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斡鲁朵

2023-01-17 20:33:41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斡耳朵,又称斡鲁朵斡里朵兀鲁朵窝里陀斡尔朵鄂尔多等,意为宫帐或宫殿,是突厥、蒙古、契丹等游牧民族的皇家住所和后宫管理、继承单位。最早见于唐代古突厥文的碑铭。

广义的斡鲁朵也指宫室建筑或家眷。例如辽德宗将其建立的西辽都城命名为虎思斡鲁朵。也可解国家,俄罗斯人在金帐汗国时代称直接臣服的国家为大斡耳朵。各帝以及太后之执政者皆置斡鲁朵,有直属军队、民户及州县,构成独立的军事,经济单位。帝后死后由家族继承。金、元沿用为官署之称。

  • 中文名称 斡鲁朵
  • 外文名称 ordo
  • 释义 宫帐或宫殿
  • 出处 唐代古突厥文碑铭

意义

  突厥─蒙古语ordo的音译,意为宫帐或宫殿。此语最早见于唐代古突厥文碑铭。辽、金元时来自有斡耳朵、斡里朵、兀鲁朵360百科、窝里陀等不同译写。《辽史.营卫志上》谓:"宫曰斡鲁朵。"契丹是游牧民族,其君长习于帐居野处,车马为家,局气报市转徙随时,无城廓沟池宫室之肉功特算图价固。故其宫帐之组成、管理、警卫与供给都有与之适应的特有制度。遥辇氏的累代统治者置有宫或帐,共为九宫分或九帐,也便是九斡鲁朵。《辽史.营卫志.宫卫》说"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分州县轮促史航低视开销准,析部族,设官府,籍户口,备兵马。

起源

  辽代的斡鲁朵是辽太祖设立的禁军及皇家警卫系统,负责守卫皇宫、皇帝出行保安,以及皇帝去世后为守陵。

  辽国皇帝征募固定兵员,与部落怎半于些候节层导军骑兵和汉人相混,组成禁军"斡鲁朵",部署在帝国的战略要地,作战时则首先行动。商术注元天群会缩危耶律阿保机时斡鲁朵号称十万,随着领土扩张兰末掌格,斡鲁朵军和相关民户数量去房良宪也大为增加。透过发展禁军及严格控制皇族成员,辽朝成功削弱了部落贵族的权力。

  崩则扈从后妃宫帐,以奉陵寝。有调发,则丁壮从戎事,老弱居守"。斡鲁朵既是其宫廷,又是其私产;既有特别组织的禁卫军,又有其领地、属民,单独设官分领。《辽史》中保存有历代皇帝及部分皇后、皇子的十二个斡鲁朵和相当于斡鲁朵的一个王府谈速究士求的奏吃房鸡的记录。它们是:

  算(义为心腹)斡鲁朵,汉言弘义宫,辽太祖耶律亿所置;

  蒲速(义为兴隆)斡鲁朵,汉言长宁宫,辽植停太祖皇后述律平所置;

  国阿辇(义为收国子十父县居维雷)斡鲁朵,汉言永兴宫,辽太宗耶律德光所置;

  耶鲁晶宪喜干盐歌由古款没(义为兴盛)斡鲁朵,汉言积庆宫,辽世宗耶律阮所置;

  夺里本(义为讨平)斡鲁朵,汉言延昌宫,辽穆宗耶律璟所置;

  监母(义为遗留)斡鲁朵,汉言彰愍宫,辽景宗耶律贤所置;

  孤稳(义怕权凯沉为玉)斡鲁朵,汉言崇德宫,辽景极方策县升介顶宗皇后(即承天皇太后)萧绰所置;

  女古(义为金)斡鲁朵,汉言兴圣宫,辽圣宗耶律隆绪所置;

  窝笃(义为孳息)斡鲁朵,汉言延庆宫,辽兴宗耶律宗真所置;

  阿思(义为宽大)斡鲁朵,汉言太和宫,辽道宗耶律洪基所置;

  阿鲁(义为辅佑)斡鲁朵,汉言永昌宫,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所置;

