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哥林多后书

2023-01-23 17:12:18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哥林多后书是圣经》新约的一卷书,本来自卷书共13章。记载了使360百科徒保罗继哥林多前书后写给哥林多教会的又一封书信。

  • 作品名称 《哥林多后书》
  • 作者 使徒保罗
  • 创作年代 约为公元55年至56年间
  • 作品出处 《圣经》
  • 创作地点 马其顿

作者

  使徒保罗(参一1;十1)。

  根据圣经的记载,保罗原名扫钟敌贵罗(徒十三9),系以色列人,属便雅悯支派(罗十一1);按血统而言,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腓三5)。他生在基利家的大数,在名师迦玛来自列门下,按严紧的犹太律法受教(360百科徒廿二3)。后来成为犹太教中最缺元想吃严紧的法利赛人(徒廿六5),为祖宗的律法大发热心,逼迫教会(腓三6);然而这是在他不信不明白的时候所作的(提前一13)。有一天,当他要去大马色捉拿信主的人们时,蒙主耶稣在路上向他显现(徒谓士事渐际卫北光九1~5)。从此,他便成了般进基督徒,并奉召成为使徒(罗一1),主要以外邦人为传扬福音的对象(加二8)。先后至少写了十三封新约书信,是基督教真理的主要量黄金继似谈诠释者。

本书受者

  在哥林多的识矛必教会,并亚该亚遍处的众圣徒(一1)。

  保罗在到达以弗刘足包实断指将往阻美所之前,曾在哥林多住了一年零六个月(徒十八11,18~19)。哥林多教会应是那一段期间,由保罗所建立的。他曾偕同亚居拉、百基拉、西拉和提摩太等位同工,在那里传扬福音,竭力作工(徒十八2,5)。

  哥林松古多城位于希腊南部,雅典以西,位于罗马与东方交通往来的要道上,在当时是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城市。哥林多向以庙寺闻名,以供奉希腊美与性的女神维纳斯最为有名。由于哥林多人的宗教信仰腐败,故这城也以不道德闻名于世。人们常以‘哥林多化’一词,作为生活堕落与马首果腐败的代号。

独特地位

  若说哥林多前书是信徒最常阅读和传讲的书卷,哥林多后书便是最为传道者忽略的一卷书了。然而,这书卷却十分重要。无疑,哥林多后书在翻译上的困难和带来自讽刺的写作风格,是心务煤客被忽略的原因之一。英文圣经英王钦定本和新英王钦定本中大量的斜体字,显示译者要附加许多用词,才能在译文中清晰地表达这卷充满感情的书信。

  要理解这书卷是困难的。书中许多经节最低限度可以说是含糊的。形成这现360百科象有几个原因:(1)保罗用了许多讽刺的言词,但有时我们却不能肯定那些地方是出于讽刺手法。(2)若要完全明白某些部分,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保罗准确的行程、他同伴的行程,和他所写的书信。(3)本书是封十分私人的信,所用的言词常是心中的言语。上述几点令本书变得不易理解。

  但这些困难不应叫我们却步下象区。幸而,这些困难并没有影响停紧空八爱本书中的基本真理,只是细节上较隐晦而已。

  哥林多后书也安房意牛天是多人爱读和爱引述的书信。细心研读之后,你就会罗马玉明白个中原因了。

背景与主独英令落缩粉历永

  我们深深喜爱哥林多后书的一个原因在于这是一封私人信。似乎我们在本信中比其它更贴近保罗组督有花高免的心。我们感受到保罗如何为主的工作大发热心。我括端只针资则穿想断长们明白到生命之最高呼召的威严。我们读到保罗列出自己曾受过的苦时,暗暗地感到惊讶。我们经历到保罗响应狂妄的批评时那种义愤诗表析征。总而言之,保罗似乎让我们进入了他心灵中每一个隐情里

哥林多前书的写成

  使徒行传十八章记述保罗第一次探访哥林多。这事发生在他的第二金件海针绿局历龙致次传道旅程中,即他在亚略巴古向雅典人辩道之后。

  在哥林多,保罗与亚居拉和百基拉一起做织帐棚的工作,并在会堂传道。西拉和提摩太从马其顿来与他会合,一起参与这次传道工作,为期最少十八个月(徒一八11)。

  大部分犹太人拒绝保罗所传的道,他便转而向外邦人传道。因有人信主得救──其中有犹太人和外邦人──犹太人领袖便拘捕保罗,带到方伯迦流面前。但迦流以不是他管辖范围为理容本屋有汽失张硫严主由,把他们逐出公堂。

  这次审讯后,保罗留在哥林多一段日子,然后起程前赴坚革哩、以弗所,再踏上返回该撒利亚和安提阿的长途旅程。

  在第三次传道旅程中,保罗再访以弗所,并在那里逗留了两年。条找期间,哥林多教会派了访问团来探望他赶齐备是烧争不,要求他在许多事上给予意见排放景金场远室。哥林多前书的写成,就是为了回答这些疑问。

