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垃圾焚烧发电与二次污染控制技术

2023-01-14 16:37:27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垃圾焚烧发电与二次污染控制技术》是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ISBN是9787562463283。

  • 书名 垃圾焚烧发电与二次污染控制技术
  • 作者 胡桂川 朱新才周雄
  • 类别 工程技术
  •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年03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围绕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高水分、低热值、无分拣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与二次污染控制技术的理论,开展研究的总结而编写,综合了城市生活来自垃圾焚烧发电与二次污染控制技术360百科的重要观点和主题。其内容包括福他板花进措黄阿曾力: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概念,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原理,垃圾物化特性分析,垃圾燃烧温度、干燥、热解和着火,垃圾焚烧炉试验系统级怎频罗请的设计和焚烧工艺优化试验,垃圾在焚烧炉立台问力提温观期复七内燃烧机理研究与仿真,垃圾焚烧炉内NOx生成铁担足族谈精来希特刻事机理,焚烧炉内HCl排放特性及其同其他污染物相互影响,垃圾焚烧系统及装备,机械炉排炉的功困告族李陆型足她乡老能与结构,垃圾焚烧厂发热锅炉的设计原理,二次污染控制技烟司境创核换分建从视国术,以及垃圾焚烧际步控制技术等。资料翔实、内容可靠,全面反映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与二次污染控制技术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书可供新能头法垂代因源、可再生能源、环境灯苗衡型落黄给场管终工程领域的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用书或教学参考书。

