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苏-37战斗机

2023-02-19 18:09:18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苏-3来自7战斗机(英文:Su-37 fighter;北约代号:Flank采探宽持氢鲁广er-F,译为:360百科侧卫F型;绰号:终结者),是俄罗斯空隶下的一型单座双发多功能全天候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

苏-37战斗机是苏-27战斗机的改进型,因此延续了苏-27的北六晚穿切约代号,是一种具有矢量推进器的超机动战斗机,是俄罗斯空军研制一系列第三代战斗机和第四代战斗机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机型,其试验机(内部编号T10M-11)是从苏-35的原型机发展而来。

苏-37核沿内因统景战斗机由俄罗练款欢斯苏霍伊设计局研制,试验机于1998年4月2日在莫斯科附近的朱科夫斯基试飞基地进行了首飞。

  • 中文名称 苏-37战斗机
  • 外文名称 Su-37 fighter
  • 前型/级 苏-27战斗机
  • 研制单位 苏霍伊设计局
  • 研制时间 1980年代末-1998年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战斗机来说,特别是对执行制空任务的空中优势战斗机来说,机动性是衡量其战术水平的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为了提高战斗机的机动性能,一些航空技术发达的国家早就开始选初力字深曾来青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研制过HiMAT高机动性研究机,AFTIF-16先进战斗机技术验证机和F-15S亚节了月兴章便商裂外若/MTD短距起落及改进的机动性先进技术验证机,日本也曾研制过T-2CCV随控布局技术研究机,除F-15S/MTD采用了二元推力矢量转来自向/反推力喷管技术外,其他飞机都只是通过放宽静稳定度及增加可操纵翼而来改善飞机的机动性。

  1986年,美国罗克韦尔继站粮和德国的航宇公司在美国举纸点呢春布HiMAT和德国TKF-90方案的基础上研制出了X-31A试验机。该机在1995年在巴黎航展上作了精彩的飞行表演,其四组机动动作令观众大开眼界。但X-31A毕竟只是试验机,不具有任何作战能力,其技术离实战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而且其推力矢量还只是靠喷口处的三块可操纵的调节板实现的,这比真正的推力矢量型可转向喷口,无论在技术还是在推进效率上都存在相当差距。

  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的新型战斗机,包括价廉物美的米格-29、性能优异的苏-27SMK、苏-3360百科5等型号,米格-29和苏-27的"普加乔夫眼镜这宜执破两银权鲁图蛇"和"尾冲"机动动作令世人瞩目,其成功的设计和良好的飞行性能,使它们成为公认的第三代超音速战斗机的优秀代表。它们不仅能与美国的F-16和F-15相媲美,而且在很多方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总的来说,它们虽然采用了双发动机、腹部进气、边条翼和双垂尾的先进设计,但由于动力装置仍然是常规的推进涡轮风扇发动机,不具有推力方向矢量能力,因此在机动性方面还没能有突破性进步。

建造沿革

  1996年,俄罗斯苏霍伊首次推出了其在研的先进战斗机之一,这就是苏-37战斗机。苏-37是在一架实战用的苏-27战斗机识量后则细爱太的基础上改装而来,装有两台AL-37FU发动机,不仅推重比大,美某掉帮看备生而且采用了最先进的推力矢量技术,成功的解决了尾喷口密封问题,在技术上又比X-31A前进了一大步,已经接近实用标准,在总体性能上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使战斗机的机动性有了本质性的变化,总体能力被苏霍伊飞机设计局的总设计师称为"超机动性"。

  苏霍伊设计局在此之前曾经研发了一种单发战斗轰炸机,命名为"苏-37",该型为鸭式布局,以对地攻击为主,曾经做为舰载机的备选型号,其外观很像法国的阵风,而苏-37战斗机是在前者下马后,沿用内除愿史息地封艺屋讲书了苏-37的编号。 苏-37了面防巴印正粉雨过衡用于替换苏-30MK,以及改进娘怎便达低突化型歼击机苏-27SK和苏反医由放久吗婷孔良罪-27SM,在第四代战斗机还未制造出来之前,元晶友乙似稳该型可提高苏-27系列加们凯静流阻而少考歼击机的出口潜力。苏-37脚雨拉艺作为向第四代战斗机发展的线假非过渡型号,保留了苏-30MK的结构,同时利用二亚甚灯罗反了在前掠翼苏-47上已经试验的新技术。此外,苏-37使用了为第四代战斗机而研器月谁引鲁探石杆知制的航电设备和武器,并对其进行试验,包括在苏-37上使束底表用的AL-31F改进型发动机也是第四代战斗机所使用AL-41F型发动机的过渡型,AL-41型发动机由留里卡发动机设计局设计。 预计将于2006~2008年间制造,因为第四代战斗机不会早于2010~2012年才能开始制造并装备部队,而且形成战斗力。

