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工程来自装备》一书由马延粒头离算德先生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海洋工程装备》分8章,主要讲述海洋工程装备及海洋工程企业两方面内容。《海洋工程装备》首先明确海洋工程装备的定义以及所包含的类型,展示微成灯一幅海洋工程装备经济特控支玉号室步聚振、战略的全景图。其次介绍海洋工程装备的世界格局及南海战略,围绕我国及世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结构以及近年来飘忽的南海石油以及南海局势做进一步深入的讨论。最后介绍我国主要海洋工程领血冷另名没专挥企业以及它们同国外的主要差距。
该书适合海洋工360百科程装备制造企业的领导和员工阅读参考,也适合在校大学生学习使用,还可作为各金融投资机构人员的参考资料。
- 书名 海洋工程装备
- 作者 马延德
- 原版名称 海洋工程装备
- 定价 80.00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概来自念
海洋工程装备360百科主要指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根政晚情引针雨备,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产照出、高附加值、高风险的特点,是先进制造、信息、新材料等高角殖很握县广由才该新技术的综合体,产业辐射能力强缩写线妈该义,对国民经济带动到作用大。
分类
国际上通常将海洋工程技术装备分为三大类: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浮体结构物。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是海洋工程装备的主体,包括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船、卸油船、起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潜水作业船等。
发展状况
“未才马苏两款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增长速度仍将高于海洋经济总体增长速度,海洋新兴产业将成为未来10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到2030年,我国海洋船舶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来自达4.5%;远洋渔业产量将达到215万吨,总产值为269亿元。”5月20日,我国360百科首部海洋经济发展报告《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3)》(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并作出上述预测。
21世纪前1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6.7%触善业,总体进入海洋经刑仍济又好又快发展阶段。未来20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仍将处于成研组什武长期,其中,在2015~2030年间,将由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增长方式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海洋资源利用率将大幅提高。《报告》预测,我国海洋经济将保持年均增长8%左右的发展势头,到2020年,生产总值占GD危胶封运P的比重将超过12%,到2030年将超过15%。2030年后,我国海洋经式吸济将进入成熟期。
近年来,随着陆地油气资源的日渐稀缺,全球海洋资源开采日益高涨。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海上石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已上升我国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场非裂素书岩答题部分。海洋工程科技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在政府的重视与扶持下,我国起步较晚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浅海油气装备可完全实现自主设计、制造,部分深海海工装备自主设计能力也实现了突破。中国海工装备企业获得了国内外石油公司和工程承包商的认可,承接了相当数量的海洋工程弱跑住务倍期装装备,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反节位护判执以整使夫速。
《海洋工程装备行业需求潜力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海洋工程行业共接获主要海工装备订单31艘/座,金额合计约为46亿美元。2013年,从订单量上看,中国企业共承接了全球68缩己个订单中的37个,占自升式钻井平台全球订单量的54%;从订单金额来看,接获投跑再脱订单总值约77亿美元,占全球订单总额的48%。
到2015年,国内相关黑块北诉龙打鸡条企业要具备深水海洋工程装备设计能力,海工装备设计制造能力进入世界前列;到2020年,海工装备制造业要为实现深水油气开发从300米到3000米的跨越提供有力保障。
工厚简北克后医击缩武吧程装备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状通任造业起步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实现快速发展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国内外海洋装备需求的增长,我国海洋际型女课材染迫十从答工程装备制造业抓住市场高峰期的战略机遇,承接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订单,实现了快何社跑演京巴部岁速发展,能力也明显提升。特别是溶近几年,我国先后自主设计建造了国内水深最大的近海导管架固定式平台,国内最大、设计最先进的30吨裂剂速有天一除商浮式生产储油轮装置FPSO,当代先进自升式钻井平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3000米深水半潜式平台等一批先进的海洋工程装备。
前海洋油气开发(特别是深水和超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已经成为世界油气开采的重点领域,海洋石油开发推动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发展。在一个供大于求的需求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时就牢牢的锁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会倾尽毕生的精力及资源搜寻产业的当前需求、潜在需求以及新的需求!随着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海工装备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海工装备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海工装备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海工装备行业中的翘楚!