图书目录

  第1章绪论

  1选轮海岁战孙困叶张采.1废弃物处理的目标体系

  1.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及比较

  1.2.1城市垃圾处理主要方法

  1.2.2卫生填埋

  1.2.3热际似信呢流注娘出首春举处理法

  1.2.4生物处理法

  1.2.5城市垃圾主要处理方法之比较

  1.3我国城市垃圾焚烧处理发展前景、现状及问题

  1.3.1主要焚烧方式

 调房为乎价武 1.3.2国外焚烧技术应史爱皇施拉述个班其用现状

  1.3.3国内焚烧技术应用现状

  1.3.4国内现有焚烧技术的主要问题

 送望居伤介写系否 1.3.5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

  1.4垃圾焚烧系统分类

  1.5垃圾焚烧发略曾危电厂系统工程设计

  第2章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原理

  2.1焚烧的基本概念

  2.1.1燃烧

  2含走感殖目军亮尼值倒鲜.1.2着火与熄火

  2础呀展准复班电应爱殖.1.3着火条件与着火温度

 叶觉越 2.1.4热值

  2.1.5常用垃圾热值计算方法

  2.1.6理论燃烧温度

  2.1.7焚烧效果

  2.2焚烧过程

  2.2.1垃圾焚烧产物

  2.2.2垃圾燃烧过程

  2.2.3粉尘产生和特性

  2.2.4炉渣、飞灰的产生和特性

  2.2.5烟气的产生与特性

  2.2.6白烟的形成

  2.2.7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来源

  2.2.8焚烧过程中的垃圾、烟气和焚烧灰渣分析

  2.3影响焚烧的主要因素

  2.4物质平衡分析

  2.4.1垃圾焚烧物质转化分析

  2.4.2垃圾焚烧产物质量分布

  2.4.3垃圾焚烧产物元素分布

  2.4.4与物质平衡有关参数的计算

  2.5热平衡计算

  2.5.1基本概念

  2.5.2有关热化学定律

  2.5.3热平衡分析

  第3章垃圾物化特性分析

  3.1垃圾产量估算

  3.1.1城市垃圾的产源

  3.1.2垃圾的产量

  3.2垃圾的组成及特性分析

  3.2.1分析项目

  3.2.2采样方法

  3.3国内外垃圾组成及特性

  3.3.1重庆地区垃圾组成及特性

  3.3.2国外垃圾组成及特性

  3.3.3垃圾的特性分析

  3.3.4分析数据的应用

  3.4垃圾品质的数据分析

  3.4.1采样分析后的数据整理

  3.4.2四季数据的变化分析

  3.5垃圾焚烧组分三元图

  第4章垃圾燃烧温度、干燥、热解和着火

  4.1理论燃烧温度

  4.2燃烧过程的工艺参数计算

  4.2.1半经验法

  4.2.2精算法

  4.2.3应用实例

  4.3垃圾的干燥

  4.3.1垃圾焚烧炉排炉的干燥床

  4.3.2垃圾干燥实验

  4.3.3不同参数对干燥过程的影响

  4.4垃圾热解燃烧的TG?FTIR实验

  4.4.1单组分垃圾实验

  4.4.2混合垃圾组分实验

  4.4.3垃圾干燥热解反应动力学及燃点

  4.5小结

  第5章垃圾焚烧炉试验系统的设计和焚烧工艺优化

  试验

  5.1试验台设计原理

  5.2实验系统

  5.2.1试验装置各部分设备介绍

  5.2.2模拟垃圾样品

  5.2.3试验台热力特性计算

  5.2.4试验过程

  5.3一次风参数和物料特性对床层内垃圾焚烧影响

  实验研究

  5.3.1一次风风量变化对床内燃烧过程影响

  5.3.2焚烧炉床层内温度分布特点

  5.3.3物料的质量和床高随时间变化

  5.3.4物料燃烧形成主要烟气成分的变化

  5.3.5一次风风量对火焰传播速度和物料燃烧

  速度的影响

  5.3.6一次风量对N转换为NO和C转换为CO

  的影响

  5.3.7不同一次风量下床内碳氢化合物和 HCN

  的分布

  5.4一次风温对物料燃烧的影响

  5.4.1一次风温对火焰传播速度和物料燃烧

  速度的影响

  5.4.2一次风温对物料燃烧生成烟气成分的

  影响

  5.5水分变化对物料燃烧的影响

  5.5.1不同含水量的物料燃烧床层内温度分布

  5.5.2火焰传播速度和物料燃烧速度

  5.5.3水分变化对物料燃烧产生烟气成分的影响

  5.6灰分变化对物料燃烧的影响

  5.6.1物料燃烧床层内温度分布

  5.6.2火焰传播速度和物料燃烧速度

  5.6.3灰分变化对物料燃烧产生烟气成分的

  影响

  5.7物料尺寸变化对固定床内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的

  影响

  5.7.1火焰传播速度和物料燃烧速度

  5.7.2尺寸变化对物料燃烧过程产生烟气成分的

  影响

  5.8小结

  第6章垃圾在焚烧炉内燃烧机理研究与仿真

  6.1垃圾在炉排炉内燃烧过程分析

  6.2垃圾焚烧过程中体积变化研究

  6.3垃圾焚烧过程的反应研究

  6.3.1固体中水分蒸发

  6.3.2垃圾的液化作用

  6.3.3挥发分燃烧

  6.3.4碳的气化

  6.4气相和固相传输方程

  6.4.1气相:流体湍流流动和炉床中固体的传质

  6.4.2求解过程

  6.5仿真分析

  6.5.1垃圾与焚烧炉的基本参数

  6.5.2分析结果

  6.5.3小结

  第7章垃圾焚烧炉内NOx生成机理

  7.1NOx的生成机理

  7.1.1热力型NOx

  7.1.2快速型NOx

  7.1.3燃料型NOx

  7.2典型垃圾组分成分分析

  7.2.1试验结果及分析

  7.3NOx生成基元反应机理及其验证

  7.3.1NOx生成基元反应机理

  7.3.2机理验证

  7.4垃圾焚烧炉中NOx的生成动力学模拟

  7.5小结

  第8章焚烧炉内HCl排放特性及其同其他污染物

  相互影响

  8.1概述

  8.2焚烧炉内HC1的生成

  8.2.1有机氯化物生成HCl

  8.2.2无机氯化物生成HC1

  8.3焚烧炉HCl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8.3.1床温对HCl排放的影响

  8.3.2掺烧垃圾比例和水分对HCl排放的影响

  8.3.3HCl对NO和SO2排放的影响

  8.4HC1和NOx排放的相互影响研究

  8.4.1HCl反应机理

  8.4.2不同工况条件下HCl?NO?CO排放的相互

  关联

  8.5CO和SOx排放的关联研究

  8.5.1SOx反应机理

  8.5.2不同工况条件下SO2?CO排放的相互关联

  8.6HCl和SO2排放的相互影响关联研究

  8.7小结

  第9章垃圾焚烧系统及装备

  9.1概述

  9.2焚烧炉分类及其工艺

  9.2.1固定炉排炉

  9.2.2机械炉排炉

  9.2.3流化床焚烧炉

  9.2.4回转窑焚烧炉

  9.3垃圾焚烧厂的贮存及进料系统

  9.3.1储存设备

  9.3.2垃圾储坑

  9.3.3进料系统

  9.3.4小结

  9.4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系统

  9.4.1模组式固定床焚烧炉(控气式焚烧炉)