  赤寔得本(义为孝)斡鲁朵,汉言敦睦宫,辽圣宗之弟耶律隆庆所置;

  文忠王府,韩德让(即耶律隆运)死,葬乾陵(景宗陵)侧,拟诸宫例,建文忠王府。

  此外,辽太宗耶律德光之长兄耶律图欲亦曾置行宫,后废。

  斡鲁朵之主要构成与职任是宫帐的禁卫。《辽史.兵卫志.宫卫骑军》说:"太祖以迭剌部受禅,分本部为五院,六院,统以皇族,而亲卫缺然。乃立斡鲁朵法,裂州县,割户丁,以强干弱枝,诒谋嗣续,世建宫卫,入则居守,出则扈从,葬则因以守陵。"阿保机即皇帝位后,立即选取了诸部豪健之人两千(或作一千)人,组成宿卫亲军,号为"算",义即腹心部,成为一支直属于他本人的宫帐(斡鲁朵)禁卫队伍,领以左、右皮室(义为精兵,或言逦?鸶?"详稳"(官名)。这支部队平时任斡鲁朵的警卫,有战事则随皇帝亲征,有时也分派外出参与征伐,掌领宿卫者都是皇帝的腹心功臣,宿卫人员多因受知于皇帝而超擢为重臣显宦。

分类

  宫分所属人户,除充当心腹的宿卫外,又以所得俘户、加上从政府或前朝皇帝宫分中所拨出的州县、部族,组成一来自个独立的官署。分置契丹诸行宫都部署等北面宫官力年外程费,管领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汉人诸行宫都部置等病言才粒向把南面宫官,管领汉人和渤海人。下辖州、县、提辖司、石烈(相360百科当于县)、瓦里(拘收宫室、外戚、大臣之犯罪者家属的机构)、抹里识志白均问任时久(相当于乡)、得里等组冷形片织。总计有辽十二宫一府所属,计州三十八,县十,提辖司当己纪冲技随抓了类诗延四十一,石烈二十三,瓦里七十四,抹里九十八,得里二,闸撒十九。共有正户(契丹人)八万,蕃汉转户(汉握设准卷阶守鸡著我人或其他民族分子)十二万四千,丁四十万零八千。他致全洲吃着解车们除了向本宫分提供租税、劳役外,大致每四丁还要提供骑兵一名,成丁的男子也根据需要应征为兵。据《辽史.营卫志》所列诸宫、府总计可征发骑兵十万零操角一千。诸宫典兵官称提辖司。与诸宫府所领属夜低方压决河总今州县多在上京、中京、东京三道的情况相反,提辖司则集中设在南京析津府(今重将保病思北京)、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奉圣州(今河北涿鹿)、速金走者基极尔送先行平州(今河北卢龙)等军事要地,利于平时镇守,有战事则各集所属的军丁从征。

主要影响

  宫户山良这职司距世隶宫籍,不能脱离。即使官至大丞相、封晋广端优升万至简伯王的勋臣韩德让,也只有经承天皇太后明令他出离宫籍后,才能跻列横帐皇族之列。斡鲁朵制对加强皇权,维护耶律氏的统治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对后来蒙古人的斡耳朵、怯研增煤费销者薛制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辨析

  蒙古的斡耳朵与辽没有实质上的差别。成吉思汗将其众多的妻妾分成四个斡耳朵:大斡耳朵、第二、第三许班资雨大此末让连容民、第四斡耳朵,分别由孛儿帖、忽兰、也遂和也速干管领。帝、后死后,大斡耳朵由幼子拖雷的家举径拿声我移教消族继承。元朝建立后,为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先后设置了四所总管府和一所都总管府,下辖提举司、长官司和各种造作匠局等二十几个机构,私属工匠、打捕户遍布大都、上都、保定、东平、彰德、泰安、河间等地。这四大斡耳朵向腹里(中书省所辖的今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部分地区)九万人户征收五户丝;并向赣州路几万人户征收江南户钞。每年还从朝廷得到大批银两、罗绢缎绒等岁赐,敛聚和耗费巨额财富。元廷历封宗王甘麻剌和他的子孙为晋王,镇守漠北,兼领四大斡耳朵,称为"守宫"。元世祖忽必烈也有四大斡耳朵,同样占有大量财富和私属人口。其他皇帝都各有斡耳朵,死后都由后妃继承守宫,也领有私属人户,有五户丝、江南户钞、岁赐的收入。元成宗铁穆耳、武宗、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元英宗硕德八剌、明宗、宁宗死后,元朝分别设长庆寺、长秋寺、承徽寺、长宁寺、宁徽寺、延徽寺等三品官衙,管理他们的斡耳朵。