产业格局
海洋工程装备属于高投入、高风险产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厂商须具有完善的研发机构、完备的建造设施、丰富的建造经验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全球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商集中在新加坡、韩国、美国及欧洲等国家,其中新加坡和韩国以建造技术较为成熟的中、浅水域平台为主,也在向深水高技术平台的研发、建造发展,而美国、欧洲等国家则以研发、建造深水、超深水高技术平台装备为核心。
建造分类
按照业务特点和产品种类,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商可分为三大阵营。
处于第一阵营的公司主要在欧美,它们垄断着海洋工程装备开发、设计、工程总包及关键配套设备供货;
第二阵营是韩国和新加坡,它们在总装建造领域快速发展,占据领先地位;
我国还处于制造低端产品的第三阵营。
制造现状
欧美国家企业是世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先行者,也是世界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的引领者。随着世界制造业向亚洲国家的转移,欧美企业逐渐退出了中低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但在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设计方面仍然占据垄断地位。并且欧美企业也垄断着海洋工程装备运输与安装、水下生产系统安装和深水铺管作业业务,主要企业如法国Technip公司、意大利Saipem公司、美国McDermott公司和Subsea公司等。
欧美企业的技术领导地位与其长期海洋油气开发实践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欧美企业形成了大量的技术专利和技术储备,并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博客)践经验,成为其研发新技术和装备的重要支撑。欧美企业仍是世界大多数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的总承包商,掌握着海洋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装备设计和油气田工程建设的主导权,为降低开发风险,他们会选择具有技术优势的欧美企业负责装备设计工作。这在客观上增强了其技术领先地位。 亚洲国家主导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 在亚洲,韩国、新加坡、中国和阿联酋是主要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国。韩国垄断了钻井船市场,截至2009年底,振华重工、中集集团、 三星重工、大宇造船、现代重工和STX造船手持钻井船33艘,市场占有率达94%。韩国和新加坡则占据了FPSO改装和新建市场,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67%和82%。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和半潜式钻井平台建造领域,新加坡、中国和阿联酋占据主导地位,截至2009年底,中国、新加坡和阿联酋自升式钻井平台手持订单54座,市场占有率77%;半潜式钻井平台手持订单39座,市场占有率85%。
亚洲虽然在装备制造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在装备设计方面与欧美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我国的差距更大。2000年以来,我国建造完成和在建钻井平台40余座,70%以上为欧美公司设计。其中自升式平台的设计公司主要有美国F&G公司、荷兰GustoMSC公司;半潜式钻井平台的设计公司主要有美国F&G公司、挪威GM公司、SEVAN公司、意大利Saipem公司等。 资源大国企业开始进入建造领域 ,依托本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巨大需求,巴西和俄罗斯等资源大国开始培育本国的海洋工程装备建造企业,成为世界海洋工程装备新的竞争者。巴西提出在本国海域进行油气勘探开发的装备由本国企业建造,其国内几家船厂加快能力建设。俄罗斯通过本国能源公司的系列订单,实现本国造船业现代化,并以订单为“诱饵”,邀请本、韩国造船企业参与该国船厂建设和改造。
未来发展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为海洋开发提供装备的战略性产业,随着海洋开发步伐的加快,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但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了这一产业的重要性,并开始抢占这一领域,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我国应该加强发展力度,加快发展步伐,进入世界海洋工程产业第一阵营,为我国海洋开发和参与海洋国际竞争提供利器。
国家战略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我国当前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外部环境看,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稀缺,全球海洋资源开采日益高涨起来,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在海洋国土开发上还比较薄弱,中国的海洋开发能力主要集中在浅海,海洋资源的全面利用、深海的开发能力还不足,也缺少相应经验。
从装备制造现状来看,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国产化率一直较低,进口比例在70%以上。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上,全球海工装备水平第一梯队为欧美类企业,第二梯队为日、韩、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中国总体处在第三梯队,以制造低端海工装备产品、赚取加工费用为主。
不过,正因为明显的差距带来了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我国众多企业包括造船企业纷纷涉足海工装备产业,加上国家在政策方面的大力扶持,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年增长率将达到110亿美元,其中海洋油气开发年均增长将达到800亿美元。未来十年将是我国海工装备产业缩小与发达国家距离的绝佳机遇期。只要加大国家投入力度,瞄准核心技术以带动产业发展,并进一步细化优惠政策,做大做强海工产业,就能与发达国家一争高低。
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很多专业的第三方研究机构,如“高端装备制造业第三方专业课题研究中心-中国重大机械装备网”。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课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研究人员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海洋工程装备行业,随着海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对海洋工程装备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高端,在高端海洋工程装备方面,我国对该行业高端人才的需求量还是很大,我国高端海洋工程方面的科技人员缺口也很大,这个问题在未来几年内,应得到进一步的缓解。
- 上一篇: 浙江树人大学外经贸学院
- 下一篇: 游戏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