哥林多后书的写成

  使徒保地委反袁还罗其后着急知道哥林多信徒对他信中的内容有何反应,尤其在教会如何处理犯罪之肢体的问题上。因此,他离开以弗所,前往特罗亚,盼能见到提多。遇不上提多,他便再过到马其顿去。提多在那里为他带来好消息和坏消息。教会中的圣徒处罚了犯罪的圣徒,结果这位圣徒的灵性复苏过来;那是好消息。但信徒从未履行他们的计划,把捐献送给耶路撒冷有缺乏的圣徒那里;那是不太好的消息。最后,提多报告说,假师傅在哥林多十分活跃,正在动摇保罗所建立的工作,并怀疑他作为基督仆人的权威;那就是坏消息!

  保罗就在这些处境下,在马其顿写成哥林多后书。

  在前书,保罗的身分主要是一位导师,但在后书,他则取了牧者的职分。你若细心聆听,会听出一个真正爱神子民的人的心跳声,他甚至愿意为他们的好处而献上自己。

  现在就让我们准备就绪,开始这奇妙的探险旅程。研读这些“呼出来的思想、燃烧着的言语”时,让我们祷告,求圣灵光照我们。

动机

  欲知保罗写本书的动机,便须先知道本书的背景。当保罗还在以弗所时就为哥林多教会极其挂心,写了《哥林多前书》之后不久,先差遣年轻的同工提摩太去帮助他们(参林前十六10),可能哥林多信徒对待提摩太不太客气,于是保罗决定亲自再去哥林多一趟(参十二14,这里的‘第三次’暗示他曾经第二次去过哥林多),但结果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应许不久再去(参二1)。到了以弗所,保罗就写了一封措辞严厉、却多多流泪的信打发提多送去(参二3~4),可惜这封书信已经失传。不久以弗所大乱,保罗几乎丧命,他便离开那里,但未去亚该亚,可能因考虑到哥林多信徒在未改变对他的态度之前,去访问他们恐于事无补,所以在特罗亚等候提多,既不见提多回来,就去马其顿的腓立比(参二12~13),那里教会虽好,但保罗因不晓得哥林多信徒对那封‘流泪信’的反应如何,仍是内心不安,直到提多来了,才得了安慰(参七7)。

  提多回报的大致是好消息,就是大部分人听从保罗的劝告就悔改了。但仍有缺点,还有人对保罗说要去却未去,而认为他反复不定(一17),其实保罗是为要宽容他们(一23);他们对待犯罪的人太严厉,不知赦免(二6~7);对一些假使徒的认识还不够清楚(三1;五12);对伪师未划清界限(六14~16);一部分不顺服的人还在造谣毁谤保罗;有人以为保罗凭血气行事(十2);有人自信属基督,说保罗对基督的关系很少(十7);有人说保罗写信威吓他们,其实保罗是算不得甚么;又说保罗的气貌、言语都不及其它使徒(十10~11);也有人说保罗诡诈,用心计牢笼他们(十二16),不承认保罗所得启示,不相信基督在他里头说话(十三3)等等。

  综合上述的背景,我们得出保罗写本书的动机如下:

  (一)解释应许去而未去的缘故。

  (二)解释自己行事为人并事奉的原则。

  (三)劝勉哥林多信徒要认清假使徒并要与他们分别。

  (四)劝勉哥林多信徒要赦免知错悔改的人。

  (五)劝勉哥林多信徒要参与济助耶路撒冷贫穷圣徒的事。

  (六)以各种凭据表明自己确实是基督的使徒,拥有使徒的权柄。

  (七)叫那些不顺服的人悔改,以免保罗第三次去用权柄待他们。

重要性

  《哥林多后书》虽然是一本抒发个人情绪的书信,但信中却含有许多重要的真理和榜样,不但在神学上具有相当的价值,且给主的仆人们和一切基督徒留下了事奉主并行事为人的基要原则:

  (一)对三一神的本质、特性、心意和工作有极清楚的启示(参一10,18~22;四6;五18~21等)。

  (二)对新约的特点和超越性提供吾人可资窥探的橱窗(参三章)。

  (三)对肉身和灵性的轻重、相对与相关性也给我们清楚的指引(参四7~五10)

  (四)对神工人的职责、行事原则与该有的存心留下了很好的榜样和说明(参五11~七16;十1~十一12;十二6,13~21;十三1~10)。

  (五)对财物奉献和教会对款项的处理之道也提供了属灵的原则(参八至九章)。

  (六)对使徒的凭据、权柄和运用权柄的原则也留下了很好的榜样(参十一23~十三10)。

特点

  本书的特点如下:

  (一)保罗把他自己摆出来,但不是传自己,仍是传扬耶稣基督为主。保罗在对抗那些‘最大的使徒’向他权柄的挑战时,让我们看见他在别处从未透露的内心深处的景况,以及他的生平和事奉中许多感人肺腑的事迹。因此本书也是他书信中最不带神学与教理,极具个人色彩的一封,让我们深深认识这位——在基督里的人。

  (二)保罗的喜、怒、哀、乐如同画在我们眼前,他的样子也可以从本书想象得到。他有时在喜乐的极峰,有时却在忧伤的深谷;令我们明白,即使坚强如保罗,也有他灰心失望的时刻。但叫我们鼓舞的是:主基督总是给保罗足够的力量,甚至连死亡都能胜过。

  (三)这封信也让我们看见保罗如何处理他与教会的关系。他爱他们像父母疼爱自己的儿女。他管教、责备,为他们的争吵、分裂痛心。他关怀远在耶路撒冷贫苦的圣徒,因此在外邦人的教会中筹募款项,赒济他们。这样作,不只表明众教会在基督里的一体,也是把基督徒彼此的相爱与关怀见诸实行。

  (四)可以清楚看到保罗的敌人们的策略和言论。他们行事诡诈,装作基督使者的模样,先博得信徒们的好感,然后占领他们的心思。而另一面处处中伤保罗,使信徒们对保罗的态度,从信任转而怀疑,从怀疑变鄙夷。

  (四)全备而被沿用的祝福词(十三14)。

关系

  《哥林多前书》是使徒的辩论、指责和定罪,使受搅扰并迷惑的哥林多信徒转向并注重基督;《哥林多后书》是使徒的见证、安慰和鼓励,带领哥林多信徒经历并享受基督。因此,后书比前书更重经历,更主观且更深入。兹将前后两书的主要相异点列述如下:

  (一)前书对付教会中的各种问题;后书对付信徒内心的各种问题。

  (二)前书对付信徒对恩赐的误解与误用;后书对付信徒对职事的无知与误会。

  (三)前书帮助教会对抗世界与异教的影响;后书帮助教会对抗假使徒和异端的影响。

  (四)前书说明基督徒真爱的道理和原则;后书表达基督徒真爱的榜样和实行。

  (五)前书重在解决信徒与信徒之间的问题;后书重在解决信徒与工人之间的问题。

钥节

  “我们所能承担的,乃是出于神;他叫我们能承当这新约的执事,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灵。”(三5~6原文)

  “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杀死(原文),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四7~10)

  “所以我们作基督的使者,就像神藉我们劝你们一般;我们替基督求你们与神和好。”(五20)

钥字

  “安慰”(全书29次)

  “夸”“自夸”(全书29次)

  “职事”或“职分”(三7,8,9;四1;五18;六3…)

哥林多大纲

保罗解说自己的职事

  一.问候(一1、2)

  二.安慰受苦者的职事(一3~11)

  三.保罗改变计划的解释(一12~二17)

  四.保罗的荐书(三1~5)

  五.旧约与新约之对比(三6~18)

  六.清楚地传讲福音的责任(四1~6)

  七.有属天指望的瓦器(四7~18)

  八.在基督审判的光中活着(五1~10)

  九.保罗在事奉上问心无愧(五11~六2)

  十.保罗的事奉态度(六3~10)

  十一.保罗求圣徒有宽宏的心(六11~13)

  十二.保罗求圣徒有合乎圣经的分别(六14~七1)

  十三.保罗喜闻哥林多的好消息(七2~16)

保罗勉励信徒为耶路撒冷圣徒捐献

  一.慷慨捐献的好榜样(八1~9)

  二.完成收集捐献的忠告(八10,11)

  三.慷慨捐献的三个原则(八12~15)

  四.收集捐献的三位好弟兄(八16~24)

  五.要求哥林多信徒证明保罗夸赞他们的话没有落空(九1~5)

  六. 慷慨捐献的报酬(九6~15)

保罗为自己的使徒身分辩护

  一.保罗对指控者的回应(一○1~12)

  二.保罗的原则:为基督开拓新领域(一○13~16)

  三.保罗的最高目标:主的称许(一○17、18)

  四.保罗维护他的使徒身分(一一1~15)

  五.保罗为基督受苦证明他是使徒(一一16~33)

  六.保罗所得的启示证明他是使徒(一二1~10)

  七.保罗所行的神迹证明他是使徒(一二11~13)

  八.保罗未决定访问哥林多的行程(一二14~一三1)

  九.保罗的使徒身分有哥林多信徒作证(一三2~6)

  十.保罗愿意亲切地对待哥林多信徒(一三7~10)

  十一.保罗奉三一神的名作末了的祝福(一三11~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