  1998年4月2日,苏-37经过长期的研究,又经历了苏联解体的重大变迁,唯一的一架原型机完成了首次试飞,后几个月中,大约又进行了50次左右的飞行试验。1998年9月2日,苏-37在英国范罗堡国际航展上首次亮相,向全世界的航空界人士作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表演,其所完成的"尾冲"、"钟"等机动动作都属首创,空前的机动性震惊了全球空军界,成为公众先进飞机中的"明星 "。 由于俄罗斯军队当时的经济情况,该型预计很可能成为国际合作型的下一代战斗机。

服役历程

  2002年底,苏-37唯一的一架试验型机,机号711,由于安装了苏-35的发动机,在飞行过程中坠毁,尽管该战斗机仍处于研制阶段,但其技术性能,以及与原型机苏-35型机的原则区别众所周知,而且将继续进行试验。

  在俄罗斯如今的经济条件情况下,苏-37一开始就瞄准了出口市场。从在只有三台发动机和一架试验机的情况下,就匆匆参加国际航展等情况来看,苏霍伊设计局的出口意图十分明了。苏霍伊设计局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要成为世界上三个最主要的战斗机出口公司之一,而苏-37就是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筹码。新的双座对地攻击机也正在研制中,以进一步增强其对地攻击和空战能力。利用AL-37FU发动机和其他设备对现有的苏-27战斗机进行改进的方案也在研究中。可以预测,苏-37不仅有广泛的市场前景,还能对俄罗斯空军现有的苏-27进行现代化改装,以进一步提高作战能力。

技术特点

设计特点

  苏-37与原型机所不同的是,首先改变了机身结构,并且在机载电子设备方面有较大的改进。苏-37改变了机载电子系统,使用了多通道数字电传操纵系统,包括人工智能系统,与苏-35相比,苏-37获得了补充的能力,例如,可对任何空中之敌(包括小型目标)实施提前攻击,所有信息和瞄准系统的多通道性和算法保护性,不进入敌防空区便可对地面目标实施攻击,超低空飞行并且飞越或绕过地面障碍物,包括自动飞行状态,对空中目标和地面目标的自动集群行动,对抗敌方的无线电电子和光学电子设备,所有飞行阶段和作战使用的自动化等。

  苏-37还配备了最新型的脉冲多普勒机载雷达系统,带有固定相阵控天线阵和后视雷达。此种全天候机载雷达可同时跟踪空中和地面上的数种目标。改进型光电瞄准系统包括热成像仪,它与激光测距目标指示仪一起工作。光学雷达系统与机载雷达和改进型飞行员头盔瞄准仪组成统一的系统,还配备与集群其它飞机进行目标信息交换的系统。

气动结构

  苏-37与苏-35一样,都采用"非稳一体化三翼面或纵向静不稳定的三翼面气动布局"外形,这一外形被视为传统外形,早在带前翼的苏-27系列飞机上进行了试验,与苏-27飞机相比增加了前翼,机翼后缘襟副翼改为双缝设计。机身结构大量使用铝锂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机动性能好,并具有超视距作战能力。 安装了带推力矢量的AL-31FP型发动机,并且由机载计算机或通过专用的侧部手柄来手动控制喷气流。

动力系统

  苏-37战斗机动力装置为2台留里卡设计局(Lyulka/Saturn)带推力矢量控制(TVC)的实验型AL-31FU加力涡扇发动机9(Forsazh Upravlaemoye意为"补燃,可控"),该发动机设计目标是静推力83.3千牛,加力推力142.1千牛。 AL-37FU发动机是留里卡-土星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1985年在总设计师维克多·切普金的领导下开始研制,1987年第一台试验型发动机问世,只制造了三台,其中两台就装在了苏-37战斗机上,还有1台则在发动机试车台上作强度试验。

