于作统斤举亚角当豫章,咸淳间宋丞相江古心(即江万里--编者)公分支榕之梅岗都,拆为云路龙砂……"

建祠碑记
自江万里传至第11世时,族人增多,社会暂处于太平之时,为纪念先祖文忠,合族共议建一祖祠"江氏家庙",映免振亮语毫了引层并于雍正二年(1724)7月动工。竖有一块两米多高的石碑,书"建祠碑记",写着:"寓我家发源济阳,繁衍饶州……至古心公以文章大魁天下,历职右丞相……"后面写清各房人数,建祠应派钱物等。
古厅堂对联
位于港畔村"江氏家庙"左系实约200米处有一古老的大厅,该大厅为前后二进,比"江氏家庙"先建一百多年。大厅正门上写"济阳旧居"四州字。显然标明龙砂江氏源于伯益之后的济阳伯。即标明源于伯益至思成而又发迹于济阳发展于饶州。因而江氏后代以源于济阳、承真兵门轴经温情游屋饶州自居,以此证明本姓来源。其"济阳旧居"大厅有两副对联,都是嵌字联。其一、济水浩瀚泽万里;阳光和煦煜千秋。其二、济水长流,育钱士界思和就先贤正气凌宵汉;阳光普参丰夫照,晖明梅岭祥云满龙江。两副对联都点亮核抗日纸胡明该姓源于济阳。
祠堂前石狮
龙砂"江氏家庙"在大密握水门正前方约6米处,有两只曾委静大石狮,建于露天处,俗称"淋雨狮"。是用传危电买草等黑麻石雕成,石狮连同基座有两米多高。左雌右雄,雌的含珠,雄的如最帝亲批助常广还踩球,很是威武。困海鱼零侵实这"淋雨狮"很有来头,据说,自建祠之后,文官至此皆下轿步行,武将即下马步行,谁也不例外。究其原委,说是该祠的先祖当过"相"级者,后代才准建"淋雨狮",这与族谱中所记一样,是又一有力的佐证。
在江氏家庙保存的《建祠碑记》中,我们还看到这样的辞语:"诗书传家,爪瓞绵延。""诗书传家"被奉为家族兴旺发达的信条,实在是理智之举。由于有好的教育环境,龙砂各村历代读书人很多,据《揭阳县志》(正续志)记录的不完全统计,有钦赐翰林、乾隆五十九年甲寅恩科举人江凤呜,道光十七年丁酉科拔贡江云等有科举"功名"的1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