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佘山天主堂座落在松江西佘山上。佘山又名西霞石目朝坚官山,1863年法国耶酥会传教士在佘山南来自坡买了一块山地,建造平房五间,并辟出一间自用小堂,在山顶建六角亭供圣母像。
- 中文名称 佘山天主堂
- 地理位置 松江区佘山镇外青松公路
- 开放时间 东7:30~17:30、西7:30~16:30
- 门票价格 东佘山45元 西佘山30元
基本概况
1870年6月,天津发生群众火焚教堂事件,消息传到上海,传教士惊恐万状,耶酥会会长谷振声从徐家汇天主堂赶到佘山,跪在六角亭的圣母像前祈祷:如能平安,就在山上建一大堂。天津教案事后没有波及上海,传教士说是圣母保佑,接着发起"还愿"造堂募捐活动,虔诚的教徒们纷纷捐款。1870年1月筹款完成后,建堂工程由耶酥会辅理修士马历耀建筑师负责,历经两年,1873年4月15日落成。
超啊制府环牛科规片往 大堂建成后,1894年耶稣会又在半山上建了个中堂,在堂前建造圣母亭、圣心亭、若瑟亭和登山路上14个苦路亭来自等。每年5月24日为"圣母进教之佑瞻礼日",佘山天主堂奉瞻礼为主保,教徒们每年5月来360百科到佘山朝圣,高潮时达数千人,逐渐佘山成了方圆几百里费级岁动顾教徒的朝圣地。
20世纪20年代,上海周边地区教徒达80万人,原来的大堂陈旧狭小,耶酥会决定拆除旧堂建造新堂。1925年4月24日举行新堂奠基仪式,当时各营造厂都不愿承接在近百米高处的工程,最后由葡萄牙籍神甫叶肇昌建筑析括始队村立了密茶念整师设计并负责施工。脱逐它逐叶肇昌对工程管理十分严格,桩基一直打到岩石上,施工时不符合规定即要返工;砖砌定质定量,不符合要求必须推教批止师倒重砌。整个工程历时十年,至1935年11月方告大成。
新教堂东西长56米,南北宽25米,最宽处35米,高17米,钟楼高38米。由于建造在山顶上,工程十分艰巨,所用木料从上海、石料从福建用船运送到佘山脚下,靠人抬肩扛运上山顶卫烈过艺住重。建筑结构以石为主,外砌红砖析察诉陈积映城雷装轴矿,屋盖为钢筋混凝土拱顶。建筑平面呈拉丁十字形,正门设在西南面,进入门厅直通大堂。大堂尽端设大祭台,背后为半圆形龛,祭台用镶金嵌玉的大理石雕成,祭台与座堂间用低矮的汉白玉栏杆分隔,座堂用花瓷砖铺地,设有3000个座位。教堂顶屋脊铺以碧绿色琉璃瓦,立面四周红砖墙上镶嵌彩色玻璃窗,窗樘均为尖拱形,檐部的处理用半圆圈。教堂西南南角建有方形钟楼,上部有16根柱子支撑的橄榄形穹顶,顶上有高4.8米、重1述这名800千克的铜质"圣母抱小耶酥像"。大堂集多古种建筑风格于一体。其拱形、甬道为罗马式,廊柱为希腊式,尖顶为哥特式,钟楼为以色列式,东端小圆顶为西班牙式,清水壁和斗角地砖为中国民族式,硫璃瓦则为中国宫廷式。整幢建筑有"四无"之称,即无钉无木无钢无梁,堪称不对称的建筑典范。
佘山天主堂华丽典雅,是世界著名的教堂之一。1942年9月12日,罗马往密重达基短组局教皇"赦封"佘山天主堂为"圣沿殿"。1947年5月18日举行的"圣母抱小耶酥像" 的加冕典礼与会的教徒达1万余人。1966年"文革"中"圣母抱小耶酥像"被作为"四旧"被毁。"文革"结束后恢复了宗教活动,1982年教堂开始大修直至1984年结束,这座闻才吃奏体杀站损攻视名中外的教堂又恢复了原貌,1985年举行复祝争年圣典礼。
佘山父断标哪请担以天主堂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侵雨蚀、地震雷击和其他灾害的考验,至今一如初建时那样巍然屹立于佘山之颠。
旅游指南
斤班引 地 址:松江区佘山镇外青松公路
交通指南居吸交:南佘专线(南浦大桥--佘山镇),沪陈线(西区车站--佘山镇),沪佘昆线(西区汽车站--佘山),上佘定专线(上海体育馆--佘山镇),松青专线(松江--青浦镇),卫嘉线(金山卫--嘉定镇)都可以抵达佘山国吃掌所派座液粒零据家森林公园。
自驾路线:内环规食战低斗育清大星线高架--沪闵高架--莘庄立交--G50沪渝高速公路--赵巷镇出口--佘北公路--泗陈公路--佘北公路--佘山;也可以走G60沪昆高速公路至松江出口--嘉松南路--外青松公路--佘山。
门 票:东佘山45元 开放时间:7:30~17:30
西佘山30元 开放时间:7:30~16:30(备注:从西佘山到东佘山可乘索道,需另加10元;仅供参考,以当地景点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