  AL-37FU发动机是在AL-31F的基础上发展的。与原发动机相比,主要是增加了推力矢量控制系统及相关的控制设备。并在设计上采用了积木模块化设计。推力矢量控制系统被统一纳入了飞机的电传操纵系统中,专门控制尾喷口的转向和转角。其控制可以有两种方式:自动操纵方式和手动操纵方式。一般情况下使用自动操纵方式,尾喷口受电传操纵系统的控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手动操纵方式,这时发动机的尾喷口完全由飞行员手动控制。

  AL-37FU发动机的设计模块包括:四级低压压气机、九级高压压气机,环形燃烧室,单级可冷却的高压和低压涡轮、采用主动叶尖间隙控制的空气热交换机(涡轮冷却系统)、加力燃烧室和可操纵喷口。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得地勤人员在维护动力装置时,能够迅速更换喷管、加力燃烧室,综合设备组件、低压涡轮、低压压气机和齿轮箱。并且还可以修理和更换低压压气机的第一级叶片和高压压气机的所有叶片。

  AL-37FU发动机的尾喷口有液压控制的喷管,可以在水平或纵向上下偏转角为十/-15度范围内转动,转向速度可以到30度/秒。AL-37FU发动机的整机设计工作时间是1000小时,尾喷口在使用250小时后就必须更换。苏-37战斗机上的两台发部机的喷口既可以同步转向,也可以分别调整,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发动机成功的解决了可操纵尾喷口与加为燃烧室后端连接处的密封问题,并在设计时就考虑了减少喷口的红外辐射问题。经过进一步改进后的发动机,尾喷口将可以向任何方向偏转,而且尾喷口寿命也将延长到500小时。具有推力矢量能力的发动机必将成为下一代近距格斗战斗机的标准装备。

武器系统

  苏-37战斗机共有12个外挂点,采用多用途挂架时可以增加到14个,载弹量8.5吨,可以携带多种空对空和空对地/面武器,包括空空导弹,空地导弹AGMS,炸弹,火箭,副油箱,电子战舱ECM等。

  在执行制空任务时,可以携带R-73E近距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和R-27中距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R-77主动雷达制导中距空对空导弹等。

  在执行对地或水面攻击任务时,可装备X-29T/L、X-31P/A和X-59M等红外和雷达制导对地炸弹,以及KAB-500和KAB-1500带激光或电视制导系统的高精度炸弹。 此外,还安装有一门GSh-30-1型30毫米机炮,备弹150发。

航电系统

  苏-37战斗机主要航电设备包括全天候/全高度数字多功能远距前视NIIP NO-11M脉冲多普勒相控阵雷达,NIIP NO-12后视雷达及后射导弹系统,光电监视和瞄准系统,激光测距器,雷达和导弹发射告警接收机、箔条/电子干扰诱饵投放器,液晶电子显示设备,头盔显示器等。

  N011雷达采用了相控阵技术,可以同时跟踪15-20个目标,并引导导弹同时攻击其中的8个目标。不仅具有空中监视能力,也具有地面监视能力,或两种模式同时使用。地面监视模式可以支持地形测绘、对地面移动目标的搜索和跟踪,以及地形回避等。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距离为140到160千米、雷达反射截面积为3平方米。对地面目标的探测距离是130到170千米。前半球监视范围为左右十/-90度、上下十/-55度,后方的监视范围上下左右均为十/-60度,探测距离为30到50公里。前后视雷达的数据都可以显示在飞行座舱的4个大型广角彩色液晶显示屏幕(LCD)上。它们不仅屏幕大、功能多,而且有遮阳保护。4个显示器的分工是:驾驶和导航一个,战术情况一个,另外两个显示系统信息,包括作战模式和所有的作战飞行情况。各屏幕的功能可以随时转换。

  苏-37战斗机还装有先进的光电探测系统,探测范围为左右十/-60度,上方为+60度,下方为-15度。该系统包括有红外测向仪、激光测距仪和头盔瞄准具。苏-37的电子战系统也比苏-27战斗机有了很大的改进,新的电子战设备包括有电子情报设备、箔条和曳光弹投放器、雷达警戒接收机和导弹攻击告警系统 。

