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海螺壳

2023-02-24 23:28:57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海螺壳,为骨螺科动物红螺的壳。具有治胃痛,淋巴结结核,手足抽筋的功来自效。

  • 分布区域 1、脉红螺分布于我国沿海,以北方沿海为最多 2、皱红螺分布于东海、南海
  • 贮藏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尘
  • 门 软体动物门
  • 中药名称 海螺壳
  • 种 脉红螺、皱红螺

入药部

  壳。

性味

  味咸,性寒。

功效

  解痉,制酸,化痰散结。

主治

  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四肢拘挛,慢性骨髓炎,淋巴结结核。

相关配伍

  1、治四肢拘挛:红螺壳(煅)6g,黑木耳、当归、钩藤各9g。水煎,分2次服。(《中国药用海洋生物》调找错月耐磁渐七)

  2、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①红螺壳研末。每次6g,每日2次来自,饭前服。②红螺壳30g,甘草15g。研成细粉,每次3g,每日3次。(《中国药用海洋生物》)

  3、治神经衰弱:红螺壳3个(取壳内层红色部分),芹菜30g。煎服。(《中国药用海洋生物》)

用法用量

  内服:360百科煎汤,15-30g。或入散剂,3-6g。

炮制

一、采集加工

  捕得海螺后,去肉取壳,洗净,晒干

二、炮制方法

  1、海螺壳 :取原药材,除去交稳般司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过脚病是我育也走  2、煅海螺壳 :《寿世保元》:"醋负帮很造淬"。现行,取净海螺壳置适宜认针课果化容器内,于无烟的炉火中煅红护掉,取出,放凉。用时捣碎。

形态特征

  1、脉红螺:贝壳略近梨形,质坚厚,一般壳高50-123cm,宽哪边解皇大语氢困怕铁45-95mm,大者高可达150mm,宽120mm,齐语这怕然座雷过于螺层约6层,每层宽度增加迅速,缝合线浅。壳顶概补同析如木里叶坚更尖细,光滑。螺旋部较低。体螺层的中上部极膨大,基部渐缩小。壳面粗糙,具有排列整齐的螺肋和细的生长线。肩角结节突起,在体螺层上结节成三角形,特别突出,有时呈棘状。志就统的正于肩角的下方还有3-4条具结节突起的粗肋。壳面黄褐色,具棕褐色斑点。壳口大,长卵形,内面杏红色,有瓷光。前沟短宽,外唇厚,边缘具有与螺肋相应的缺刻。内唇后方薄,后沟不明显,贴附于体螺层上,前方加厚,向外伸卷,与体螺层前部的螺肋共同形成假脐。厣角质,椭圆形,坚固而厚皮供个,棕红色,核位于靠外唇的边缘。体柔软,头部前腹面有口,头上有触角1对,各有一黑色小眼。足部宽大,灰黑色。

  2、皱红螺:贝壳略近梨形动众感假身导境,质坚厚,一般壳高77-97mm,宽58-74mm,螺层约7层,缝合线浅,在缝合线下方常形成强的皱褶。体螺层极膨大,尤其是体螺层的肩角上部具有显著的薄片状褐叠。在肩角下部有2-3条带有片状结节的螺肋,壳表黄褐色,或具红褐色斑点。壳口大,卵圆形。周围白色或杏红房香标故国居角酒带含色。厣角质,红褐色。其他形投任呀宪资细是原肥东布状近似前种。

生长环境

  1、脉红螺:幼螺多生活于低潮线附近的岩石间;成体多栖息于低潮线以下数米至数固革理获映十米深的细沙或多泥的海底。能捕食其他软体动物。雌雄异体,产卵期约5-8月,局服卵产在甲壳质的狭长卵袋中,每一卵袋包含卵子数百至数千个,于水温23-26℃时,3-4星期即可变成面盘幼虫,破袋而出,过一段时间长成幼螺,2年可达性成熟。我国沿海分布很广,以北方沿海为最多。

  2、皱红螺:生活于低潮线附近及19-41m深的泥沙质海底。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

性状鉴别

一、药材性状

  1、脉红螺壳:贝壳大,壳高约10.4cm,宽约7.8cm。壳面黄褐色,具棕褐色斑点。螺层6层,缝合线较浅。螺旋部稍高起,其高度占壳高的1/5-1/4。体螺层中部宽大,基部收窄。壳面密生较低的螺肋,粗细较均匀,在各螺层的中部和体螺层的上部有一条螺肋突然向外突出,形成肩角,将螺层分为上、下两部,两部相交近于90°角。壳口大,边缘具有与螺肋相当的缺刻,壳口内面杏红色,有珍珠样光泽。质坚厚,不易破碎,破碎面呈层状。气微腥,味咸、甘。

  2、皱红螺壳:形状与脉红螺相似,但壳高约7.7cm,宽约5.8cm。螺层约7层,螺旋部短小,稍高起,约为壳高的1/3。壳面生长纹密集,体螺层下半部有3条稍粗壮的螺肋,肩角有短的棘突。质坚厚结实。

二、饮片性状

  1、海螺壳:海螺壳呈碎块状。外壳粗糙,具有排列整齐而平的螺旋形肋和细沟纹。壳面黄褐色,具棕褐色斑点。壳内面杏红色,有珍珠光泽。

  2、煅海螺壳:色较海螺深,质酥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