  9.4.2水墙式焚烧炉

  9.4.3垃圾衍生燃料式焚烧炉

  9.4.4旋转窑式焚烧炉

  9.4.5流化床焚烧炉

  9.5各种焚烧炉的比较

  9.6助燃空气系统

  9.6.1助燃空气系统的构成

  9.6.2助燃空气送风方式

  9.6.3辅助燃油系统

  9.7灰渣处理系统

  9.7.1炉渣处理系统

  9.7.2飞灰处理系统

  第10章机械炉排炉燃烧工艺与燃烧控制

  10.1炉排焚烧炉的焚烧工艺

  10.2炉排焚烧炉的焚烧机理

  10.2.1焚烧过程

  10.2.2焚烧过程污染物形成机理

  10.3炉排焚烧炉的控制目标

  10.3.1焚烧处理效果的评判指标

  10.3.2主要焚烧参数

  10.3.3焚烧参数耦合关系

  10.3.4炉排焚烧炉的控制目标

  10.4燃烧控制系统分析

  10.5小结

  第11章机械炉排炉的功能与结构

  11.1概述

  11.2混烧水墙式焚烧炉燃烧室的构造与机能

  11.2.1燃烧室的气流模式

  11.2.2燃烧室的构造

  11.2.3燃烧室及炉床应具备及机能

  11.2.4燃烧室热负荷的定义

  11.2.5影响燃烧室热负荷的主要参数

  11.3机械式炉床的构造与功能

  11.3.1炉床的形式

  11.3.2炉床应具备的功能

  11.3.3炉床设计参数

  11.3.4各形式混烧式焚烧炉的特性及功能分析

  11.4现有大型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技术评估

  11.5小结

  第12章垃圾焚烧厂发热锅炉的设计原理

  12.1概述

  12.2发热回收系统概述

  12.3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锅炉结构

  12.3.1烟道式余热锅炉

  12.3.2一体式余热锅炉

  12.4锅炉设计原理

  12.4.1锅炉水循环

  12.4.2影响蒸汽干度的因素

  12.5大型垃圾焚烧厂锅炉的主要元件构造

  12.5.1燃烧室水管墙

  12.5.2锅炉本体管群

  12.5.3汽鼓及水鼓

  12.5.4过热器

  12.5.5排气的余热利用装置

  12.6锅炉材料腐蚀原因及防止

  12.6.1高温腐蚀及防治策略

  12.6.2低温腐蚀及防治策略

  12.7大型垃圾焚烧厂炉水循环式锅炉系统的布局

  12.7.1水墙式焚化炉

  12.7.2旋转窑式焚化炉

  12.7.3垃圾衍生燃料式焚烧炉

  12.7.4流化床式焚烧炉

  12.8锅炉效率计算与热交换器设计

  12.8.1锅炉效率的计算

  12.8.2热交换器的设计

  12.9总结

  第13章二次污染控制技术

  13.1二氧化硫控制技术

  13.1.1控制二氧化硫技术分类

  13.1.2燃烧后的烟气脱硫技术

  13.2氮氧化物脱除技术

  13.2.1燃烧中脱硝技术

  13.2.2燃烧后脱硝技术

  13.2.3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

  13.2.4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13.2.5SNCR/SCR联合技术

  13.3HCl气体净化技术

  13.3.1HCl气体的危害

  13.3.2焚烧烟气中HCl气体的来源

  13.3.3HCl气体与石灰类吸收剂干式反应的

  机理

  13.4烟气污染物联合脱除技术

  13.4.1电子束辐照法和脉冲电晕法

  13.4.2活性炭加氨吸附法

  13.4.3氧化铜法

  13.4.4SNOX工艺

  13.4.5SNRB工艺

  13.4.6炉膛石灰(石)/尿素喷射工艺

  13.5二恶英形成机理与脱除技术

  13.5.1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形成机理

  13.5.2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控制技术

  13.5.3垃圾焚烧过程烟气中二恶英控制技术

  13.5.4烟气净化方式与二恶英生成的关系

  13.5.5飞灰中二恶英降解技术

  13.5.6戴奥辛及呋喃的控制方式与方案比较

  13.6重金属控制技术

  13.6.1重金属物质焚烧后的特性

  13.6.2废气中重金属物质的控制技术

  13.6.3增进废气中重金属物质去除效率的方式

  13.7烟气净化及其工艺

  13.7.1酸性气体脱除设备概述

  13.7.2酸性气体控制技术

  13.7.3干式洗烟塔

  13.7.4半干式洗烟法

  13.7.5湿式洗烟法

  13.7.6粒状污染物去除设备

  13.7.7烟气净化组合工艺比较

  13.8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13.8.1工艺流程及反应过程

  13.8.2影响SO2脱除的主要因素

  13.9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工艺系统

  13.10喷雾干燥烟气脱硫装置的设计

  13.10.1雾化器

  13.10.2旋转式雾化器

  13.10.3气流式雾化器

  13.10.4喷雾干燥吸收塔

  13.10.5系统及设备选择

  13.11空气污染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

  第14章垃圾焚烧发电与二次污染控制系统设计

  14.1设计内容

  14.2焚烧炉工艺设计参数及内容

  14.2.1工艺参数

  14.2.2设计流程

  14.3工艺设计

  14.3.1助燃空气量计算

  14.3.2总废气量计算

  14.3.3废气组成分析

  14.3.4质量平衡计算

  14.3.5能量平衡

  14.3.6质能平衡结算

  14.3.7蒸汽产量计算

  14.3.8炉床面积

  14.3.9燃烧室体积

  14.3.10炉水循环

  14.3.11炉水浓缩

  14.3.12蒸发器设计

  14.3.13过热器设计

  14.3.14节热器设计

  14.4空气污染控制系统设计

  14.4.1锅炉?旋风集尘器

  14.4.2旋风集尘器?冷却塔

  14.4.3冷却塔

  14.4.4冷却塔?干式反应塔

  14.4.5滤袋集尘器

  14.4.6引风机

  参考文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