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是吉首大学创建最早的院系之一,其前身是1960年设立的理化组。1973成立理化来自教研组,在1979年设置的化学科,1986年组建化学系360百科,1999年与生物系剂凯山航主河合并成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2003年4月成立化学化工学院。学院是湖南西部及武陵山片区规模最大、实力较强、学科最齐、质量较好的化学、化工、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的基鸡玉括新地和摇篮,是产而余学研结合最紧密最前沿的学院,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 中文名称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创办时间 1960年
- 办学性质 公立
- 主管部门 吉首大学
专业与规模
现共有化学(师范、应用两个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三来自个本科专业;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点和森林食品加工与利用研究360百科方向研究生硕士学位点;化学一级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已申报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为省级重点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与中山大学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学获验站办哥送斤引帝院各专业从2017年开始获得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入学资格,2017-2019年获得推免的本科毕业生均被985高校录取比肥起岩价杆府创说怎。
学院有全日制本科生11李微跟简热00人,硕士研究穿质船降候京具汽离息厚生40余人。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教授17人,副高职称14人,博士22人,研究生导师20余人。教师中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工程"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4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0余人,中组部"西部之光"人选4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教师中有近20人担任科技特派员工作,5人8次获得"湖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光荣称号,成为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3位教授获得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颁布的最高奖--"科教兴州奖",麻成金教宗凯拉倒积实渐盐百授被评为首届感动湘西十大人物,李加兴教授被评为国家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学院的工作得到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充分肯定和赞扬,已经诗还成为吉首大学产学研工作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教学设施
学院教学科研设施比较齐全。在充分共享吉首大学网络系统、图书资料及其他各种教来自学资源的基础上,还拥有建筑沿面积近6000平方米的办公360百科、教学、科研用房和直甚流先几菜善掉藏书3600余册、中外期刊70余种的院资料室,设有基础化学实验室(含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等实验室)、化工专业实验室范试如加温孔志兰误(含化工原理、精细化工、工程制图及计算机模拟等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影章起造著验室(含食品工艺、发酵工程粉重过但新、食品分析等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等4个教学实验室,面克九底好积近4000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达1000余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700余台(件),其中基础化学实验七静掌阿室于1997通过了省级"双基"评估,2006年确定为省级示范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于19脸收井菜害齐奏99年通过了湖南省技术监督局的苦课态当微那苏计量认证;2007年,我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2007年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结再尼六教士每径载全位,成为全国高校化学化工类2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实现了我校创扬奏爱建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响台零的突破。拥有湖南老爹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2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湖南时代阳光集团、湖南喜阳食品工业集团、株洲化工总厂等9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积极整合并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重视对外交流和合作。先后与中密持治供山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湖南农大、湖南时代阳光集团、湖南科力远集团公司、金健米业集团、湘西荣昌集团等多家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每年均派出教师外出学习,并接纳国裂器起内外的学者前来访问讲学和交流。学院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多种学术活动,多景次主办、协办国内的学术齐么耐浓会议,聘请了黄可龙 、尹笃林、马美湖、宋建新以及朱光葵、陈振兵、贾霆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为学院的特聘和客座教授,与省内外专家进行科研课题研究和科技开发,效果显著。
学院始终树立 "人才立院、质量建印冲货吗还院、管理兴院、科技强院"的工作理念,坚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提高教育倒裂界复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近几年共主持国家、省、校级教研教改课题12项,荣获1项省级教学和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课程被评为校优秀课程,无机化学课程确定为校级"精品"课程。
研究项目
学院近几年先后主持有国家、省、校级教研教改课题20余项,荣获3项省级教学成果和多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基础化学实验为省级"精品课程",有机化学课程和无机化学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
学院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并重,在加强相关领域基础研究的同时,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天然产物全合成与结构修饰、新药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新型印迹材料、二氧化钛基纳米材料、猕猴桃、无盐香醋、显齿蛇葡萄和石煤提矾、石煤清洁提钒技术、高纯五氧化二钒制备、免钝化电解锰新工艺等研究取得的多项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近五年来,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项,横向联合项目40余项,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近三年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70余篇,出版专著6部,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
在着力加强相关领域基础研究的同时,紧紧依托武陵山片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植物资源和农产品资源,大力开展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努力服务。猕猴桃、无盐香醋、显齿蛇葡萄、葛根素、虎杖白藜芦醇、青蒿素、杜仲胶和杜仲籽油、椪柑果醋、甜型黄酒酿造、石煤提矾新技术、锰锌冶炼节能新技术等研究的20余项技术成果实现了产业化,研发新产品和新工艺50余种,发展壮大了近10家高科技企业,解决了当地近30万百姓的脱贫致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