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欧明俊

2023-01-12 17:09:08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欧明俊,1962年7月生来自,男,汉族,安徽五河斤英味未点还命人。1986年6月毕业安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360百科6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2年破格晋升教授,2003年6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代镇起现当代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福建映视止草称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复怕反管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余关充吧,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福建师范大学中国散文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古代词学、散文学、诗学、文学理论、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注重古代与现代、文献与理论、各文体、各时代的融贯会通研究,尤重学黑易术命名和反思,追求有思想的学术。

  • 中文名称 欧明俊
  • 外文名称 Ou Ming-jun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安徽五河

学术兼来自

  1、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360百科理事。

  2、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会常务理事。

  3、中国韵文学会理事。

  4、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

  5、中国散曲研究会理事。

  6、中国欧阳修研究会副会长。

  7、全国秦少游学术研究会常务理事。

  8、中国陆游研究会理事。

  9待认、中国夏承焘研究会理事。

  10、福建省蔡襄学术研良步初究会副会长。

  11、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常务理事。

著作

  (一)主要著作

  宁苏针父要作滑兰支1、《古代文体学思辨录》,人民出版社2014年10月版。

  2、《词学思辨录》,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

  3、《宋代文学四大家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

  4、《古代散文史论》,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5月出版。

  5、《陆游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12月出版。

  6、《陆游》,春风文艺出版社19当线突降99年1月出版。

  7、《明清名家小品精华》(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2007年11月再版。

  8、《现代小品理论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8证密致机定日投止商合乱月出版。

  9、《蔡襄全集》校注(第二作者)获川州建皮,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出版。

  10、《严复评点王荆公庆铁杂诗》(整理点校),汪征鲁等主编《严复全集》卷十,福建教育出版社利取胜察伤代主办2014年版。

  11、《皇极经世》(点校)《中华道藏》之一种,华夏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12、《词余丛话》、《续词余丛话》(点校),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12月出版,为《传世藏渐燃过让权任书》之两种。

  (二)编著、合著

  1、《豪放词三百首》,巴蜀书社,2001年7月出版

  2、《全宋词广选新注集评》(参撰17万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

  3、《全宋词评注》(参撰),学苑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4、《唐宋词分类选讲》(参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读缺划教材)。

  5、《中国古诗词药办优回据未九蛋导读》(合著),海峡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福州大学本科教材。

  6、《国学经典导读》(何少川主传矛落零松异茶争树顶绝编),参撰4.46万字,海峡文艺出版社2014年出版。

  7、《中国百家文学名著鉴赏》(词曲卷),福建教念烧剧养复还言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8、《中国散文研究: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副主编),111.4万字,凤凰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9、《儿童背诵古诗150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格鸡

  10、《中外名人嗜好大观》(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主要论文

词学散曲学

  1、《论清代词学中的"自来自批评"》,《北京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2、《"追认"与宋词价值重估》,《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4期。

  3、《口述词学史研究构想》,陈水云、潘碧华主编《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唐宋卷),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华人研究中心2012年8月出版,国际书号:978-967-5733-02-4。

  4、《词为宋代"一代之文学"说质疑》,《中国韵文学刊》2005年第4期,击穿易线农粉《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2期转载周士儿脸坚流叶做误对声6000字。

  5、《近代词学师承论》,《上海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中国社科院《中国文过盐圆云短学年鉴》(200360百科8)摘录,中国社英没停宣甚科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通讯》2007年第4期全文转载

  6、《论词学史上的"元批评"》,《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九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7、《词学范畴研究的回顾及宏观体系建构》,《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二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施积复全且结异呀11年。

  8、《木斋词体起源及发生研究之反思》,《中州学刊》2009年第4期。

  9、《叶申芗词学述均员爱有责它解防按坏论》,《词学》第十八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六计每2月版。

  10、《叶申芗〈小庚词〉论略》,《词学》第二十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纸初列华试酒州盐区女8年12月版。

  11、《词人邓廷桢及其〈双砚斋词话〉》,《词学》第二十三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

  12、《地域性词派研究的新写法》,《词学》第二十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13、《论吴世昌对王国维词学的"扬弃"》,《词学》第二十六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14、《秦观陆备露较婷在品李绍朝事游名字考释》,《中国典籍与文化》2地段007年第1期,人大哪种望怎握施异断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营体决合《文学遗产通讯》2007年第1期全文转歌儿载。

