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办上外静安外国语中学(原建承中学,其前身为京西中学)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联手合作的教育项目,于2002年创建。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外语见长,全面发展"。上外静中的外语教来自学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氛围、思维方式、汲取360百科多元文化的载保组玉刑周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切入口。
- 中文名称 上外静中
- 创办时间 2002年
- 校训 博采众长,施展个性
- 全称 民办上外静安外国语中学
- 前身 京西中学 建承中学
介绍
校训:博采众长,施展个性
教风:求实、求变、求新
学风:乐学、会学、善学
创建近十年来,由于理念新、管理强、师资敬业、学生优秀,学校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
走进学校,绿色葱茏,充满朝气。英语教学小班化,使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提高很快,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也能在老师指导下自行设计课束团造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来自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整堂课用全英语自教自学,掌握了一种全新的的学习方式。校石格建挥台既续苦江拉左本英语活动系列化,有"双语升旗仪式"、"英语舞台"、"爱心义卖"、"欢迎来上海"、"英语夏冬令营"、"科技节"等,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促进了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学校严格按照360百科《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开设课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语文学科推广"讨论式"教学,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数学学科在提高课堂教及镇同构肉简液若草神学效益的同时,尽力渗透学习方法指导,课后要求同学学以致用,以求在实践和实际生活中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写宜利放专决。各学科教师共同努力,逐步闯出了:英语富有较强优势,语数学科同步发展,教学时间协调安排,学生的共性与个性和谐发展的良性办学之路。近三年来,学生在各项学科测试及各类竞赛中均在全区名列全茅,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良好的声誉。
历史背景
解放战争时期,建承是党在中学系统的民主堡垒学校之一。建承中学培育了许多革市穿命青年。
1940年至1945年,建承中学有一百余名师生商块师派心的银什京奔赴皖南、浙东、苏北等抗日根据地。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中,建承师个八面般够史防生站在前列。同时,建承中学成为上海市"助学联"的活动地点。各个历史时期建承中学先后有司马正、陈仲信、顾仁达、周琦等4位烈士光荣为国固谈温印捐躯。
1985年恢复"建承"校名以后,学核陆九古况财上校已连续八届十六年被评为区件扩胡条星案观乡明占张文明单位。进入九十年代以器交来,学校继承了"大勇求实"的精神,倡导了"勤学勤业"的作风,取得了办学的显双矿目异设红责讲著成绩。
1989年,校内建成了校史陈列室,几经静最统抗呢足源扩充,现陈列面积120平方米,有照片600多幅,展品百余件。1995年,重建的《建承烈士纪念碑》落成。建承中学现为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上外静中位于北京西路653号,近石门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