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双析顶苦向作山望人工智能学院)是合肥工业大学的二级学院。
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无线电工程系,1996年由原老件止胶队轻计算机与信息系、计算中心水缩克反杂船和微机所组成学院,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计单概味住算机与信息学院。
据2018年10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4系、来自6个本科专业;有3个博360百科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学杀功和验波克理黑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学术学又树原原长叶位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共有教职员工239人,在校学生4600余人。
- 中文名称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 外文名称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创办时间 1958年
- 类别 二级学院
- 类型 理工
历史沿革
1958年10月,无来自线电工程系建立。
1978年,获批硕士专业。
1980年,无线电工程系更名为电子工程系。
1985年,电子工程系更名为计算机与360百科信息系。
1986年,获批博士专业。
1993年,成立计算机网络所,后来转入管理工程系。
1996年,在计算机与信息系、计算中心和微型机应用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2018年7月,学校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与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为一别还个实体。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18年10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4系、6个本科专业。
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和计算机与信息系(宣城校区)
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
学科建设
据2018年10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3个安徽省重点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均数非太皇治落划群息与通信工程、软看征音重入若振向件工程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烟设欢香朝形材回北在各信工程、软件工程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信息与计算、通信与信息宣该衡以儿挥时乡伟广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黑给智能科学与技术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
专业学位授权领督将医村响垂燃域:计算机技术工程、电子与通信儿凯头致工程、软件工程
安岩徽省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歌朝弱静甲绿养信号与信息处理
师资百是表何斯次友训阻们力量
据2018年10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教职员工239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及相应职称92人,博士生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139人;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指若料每利兰充县露剂,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5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安徽省杰青4人,安徽省百人计划2人,安徽省教学殖她次四没海胡名师3人,安徽省教坛新秀4人,黄山特聘教授5人,黄山青年学者5人;还拥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工程"第吸风案针团观乎石青别范一、二层次人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淮十大杰出青评婷李省迫历构留切年等一批中青年骨干力量。
项目名称 | 名录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徐常胜、汪萌等 |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汪萌等 |
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 汪萌等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汪萌、夏娜、刚早司还浓告令陆阳、唐昊、洪日昌 |
安徽省教学名师 | 侯整风等 |
教学建设
据2018年10月学院委画粮师官网显示,近年来,学院在教学成果方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安徽省教学成果奖(竞赛类)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学生在中国国内外段节省级以上科技竞赛中每年约获奖项130余项。截至2017年底,学院已培养毕业本科生14601人、硕士3112名、博士203名;拥有信息与计算机技术安徽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面向信息类专业的"分布式控制与嵌入式系统"校外实训基地、物联网工程"校企联合实训基地。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级别 | 年份 |
---|---|---|---|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 省级 | 2015年 |
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 面向系统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综合改革研究 | 省级 | 2015年 |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通信原理 | 省级 | 2015年 |
教育部2017年度第二批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面向系统能力培养的轻量级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和实践体系改革和建设研究 | 省级 | 2017年 |
规划教材(修订) | 数据结构 | 省级 | 2017年 |
规划教材(修订) | 组合数学 | 省级 | 2017年 |
规划教材(新编) | 工程应用型院校计算机系列教材 | 省级 | 2017年 |
大学生创客 实验室建设计划 | 互联网+信息聚合与安全创客实验室 | 省级 | 2016年 |
合肥工业大学"梦舟"创客实验室 | 省级 | 2016年 | |
合肥工业大学电子信息类创客实验室 | 省级 | 2016年 | |
合肥工业大学开拓者物联网创客实验室 | 省级 | 2016年 | |
合肥工业大学创客坊 | 省级 | 2015年 | |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MOOC)示范项目 | 机器学习基础 | 省级 | 2016年 |
教学研究项目 | 提升综合实践能力位导向的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研究--以《离散数学》为例 | 省级重点 | 2017年 |
慕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 | 省级一般 | 2017年 | |
面向工程认证的通信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 省级一般 | 2016年 | |
面向"互联网+"应用系统教学的无线通信实训策略研究 | 省级一般 | 2016年 | |
面向数字媒体方向的创新培养体系的研究 | 省级一般 | 2016年 | |
卫星导航类课程实践教学方法与平台研究 | 省级一般 | 2016年 | |
竞赛转评类 教学成果奖 | 面向智能网联车辆的'竞学相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 省级二等奖 | 2018年 |
社会热点需求驱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探索 | 省级一等奖 | 2018年 | |
嵌入式系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省级一等奖 | 2018年 | |
面向创新创业的科研成果转化模式 | 省级三等奖 | 2018年 | |
依托创新基地,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 省级二等奖 | 2018年 | |
教学成果奖 (竞赛类) | 竞赛驱动的电子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 省级一等奖 | 2016年 |
围绕北斗导航技术的递进式大学生创新培养模式和体系 | 省级三等奖 | 2016年 | |
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康复医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省级二等奖 | 2016年 | |
面向"互联网+养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 省级二等奖 | 2016年 | |
以竞赛为抓手,倡导主动学习和创新实践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模式 | 省级二等奖 | 2016年 | |
教学成果奖 | 计算思维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总体规划与系统实践 | 省级一等奖 | 2017年 |
基于学科竞赛的物联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 省级一等奖 | 2015年 | |
面向数字媒体方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 省级三等奖 | 2015年 | |
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 省级二等奖 | 2015年 |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18年例克万地路期击角呀宽10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国家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安徽集映宗民右余品地分苏省重点实验室3个、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安徽省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1个、校级研究所9个。学院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机应用学会、安徽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安徽省人工智能学会的挂靠单位。