  15、《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的接受史解析》,《文史知识》2007年第10期。

  16、《从占围被盾互到自座普预花间词看晚唐五代女性闺传冷搞衡阳中生活》,第一作者,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009年第3期。

  17、《陆游〈卜算子·咏梅〉--一首宋词"经典"的形成史解析》,《文史知识》2010年第5期。

  18、《诗词中的"递进"抒情法》,《文史知识》2006年第5期。

  19、《"词中杜甫"说总检讨》,《中国韵文学刊乱三》2007年第2号逐洋期,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通讯》2007年第4期全文转载。

  20、《吴世昌词体观述评》,《中国韵文学刊》1999年第2期。

  21、《显武找亲院终尔希溶论花间词在宋金元时的传播》,《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7期全文转载。

  22、《论词体观念的嬗变》,《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3期摘录。

  23、《柳永评价"热点""盲点"透视》,《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24、《"唐诗宋词"说评议》,《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25、《花间词与晚唐五代社会风气及文人心态》,《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26、《论明代的"花间热"》,《福建论坛》1997年增刊。

  27、《李清照〈词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第一作者,《宋代文学研究丛刊》(台湾)2008年8月版。

  28、《词学体系建构的历史回顾与反思》,《中国诗学研究》第五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29、《花间词风格新论》,《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30、《宋词雅化规范化之宏观透视》,《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3年第12期全文转载。

  31、《放翁隐逸词初探》,《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94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5年第1期摘要。

  32、《论放翁词的风格类型》,《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33、《论王世贞的词学观》,第一作者,《中文自学指导》2007年第6期。

  34、《"应歌"--花间词的原生态及其价值重估》,《第三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35、《鹿虔扆〈临江仙〉并非伤蜀亡之作》,《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

  36、《婉中有变,婉融奇雅--也谈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中文自学指导》1991年第12期。

  37、《词学研究的又一硕果──评杨海明《唐宋词美学》,《宋代文学研究丛刊》(台湾)2000年12月。

  38、《词学研究的新突破──评王兆鹏《唐宋词史论》,《书品 》2001年第4期。

  39、《评〈饮水词笺校〉》,《 书品 》2006年第1期。

  40、《后出转精 嘉惠学林--评周明初、叶晔合著〈全明词补编〉》,《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第2期。

  41、《唐宋词艺术的"总账式"研究--邓乔彬先生〈唐宋词艺术发展史〉读后》,《中国韵文学刊》2011年第4期。

  42、《略论文学史的写法》,《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43、《清词中的离乱书写》,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主办"行旅、离乱、贬谪与明清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1)大会报告。

  44、《第六届全国秦少游学术研讨会综述》,第二作者,《词学》第二十七辑,2012年6月。

  45、《也论稼轩其人其词之"气"》,第一作者,《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7年。

  46、《论欧阳修的词学观》,第一作者,《欧阳修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47、《文天祥词综论》,第一作者,载徐明主编《天地正气》,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1月版。

  48、《论苏轼词风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作者,《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49、《读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中文自修》1994年第5期。

  50、《历代词曲异同论总检讨》,第一作者,载《国际黄峨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国散曲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4月版。

  51、《历代词曲异同论再检讨》,第一作者,第十届中国散曲暨陕北民歌学术研讨会上宣读,2008年8月陕西榆林。

  52、《晚明散曲漫议》,《中国韵文学刊》1998年第1期。

  53、《秦观词研究之反思》,《中国韵文学刊》2014年第2期。

  54、《刘永济〈词论〉对现代词学体系建构的贡献》,刘亮主编《第五届中国韵文学暨海南诗词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凤凰出版社2014年6月版。

  55、《辛弃疾研究之反思》,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编《词学新视野--李清照辛弃疾暨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8月版。

  56、《孙维城著〈张先与北宋中前期词坛关系探论〉》,第一作者,刘扬忠、王兆鹏主编《宋代文学研究年鉴》(2006-2007),武汉出版社2009年版。

  57、《我自写我的词史--王辉斌新著〈唐宋词史论稿〉读后》,《贵阳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散文学

  1、《文学文体,还是文化文体?--古代散文界说之总检讨》,《文史哲》2011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5期转载6000字。

  2、《论晚明人的"小品"观》,《文学遗产》1999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全文转载。

