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替普瑞酮(Teprenone),别名戊四烯酮,是一种化学品。化学名称6,10,14,18-四来自甲基-5,9,13,17-十九碳四烯-2-酮,360百科分子式为C24H40O,分子量为344.57400。替普瑞酮为胃黏膜保护药,临床上主要治疗胃溃疡、急慢性胃炎。
- 中文名 替普瑞酮
- 外文名 Teprenone
- CAS号 6809-52-5
- 分子式 C24H40O
- 分子量 344.57400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6,10,14,18-四甲基-5,9,13,17-十九碳四烯-2-酮
中文别名:替普瑞酮;戊四烯酮;
来自 英文名称:teprenone
英文别名:Teprenone; 6,10,14,18-Tetramethyl-5,9,13,17气唱们穿料-nonadecatetraen-2-one;
CAS号:6809-52-5
分子式:C24H40O
化学结构:

分子量:344.57400
精确质量:344.30800
PSA:17.07000
LogP:7.89140
物化性质
密度:0.360百科872g/cm
沸点煤决往:442.2ºC at 760 mmHg
闪点:168ºC
折射率:1.483
相关药品信息
分类名称
一级分类:消化系统药来自物 二级分类:制酸及胃黏膜保护药
药品英文名
Teprenone
药品别名
施维舒、戊四烯酮、E-671、Selbex、Teprenonum、Tetraprenylacetone、Tetrenone
药物剂型
1.胶囊:50mg;2.颗粒:1g(100mg)。
药理作用
本药既扬击校粉衣少演十坐兵为一种萜烯类化合物,具有组织修复作用,特别能强化抗溃疡作用。其具体作用如下:1.广谱的抗溃疡作用:本药不影响胃的等正常生理功能,对各种实季运较停却为次何另除密验性溃疡(如寒冷束安儿车显独语席讨不缚应激、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利血平、醋酸以及烧灼所致),以及各种实验性胃黏膜病变(如盐酸/阿司匹林、乙醇、放射线所致)均确认有较强的抗溃疡作用和胃黏膜病变的改善作用,而H2受体拮抗药或抗胆碱能药则无此药理作用;2.促进高分子糖蛋白、磷脂的生物合成:本诗换算微含色运尼药可促进胃黏膜微粒体中糖脂质中间体的生物合成,加速胃黏膜及胃黏液层中主要的黏膜修复因子即高分子糖蛋白的合成360百科,提高黏液中的磷脂质浓度,从而提高黏膜的防御功能;3.维持胃黏被影础膜增生区细胞的稳定:本并接要按电司线药能改善氢化可的松引起的胃黏膜增殖区细胞繁殖能力低下,保持胃黏膜细胞增殖区的稳定性,促使损伤愈合;4.提高胃黏膜中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能力:本药通过改变磷脂的流动性而激活磷脂酶A2,使花生四烯酸的合成加快,从而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
药动学
本药口服后迅速京自胃肠道吸收,并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尤以消化道、肝脏、肾上腺、肾脏、胰腺中浓度为些传的跳住商别指逐高。上述器官中的药物分布浓度均比血浓度高,脑组织及睾丸中的药物分布浓度与血浓度约相等。药物在胃内分布时,尤以溃疡部位原括例句药浓度最高,其平均药物浓孩乐著举发促水参欢围消度较周围组织约高10倍冲面督动意江顺。健康成人以交叉法饭后服用本药胶囊或颗粒剂150mg,约5h后血药浓度达峰值,其中胶囊达峰浓度为1296ng/ml,以后逐渐降低。10h后出现第2次血药浓度高峰,但较第1次为低,其中胶囊达峰浓度为675ng/ml,颗粒剂达峰浓度为604ng/ml,明显呈双相性。其原因是由于本药达血药浓度峰值的时间差所致。两种剂型的生物利用度未见差异。本药在肝脏代谢极少,84.8%笑讲行鲁原美改以药物原形排出。服药3天内27.7%由呼吸道清除;4天内22.7%自肾脏排泄,29.3%随粪便排泄。
适应证
本药用于改善下列疾病的胃黏膜病变(如糜烂、出血、发红、水肿):1.胃溃疡。对临床上认为难治的溃疡病,如70岁以上患者,或溃疡大于21mm者,或溃疡第二次复发者均有效。2.急性胃炎。3.慢性胃炎的急性加重期。
禁忌证
孕妇、哺乳妇女、儿童禁用。
注意事项
已更只胡 出现皮疹、全身瘙痒等皮肤症状时,应停止用药。
不良反应
本药阻完富字左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约为2.22%,一神且罗补态般停药后即可消失。1.消化系统:可出现便秘、腹岩易布那胀、腹泻、口渴、恶心、腹痛等症状,也可出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轻度升高。2.精神/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等症状。3.皮肤:可出现皮疹、全身瘙痒等症状。4.其他:有时会出现血清总胆固醇升高、上睑发红或发热等症状。
用法用量
杆个率司用看风龙晶温口服给药:每次1粒胶囊(50mg)或颗粒剂0.5g(含本药50mg),每天3次,均于饭后30min内服用。可根据年龄、症状酌情适当增减。
药物相互作用
本药与H2受体拮抗药合用时疗效增加。
药物评价
本品为一种萜类物质,能强化抗溃疡作用。
能防止胃黏膜病变时黏膜增殖巨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对难治性溃疡也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