平台类型 | 平台名称 |
---|---|
国家创新引智基地 | 老人福祉来自信息科技创新引智基地 |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智慧养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汽车电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钱呀意究中心 |
教育部创新团队 | "多源海量动态信息处理"教育部创新团队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安全关键工业测控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情感计算与先进智能机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工业安全与应急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
安徽省矿山物联网与安全监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 |
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安徽省分布式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安徽省智能视小运乱们有置一季频监控工程技术研害百效进广掉级耐础含究中心 | |
安徽省建筑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监控工程研究中心 | |
安钱北群的孩徽省铁路智能运输安全关键技术与装备工程研360百科究中心 | |
安徽省微波器攻才防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安徽省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 | 工业安全信息技术研究院 |
校级研究所 | 多媒体计算研究所 |
情感计算与系统结构研究所 |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所 | |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 |
分布智能与物联网研究所 | |
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 | |
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所 | |
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所 | |
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所 |
科研成果
据2018年10月学院官网显示,近年来,学认毛就院在科学研究方面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8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创新奖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学院每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青项目、优青项目、面上项目等国山老分煤统简易家和省部级及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科研课题几十项,年均科研经费超过4000万元。
2013年,项目秋总到账经费4701.621万元,横向项目到账经费2021.631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项目6项;纵向项目到账经费2679低旧美雨晚娘格析少.99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项目8项。
2知水单014年,项目总到账经费4298.164万元,横向项目到账经费1446.454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项目5项;纵向项目到账经费2851.71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项目5项。
2015年,项目总到账经费3035.858万元,横向项目到账经费1340.04万元村容件协免配领义念去,其中100万元以上项目2项;纵向项目到账经费模1695.818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项目1项。
2016年,项目总到账经费7109.041万元,横向项目到账经费873.184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项目1项;纵向造项目到账经费6235六国手施吧采阻奏程断局.857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项目6项。
2017年,项目总到账经费2384.05万元,横向项目到账经费585.8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项目1项;纵向项目到账经费1798.25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项目7项。
成果登记名称 | 奖励名称 | 获奖时间 | 获奖等级 |
---|---|---|---|
多源多模态视频智能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 理额对形叶挥液眼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2017 | 二等奖 |
视觉媒体的协同分析理论与方法 | 怎啊类适艺认食率示安徽省自然科学奖 | 2017 | 一等奖 |
图像分析与检索基础理论研究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自然科学奖 | 2017 | 二等奖 |
徽州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2015 | 三等奖 |
移动互联网络发票管理系统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2015 | 三等奖 |
多媒体数据分析与检索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 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 | 2014 | 二等奖 |
安徽电网应急指挥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2014- | 三等奖 |
社区科普智能交互平台及系列产品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2014 | 三等奖 |
纯电动汽车风冷电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2013 | 三等奖 |
基于异构数据库的多业态企业3G商务协同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2013 | 三等奖 |
智能图像处理与理解方法研究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2012 | 二等奖 |
KJP100矿井移动目标安全监控与信息管理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2011 | 一等奖 |
KJP100矿井移动目标安全监控与信息管理综合业务平台 | 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 | 2011 | 一等奖 |
空压机综合性能计算机远程无线自动检测系统的研究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2011 | 三等奖 |
矿井移动目标安全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 |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信 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 | 2011 | ------ |
半Markov型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鲁棒控制和学习优化方法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2010 | 三等奖 |
长距离大口径压力输水管道穿越采矿塌陷区关键技术研究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2010 | 二等奖 |
基于MAS的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中联盟形成机制研究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2010 | 二等奖 |
潜水电泵大型化关键技术设备研制及产业化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2010 | 一等奖 |
系统芯片SoC自测试方法研究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2009 | 三等奖 |
CRI2002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综合信息平台 | 国家科学技术奖 | 2007 | 二等奖 |
高校教学数字化管理平台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2007 | 三等奖 |
合肥城市供水管理监控平台与调度指导系统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2007 | 三等奖 |
闸门开度高性能绝对多圈磁编码器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2007 | 三等奖 |
黄山风景区提水供水生态消防系统工程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2006 | 二等奖 |
可视化钢管高速检测技术与系统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2006 | 一等奖 |
CR12002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综合信息平台 | 安徽省科技进步奖 | 2005 | 一等奖 |
QBZ-120+30N矿用隔爆型双回路真空可逆电磁起动器 | 安徽省科技进步奖 | 2005 | 三等奖 |
文化传统
学院标识
学院院徽是S、C、I字母经艺术夸张汇聚合成。
S、C、I是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的首字母缩写,表示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艺术变形加光照效果之后的S和C呈现自然过渡状,既有孔雀回眸之美,又有协同凝聚之力,表现学院朝阳、活泼之学科特点。
字母I着以红色居中而置,既有飘带醒目之形,又有火炬燃烧之象,表明学院教学科研事业红火,蒸蒸日上。
精神文化
学院精神:学院、荣誉、责任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院长 | 汪萌 |
党委副书记(主持学院党委工作) | 年永琪 |
副院长 | 杨学志、徐浩 |
- 上一篇: 吴英实
- 下一篇: 北京通州运河苑渡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