  3、《"宋文"为"一代之文学"说评议》,《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3期。

  4、《"文学"流派,还是"学术"流派?--"桐城派"界说之反思》,《安徽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年第1期《学术卡片》摘录。

  5、《古代散文的"前理解"或遮蔽文学史实》,《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6月21日第6版《文学》。

  6、《从新发现的96通书简看欧阳修的日常生活》,《武汉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9期全文转载。

  7、《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11年第1期。

  8、《论近代散文观念的新变与传统》,韩国《中国散文研究集刊》第1辑,2011年12月。

  9、《古代散文史撰写新构想》,《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10、《古代散文史研究中的"遮蔽"问题--拜读郭预衡先生〈中国散文史〉心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励耘学刊》(文学卷)2012年第1辑(总第15辑),学苑出版社2012年版。

  11、《易学与晚明小品》,《周易研究》2002年第2期。

  12、《明清小品概说》,《文史知识》1997年4期。

  13、《明清清言小品概说》,《文史知识》1997年11期。

  14、《明清的尺牍小品》,《文史知识》2000年第3期。

  15、《明清的笔记小品》(上),《文史知识》2001年第3期。

  16、《明清的笔记小品》(下),《文史知识》2001年第4期。

  17、《王晫和他的小品》,《文史知识》2001年第8期。

  18、《欧阳修〈秋声赋〉的文化解读》,《文史知识》2006年第10期。

  19、《韩愈〈毛颖传〉接受史述论》,第二作者,《闽江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20、《吕祖谦〈入越录〉赏读》,第二作者,《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4期。

  21、《明清游记概说》,《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第4期

  22、《亟待开掘的文学宝藏――近代域外游记述论》,《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第4期。

  23、《自然的"生命化"和"人格化"──易学与明清小品研究之一》,载《中国易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4、《明代日记体散文评述》,第二作者,《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0年第2期。

  25、《"欧苏"散文合论评议》,第一作者,《滁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26、《欧阳修与蔡襄》:《福建论坛》1998年第4期。

  27、《论陆游〈老学庵笔记〉的文学价值》,第一作者,载刘庆云主编《放翁新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28、《现代小品笔法章法论》,《汕头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29、《俞平伯散文理论的古典资源》,载黄科安主编《中国散文的民族化与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

  30、《传记文学是人类生命的载体--〈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的生命价值〉评介》,《文艺报》2013年5月29日第2版《理论与争鸣》。

  31、《欧阳修〈秋声赋〉的传播与接受》,《古典文学知识》2013年第6期。

  32、《论苏轼〈前赤壁赋〉的"跨体"传播与"跨国"传播》,《苏东坡研究》2014年第4期。

  33、《学术视野中的古代文章学》,王水照、侯体健主编《中国古代文章学的衍化与异形--中国古代文章学二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版。

  34、《还原:学术的气度与品格》,第二作者,《中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4期。

  35、《朱熹论欧阳修》,第二作者,《朱子文化》2009年第2期。

  36、《朱熹论苏轼散文》,第二作者,《朱子文化》2009年第3期。

诗学及古代文学理论

  1、《古代文体价值论之再估价》,(香港)《文学论衡》总第24期,香港中国语文学会2014年6月版。

  2、《古代文论中的"自娱说"》,《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第8期全文转载。

  3、《古代文体学的学理构成》,《学术研究》2010年第9期。

  4、《古代诗体界说之清理与反思》,《兰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5、《〈古诗十九首〉百年研究之总检讨》,《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4期。

  6、《古诗十九首作者、作年问题再检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3月30日第6版《文学》。

  7、《谢灵运山水诗历代评价之再评价》,《中国韵文学刊》2002年第1期。

  8、《古代文学研究要摒弃"唯文本"》,《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5月22日B01版《文学》。

  9、《从斋名变更看陆游的心态历程》,《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0、《武夷山陆游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韵文学刊》 2008年第2期。

  11、《王维"诗中有画"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第一作者,《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2、《长安--唐代诗人的"精神家园"》,第一作者,《长安学丛书·文学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三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13、《"诗从对面飞来"》,《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1期。

  14、《古代诗词中的"愁"情表达法》,《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4期,4000字。

