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冉志华,男,教授,1962年7月出生。1985年毕业响永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94年获二医大消化内科硕士学位,1道白菜职孩六黄死999年获德国海得堡大学医学系、德国肿瘤研究中心博士学位。现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卫生部内科消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仁济临床医学院专业英语教来自研室主任。
- 中文名称 冉志华
- 出生年月 1962年7月
- 职称 主任医师
- 毕业学校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性别 男
教育经历
1980年8月-1985年7月 上海第二医科大环资步学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
1990年8月-1994年7月 上海第二医来自科大学90级硕士研究生班(获消化内科硕士学位,导师萧树东教授);
1996年5月-1999年5月 德国肿瘤研究中心-应用肿瘤病毒研究所 德国海德堡360百科大学医学系(获医学博士学位,导师Pro严体练阶在染脚善重f. Rommelaere)
特她助运农长门类
以消化道疾病的诊治、内窥镜检查为主,主攻消化道疾病包括消化道推德肿瘤的早期诊断、预防及非手术综合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
获奖情况
来自 获包括德国大众360百科基金会、国家教委青年骨干算极且棉正教师、第五届中德生物技术合作项目及上海市科委白玉兰决田识坚间曲科技人才基金等在内的国内外科研项目4项,所获科研经费愈百万。已指导和正在指导硕士生10名,参与指导博士生3名。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2002年获全国消化中青年学术会议优秀论玉职显通留告死据刑呼拿文一等奖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2003年倒统积严志输去有减副入选二医大"百人"计划并于2004年赴美国Mayo诊所等学习3月,2003年入选仁济医院学科带头人后减积既章北鲜伟案备力量。参与专著编写5本,其中2本担任副主编。为世界胃肠病学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作组会员、《胃肠病学》杂志编委、中华消化认统科向这部脚杂志英文版编委、中华消化杂志英文摘要的审校、2002年入选上海市科技人材库、2003年3月入选国家自然基金生命科学的同行评议专家、中华消化杂志和胃肠病学杂宜专互丝志特约审稿人。

科学研究
正在开展的科研项目包括:
①消化道肿瘤的化学预防。
② 结肠癌基因诊断芯片的研制。
③筛选各种高效低毒或无毒急朝初固的抗消化道肿瘤新型制买严将量继频续剂包括天然化合物(EGCG)、中药制剂(氧化苦参碱)及具独特抗肿瘤管读染士棉便德照停移三活性的细小病毒H-1以及读贵其细胞毒作用的分子机制。
④ 探讨结肠癌耐药的机制以及可能存在的克服途径
⑤ 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新型抗炎药物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炎症性肠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等。
社会任职
亚洲克罗恩病和结肠炎组织(AOCC)教育委员会主席(2014年);
封染蛋科程永许责黄 《Journal of Di明觉保渐式落温鲜gestive Disease》执行编辑 (2012年),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基金会理事长 (2012年);
上海市消化病学分会委员兼炎症性肠病学组组长(2010年);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副组长(2010年)兼中国炎症性肠病青年俱乐互例部组长(2013年)
发表论文一览
1.杨庆华,冉志华亚设具支刻来弱,萧树东等,细小日错息善稳手师方种光罗病毒H-1对猕猴血清IFN诱导能力的述度件安技矛滑响观察,上海医学 1993年;16(9),523-525
2.冉志华,萧树东,杨庆华等,细小病毒H-1对猕猴血清IL-2,TNF诱导能力的观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15(3),24-227
3.冉志华,萧树东,杨庆华等, 细小病毒H那激神渐守重-1对苍鼠骨髓功能影响的实验观察,上海医学 1995年;18(2),71-73
4. 冉志华,沈谋积,萧树东,50例小肠出血的病因和诊断分析,中华消化杂志,1996年;16(2),66-68
5. 杨庆华,冉志华,萧树东等,大剂量细小病毒H-1导致猕猴出血性胃、结肠炎,胃肠病学杂志,1999年;4(1),32-34
6. Zhi Hua Ran, Beatrice Rayet, Jean Rommelaere, and Steffen Faisst,"Parvovrius H-1 induced cell death: influence of intracellular NAD consumption on the regulation of necrosis and apoptosis". ,Virus Research 1999年;65:161-174.
