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700"花岗岩"型反舰导弹(P-700"granite",俄文П-700"Гранит"),北约代号SS-N-19"舰毁"(SS-N-19"shipw社旧感信拿玉哥飞护reck",也译作"海难"),是由前苏联特缺源肉松故搞局放运种机械设计局设计研发的一款重型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最初P-700是作为949型巡航导弹核来自潜艇的配套武器所研另他全混间班季发的,但后来也被1144型重型核动力导附若消杀法被现风各弹巡洋舰和1143.5/6/7型载机巡洋舰/航空母舰所装备。由于前苏联/俄罗斯对P-700系统各项数据的高度保密,直到2000年"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事故都范后,西方才了解到这个"航母杀手"的真实面貌。
概述图参考资料
- 中文名称 P-700"花岗岩"
- 英文名称 P-700"granite"
- 前型/级 SS-N-12/P-500
- 服役时间 1979年
- 定型时间 1976年
发展沿革
来自前苏联在二战后对火箭和导弹和发展十分重视,并较早地将导弹应用到海军舰艇上。
特种机械设计局(现该机构已归到俄罗斯机械制造科研生产360百科联合体),自成立后设计的几型反舰巡航导弹,主要针对美国航母及其编队:1950年代研制的P-构脱维诗银升酸著革统6/SS-N-3(速度1.4见预何静马赫,射程460千米);1960年代研制的P-500/SS-N-12"玄武岩"导弹(速度1.5~2马赫,射程550千米)。
SS-N-19导弹作为特修味种机械设计局设计的第3型反舰巡航导弹,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制,1976年定型生产,1979年开始装备上舰。是苏联的一型可在水面舰艇和潜艇共同使用的烧士视山当交反舰巡航导弹,并可垂直发射。
西方对SS-N-1叶价改名同由再此艺亚9的恐惧可以从对该型导弹的称谓看出。SS-N-3和SS-N-12导弹出现后,西方分别称之为"柚子"(Shaddock,音译为"沙度道克")和"沙箱"(Sandbox),以藐视的叫次模等法掩盖内心的恐惧。而SS-N-19出现后,西方给出了真实反映内心世界的称谓--"舰毁"(Shipwreck,另译为"海难")。苏联给SS-N-19起的名字也恰如其分--"花岗岩"(Granit)。
它可以从水面舰艇发射,也可以从潜艇发射。弹体长10米,射程在500公里以上,发射重量为7吨。导弹在高空巡航的飞行马赫数达到1.审远示指评术聚小蒸5,末端飞行马赫数可达2.5。
"花岗岩"装备有大威力战斗部。因为航母拥有空前的抗打击能力互务安征目统理,所以为保证导弹击中目标后能造成足够大的破坏力。"花岗岩"反舰导弹上装的是750公斤的常规战斗部或者5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
医双技术特点
气动设计
在SS-N-19巡航导弹的资料搞到之前,西方的猜测:导弹采用常规气动布局,弹头成锥体,中段至尾段为圆柱形。弹体中部设有一对后掠式梯形弹翼,尾部设一对水平翼和一部垂直尾翼,这些弹翼都可以折叠。弹体下部设有涡扇发动机进气道,靠近尾部两侧各设1台固体火箭助推器。
而从公布的SS-N-19的图片中,可以看到该型巡航反舰导弹的布局并不是这样,与其它导弹的最大差别依基比历是发动机进气道设在导弹锥形头部,与苏联早期米格飞机的机头布局十分相似。弹体中段到尾部有孔围额察附赶弧形变化,而并非直径相同。弹翼和尾翼不是后掠式五梯形,其中弹翼有两处折叠,更能贴近弹体形状。尾翼因弹体下不设进气道而设计成"十"字型操纵面。导弹的助推器只有一个,设在尾部造定系致举矛也明南之后,呈圆柱形,带有梯形可折叠弹翼。
装舰情况
SS-N-19型反舰巡航导弹研制成功后,先后装备在基洛夫级巡洋舰、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奥斯卡级核潜艇和立确酸全装权英导布氧奥斯卡级II型巡航式导弹核潜艇上。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飞行甲板前部中央设有12单元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分2排,用于发射SS-N-19导弹。因为导弹发射装置两侧是飞机起飞跑道,发射井盖设计与飞行甲板齐平。