  15、《诗词鉴赏是一种再创作》,《学语文》,1993年第2期。

  16、《"一篇全在尾句"--唐宋诗词的结句艺术》,第二作者,《古典文学知识》2015年第2期。

  17、《苏轼研究综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

  18、《宋代文学研究综述》,第二作者,载《2004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19、《严复〈王荆公诗〉批语辑录》,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典籍与文化》编辑部编《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十五辑,凤凰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20、《蔡襄写景纪游诗综论》,第二作者,林贻瑞主编《蔡襄学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纪念蔡襄诞辰99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版。

  21、《我与中国韵文学会的"缘分"》,《中国韵文学刊》2015年第2期。

  22、《读蔡厚示先生〈玉雪轩文论集〉》,《福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学术与语言、文化

  1、《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之沟通》,(韩国)韩国中语中文学会《中语中文学》第56辑, 2013年12月版。

  2、《重新认识和评价"乾嘉学派"》,《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2月22日第6版《文学》。

  3、《"新子学"概念的界定》,《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6月28日B01版《文学》。

  4、《"新子学"界说之我见》,《诸子学刊》第九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又载叶蓓卿编《"新子学"论集》,学苑出版社2014年版。

  5、《论古代文学研究的"当下关怀"》,《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6、《藏书家陆游》,《文史知识》2005年第11期

  7、《陆游的读书与治学》,《陆游与越中山水》,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8、《学者陆游的学术思想渊源及师承》,第一作者,《第五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

  9、《陆游与易学》,第一作者,张善文等主编《中国易学》(第二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10、《陆游三山故居修复中的斋居亭阁命名问题》,载《陆游与鉴湖》,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11、《再论陆游的"家风"》,第一作者,载刘庆云主编《放翁新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12、《陆游家世藏书、刻书与著书》,第二作者,《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3、《文天祥与汪元量》,第一作者,载徐明主编《天地正气》,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1月版。

  14、《神仙吕洞宾形象的演变过程》,《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2期。

  15、《多面神仙吕洞宾》,《文史知识》2001年第12期。

  16、《历代私家藏书楼命名的文化解读》,第二作者,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008年第6期。

  17、《吴芝瑛与秋瑾》,《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18、《竹与民俗文化》,笔名竺颂梅(与陆伟民合作),《绍兴学刊》1991年第4期。

  19、《松文化散论》,笔名宋竹梅(与陆伟民合作),《绍兴学刊》1992年第1期。

  20、《古代文学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10期。

  21、《谈谈古代汉语词汇部分的学习》,《现代中文学刊》(原《中文自学指导》)1994年第3期。

  22、《汉字的"本义"和"引申义"知识》,笔名欧阳,《语文新圃》1992年第3期。

  23、《辨认异体字的现实意义》,《语文新圃》1992年第3期。

  24、《古今词义差异例谈》,《语文世界》2001年第5期。

  25、《胡适论鲁迅》,《绍兴鲁迅研究》专刊第12期,1991年9月。

  26、《鲁迅对家教问题的论述》,《绍兴鲁迅研究》专刊第15期,1994年12月。

  27、《陶行知论家庭教育》,第二作者,《徽州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28、《智慧老人蔡厚示先生》,《闽台文化交流》2012年第4期。

科研项目

  1、《现代散文理论的古典 资源研究》,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0BZW082)。

  2、参与汪文顶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散文学的中外整合与理论建构研究》(09AZW 001),排名第三。

  3、《张际亮集整理与研究》,全国高校古委会直接资助项目。

  4、《中国词学通论》,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

  5、《晚明小品理论研究》,福建省教育厅社科A类项目。

  6、《小品理论源流》,福建省教育厅社科A类项目。

  7、《花间集汇校汇评》,福建省教育厅古籍项目。

获奖情况

  1、《词学思辨录》:2013年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十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2、《陆游研究》:2009年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八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3、《蔡襄全集》校注(第二作者):获福建省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三届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奖一等奖。

  4、《明清名家小品精华》(主编):获第十届华东地区优秀文艺图书二等奖、安徽省首届图书奖三等奖。

主讲课程

  1、本科生:《唐宋文学》、《婉约词研究》、《古典文献学概论》。

  2、硕士研究生:《目录学》、《版本校勘学》、《唐宋词研究》、《唐宋散文研究》、《词学文献学》、《词学通论》、《词史研究专题》、《词学专书研究》、《陆游研究》。

  3、博士研究生:《古代文学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题》、《古代文学学科前沿问题》、《古代散文学通论》、《专书研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