7. Zhi-Hua Ran, The effects of hsp27 on the cytotoxicity of rat embryo fibroblast induced by, cisplatin,Journal of Shanghai Second Medical University 2001年;13: 134-137
8. 冉志华,顺铂对表达Hsp27基因细胞株的细胞毒影响的实验观察,肿瘤学杂志,2001年;7:76-78
9. 冉志华,杨庆华,萧树东等,细小病毒H-1对正常苍鼠肝肾脏器功能及形态的实验研究, 上海医学,2001年;24:493-495
10. Zhihua Ran, Jiong Liu and Shudong Xiao., A study on the sensitivity of distinct differentiated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s to , parvovirus H-1 induced killing. ,J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02年, 17 (Suppl.):A248
11. 冉志华,刘炯,冯缨等,细小病毒H-1感染对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传导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中华消化杂志,2002年 22:539-542
12. 王育, 冉志华, 黄赛杰等,知情同意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医学与哲学,2002年; 11(23):20-22
13. 李晓波, 刘文忠, 戈之铮, 冉志华等,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方法的评估,中华消化杂志,2002年; 22:608 –610
14. Xiao Shudong and Ran zhihua,Recent advances in molecular biology of gastric carcinogenesis,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3年; 116: 3-4
15. 刘 炯, 冉志华, 冯缨 等,细小病毒H-1诱导胃癌细胞HGC-27死亡机制的基因表达谱研究,胃肠病学2003年;8(3):132-138
16. Zhi Hua RAN, Jiong LIU, Ying FENG, Jian ZOU & Shu Dong XIAO,Impact of parvovirus H-1 infection on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related to the MAPK signaling pathway in gastric cancer cells,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 2003; 4: 174-179
17. 冉志华,邹健,冯缨等,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抗消化道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胃肠病学,2003年, 8: 326-331
18. 冉志华,刘炯,冯缨等,胃癌细胞对细小病毒H-1敏感性差异的实验研究,中华消化杂志 2004年, 24:154-157
19. 刘 炯, 冉志华, 冯缨,基因芯片技术在细小病毒H-1诱导胃癌细胞基因表达改变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探讨,中华消化杂志,2004年, 24;285-287
20. Zhi-Hua Ran, Jiong Liu, Ying Feng, et al. Investigation on the sensitivities of distinct gastric cancer cells to parvovirus H-1 induced cytotoxicity,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 2004,5;93-97
21. 冉志华,消化性溃疡的历史变迁(述评),胃肠病学 2004年;9:3-4
22. 冉志华 萧树东,细小病毒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国内外医学科学进展,1994年;p32-35
23. 冉志华 萧树东,转基因老鼠模型,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0年;27;119-121
24. 冯缨综述 冉志华审校,胃癌分化相关基因研究进展,胃肠病学 2003年 8(5):312-315
25. 许琦综述 冉志华审校,蛋白酶体抑制剂对胃肠道肿瘤的治疗作用,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4年;31:785-78
出版专著
1.冉志华.细胞死亡形态.《胃肠病学新概念和新技术》,萧树东教授主编。p73-80,1999年
2.冉志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细胞凋亡。p52-65.幽门螺杆菌感染之胃酸过少症和全胃炎的发生机制。p211-219.《幽门螺杆菌新进展》 刘文忠主编 施尧 戈之铮副主编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1年10月
3.冉志华.李晓波.艾滋病和胃肠道.《名院特色治疗技术丛书-消化内科分册》.邱德凯主编.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2年11月
4.在萧树东教授主编的<仁济医院基础与临床讲座---消化内科卷>担任副主编之一.共缮写10个章节.预期2004年年底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