性能数据

  基本参数

  乘员

  1人

  机长

  21.94米

  翼展

  12.8米

  机高

  5.74米

  机翼面积

  6来自2平方米

  整体空

  17000千克

  最大360百科起飞重量

  34000有天席部简千克

  参考性能

  最大飞行速度

  2.0马赫

  实用升限

  17000米

  斗读下投叫板即最大航程

  3300千

  作战半径

  1500千米

  爬升率

  230米/秒

皮油紧执目朝罪卷台  翼载荷

  548.4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

  0.85

  动力装置

  发动机

  2台AL-37FU加力义孙请委露磁款执涡扇发动机

  加力推力

  2×142.1千牛

  载油量


  武器测布板土否系统

  载弹量

  12个外挂点,可以增加到14个,载弹量8.5吨

  导弹

  R-73E近距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

  R-27中距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

  R-77主动雷达制护诉带成夫状导中距空对空导弹

  航弹

  额滑度唱告念许倒X-29T/L、力越月值部伯红后斯笑料X-31P/A和X-59M等士温久批节微红外和雷达制导对地炸弹

  KAB-50师穿半升怕0和KAB-1500带激光或电视制导系统的高精度炸弹

  火箭

  /

  机炮

  1门G达素易控专台Sh-30-1型30毫米席家社变从机炮,备弹150发成击

总体评价

  苏-37的发动机不仅比以前的苏-27系列有更强的常规推力,矢量推进器星末质细培王个准杨压和飞行控制系统完美结合,不需要驾驶员操控,一个紧文九急系统可以使喷管在飞行时失控的情况下恢复水平,作为第一架装备了矢量推进器的航空器能与F-22一较高下。苏-3措烟7采用的气动布局和推力矢量控制技术,实现了发动机推力量控制系统与雷达电传操纵控制系统的一体化,使其获得了前所未有所优异的气动性能,因此,使苏-37坐织事质价把在"零"速度和大攻角下同样也可以具有高机动性,超敏捷性使其可以在任何位置锁定和攻击目标。 苏-37装备了新型的更强大的相控阵雷达和后视雷达及后射附外小算导弹系统,使驾驶员能向在后方的目标开火。采用了集成远程电子控制系统以及现代化的数字武器控制系统,可以推带14枚空对空导弹或8000千克的武器,多功能前视相控阵雷达可以同时跟踪15个目标。

  苏-37战斗机由于采用了推力矢量技术和大推重比的发动机,机动性比其前辈有了突破性的进步。其表演过的特技动作包括:圆形机动/圆周机动,即在"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动作后接着做一个360度滚转-尾冲-在垂直平面内作360度后向转向,相当于大迎角眼镜蛇动作接低速环形垂直旋转,使水平姿态的飞机快速与360度小半径跟斗融合一起;低速360度转弯;高速高旋时以大攻角攻击目标;钟形机动,就是从垂直爬升开始降速到顶点处的零速,并将这一位置保持2到4秒,然后向后倒仰,垂直下落并滚转到另一个平面上;甚至可以在大迎角情况下以接近零速的状态飞行。除此外,还有其他尚末命名的机动动作。

  俄罗斯空军的司令员对其低速360度转弯很感兴趣,认为它赋予了战斗机进行近距离格斗的全新质量。一些军事评论家认为,苏-37的圆周机动和钟形机动代表了当今在研型号的最高水平,这些机动动作在与F-22等隐形战斗机的遭遇战中具有重要的实战意义。凡是观看过苏-37飞行表演的人,无不为它所表现出来的超级机动性能感到吃惊,许多空军的行家们也认为苏-37所表现出来的机动性能已经超越了他们的想象,完成了一些他们以前认为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战术机动动作和特技飞行动作。通过初步的飞行试验,飞机的设计师们已经对这一新飞机、其动力装置和控制系统的良好品质和超常性能深信不疑。苏霍伊设计局的总设计师米哈依.西蒙罗夫相信,苏-37战斗机的"超机动性"将彻底改变未来的空战战术,因为它为飞行员想象出新的机动动作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俄罗斯著名试飞员阿纳托利·克沃丘尔则认为,象苏-37这样的飞机实际上是在开辟歼击航空兵作战的新时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