"基洛夫"级上的SS-N-19导弹发射装置位于上层甲板前,也是采用垂直发射方式。发射井位于舰体纵中心线两侧,每侧2排,每排5个发用放末射单元,共计20个单元,呈一个60°仰角。
何甲他构速十然 O级上的SS-N-19英同观导弹发射装置位于指挥台围壳两舷侧的双层艇壳之间,每侧12个发射井,向前倾斜40°,每两组导弹共用一个发射井盖,因此O级外观舷侧只能看到6个发射井盖。24枚SS-N-19型导弹将O级武装成世界上攻击力最强的巡航导弹核潜艇。
作战方式
SS-N-19反舰巡航导弹因发射平台不同,可分为舰载攻击方式和水下攻击方式。
舰载攻击方式分为近程攻击和远程攻击两种。
近程攻击前,一般都是由舰载雷达发现攻击目标,然后将目标信息发射诸元和飞行程序传输给导弹制导系统,然后打开发射井盖,用冷气弹射方式将导弹发射出去。导弹升空后,助推器点火,导弹转向飞行,以70米的巡航高度飞向目标,其间导弹采用惯性制导,指令修正,导弹上的主动搜索雷达也可捕获目标,最后以俯冲方式或以10~20米高的掠海飞行方式攻击目标。
远程攻击时,先是由海洋监视卫星、飞机和舰载直升机等上的探测装置发现目标,然后将目标信息传到舰上。导弹接受指令发射升空。导弹离舰后展开弹翼,固体助推器将导弹加速至冲压发动机工作速度,爬升至14000~17000米的高度。尔后由卫星或图-95РЦ型侦察-中继飞机提供修正指令进行中继制导,对目标进行攻击。
水下攻击方式由潜艇来完成,也分为近程和远程攻击两种形式。
性能数据
SS-N-19花岗岩式反舰导弹
系统编号:П来自-700"Гранит"/P-700"granite"
导弹编号:3М45
北约编号:SS-N-1360百科9"Shipwreck"
首次发射:1975年
制导方罗附因密李河胶下式:中段惯性制导+指令修正;末端主动雷达制导
弹长:10米
背质植 翼展:2.1米/展开;1.6米/折叠
弹尔突县审径:0.85米
弹重:69树更80公斤
战斗部:规弱序今型占研她客艺750千克半穿甲高爆战斗部或500千吨TNT当量的核战斗部
发动机:1台КП93冲压发动机 ,1台固体火箭助推器
速度: 1克配穿听场图.5马赫/巡航;2.5马赫/突防
射程:低空弹道145公里(常规战斗部)200公里(核战斗部)
高空弹道550公里(常规战斗部)625公里(核战斗部)
服役事件
研发以来,"花岗岩"的具体情况一直受到俄罗斯的严格保密。它从未公开透露过详情和照片。直到2000年8月13日,俄海军"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参加北方舰队演习时出事沉没,该核潜艇上装载的"花岗岩"反舰巡航导弹才不得不揭开神秘的面纱。2001年9月的《简氏防务周刊》上登足境支革则出了首张"花岗岩"导弹的实物照片 。
装备SS-N-1院打距包快汽9远程反舰导弹系统的军舰,包括949/949A型级巡航飞弹核潜艇(北约代号"奥斯卡"级)、1144型"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和1143.5型"库兹涅佐夫"号载机巡洋舰/航空母舰
总体评价
SS-N-19是前酸投限手六罪战西味翻失苏联第三代远程反舰导弹,采用火箭冲压发动机推进的大型超声速反舰导弹。SS-N-这19的全长10.5米,重量6.98吨,可从垂直发射器发射,最大射程为500-550公里,最高双游探华古得专我效米飞行速度2.5马赫,可装备500kt当量核战斗部或750公斤半穿甲高爆战斗部。SS-N-19采用惯性/指令修正/主动雷达制导,进行超视距攻击可利用"神话"卫星系统或图-95РЦ型侦察-中继飞机的数据链进行中继制导。
这样的构想在之后的肯九烟赵威达级巡洋舰上的P-6反舰迅导弹上很快实现,移初对移秋席苗音燃P-6的射程达到了300km,已经超过当时大多数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可是防空武器也在更新换代,再也不能允许反舰导弹像冥河那样悠哉的慢速飞行,而且P-6单发发射,4-6分钟之后才能发射下一发实盐土负,这是苏军不能容忍的。他们短广质二周盟确定了两项下代导弹的必备要求:一是发射数量必须要增加,这就要求整个发射系统都要更新。二是末端抗拦截性能必须加强。这就直接催生出仍然闻名遐迩的P500、P700等一系列大当量超音速反舰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