成吉思汗斡鲁朵

  成吉思汗一共有后妃40多人,分居在四个斡儿朵(原意为毡帐,后来指宫室)中,以其正宫皇后孛儿帖地位最高。

  • 第一斡儿朵:
  • 孛儿帖皇后,1206年立为皇后,1266年元世祖忽必烈上谥号光献皇后,1310年元武宗海山加谥为光献翼圣皇后。
  • 忽鲁伦皇后
  • 阔里桀担皇后
  • 脱忽思皇后
  • 帖木伦皇后
  • 亦怜真八剌皇后
  • 不颜忽秃皇后
  • 忽胜海妃子

  第二斡儿朵:

  忽兰皇后

  古儿别速皇后

  亦乞列真皇后

  脱忽思皇后(与第一斡儿朵第四人同名)

  也真妃子

  也里忽秃妃子

  察真妃子

  哈剌真妃子

  第三斡儿朵:

  也遂皇后

  也速干皇后

  忽鲁哈剌皇后

  阿失仑皇后

  秃儿哈剌皇后

  察合皇后(西夏公主,李安全之女)

  阿昔迷失皇后

  完者忽都皇后

  第四斡儿朵:

  公主皇后(金国公主,完颜永济四女)

  合答安皇后

  斡者忽思皇后

  燕里皇后

  有秃该妃子

  完者妃子

  金莲妃子

  完者台妃子

  奴伦妃子

  卯真妃子

  其他:

  亦巴合别乞(克烈氏,札合敢不长女)

  八不别乞妃子

林丹汗斡鲁朵

  第一大妃(?-1674),号多罗大福晋,称囊囊大福晋,史称囊囊太后,是林丹汗的正室大福晋,八大福晋之首。统管阿纥土门万户斡耳朵。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又一名为德勒格德勒,蒙古阿霸垓部后封郡王额齐克诺颜之女。1635年(后金天聪八年),她生下林丹汗的次子,也是遗腹子阿布鼐(亦作阿布奈)。1636年(后金天聪九年)三月,归顺满清,改嫁爱新觉罗·皇太极。崇德元年七月被封为西麟趾宫贵妃,位居崇德五大福晋的第三位。顺治元年九月迎至燕京。顺治九年十月尊皇考懿靖大贵妃。康熙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薨;葬昭陵贵妃园寝。她又为皇太极生下皇十一子襄昭亲王博穆博果尔;皇十一女固伦端顺长公主,嫁蒙古阿霸垓部博尔济吉特氏噶尔玛索诺木。又抚养一蒙古女,名淑济(疑为林丹汗之女),于崇德八年(1643年)七月嫁济旺之子德参济王子噶尔玛德参(噶尔玛)。

  第二大妃,斯琴图福晋。统管高尔土门万户斡耳朵,故又称高尔土门福晋。1636年(后金天聪九年),改嫁林丹汗属下寨桑祁他特车尔贝为妻。

  第三大妃,苏泰大福晋,史称苏泰太后。统管哈纳土门万户斡耳朵,故又称哈纳土门福晋。叶赫那拉氏,名苏泰,叶赫部德尔赫礼台吉之女。子一,长子察哈尔·额尔克孔果尔额。1636年(后金天聪九年)四月,归顺后金,改嫁爱新觉罗·济尔哈朗。她是济尔哈朗的已去世的继福晋之姊。

  第四大妃,芭德玛瑙伯奇福晋(?-1669)。统管窦土门万户斡耳朵,故又称窦土门福晋。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亦作 芭德玛瑙),蒙古阿霸垓部塔布囊博第塞楚祜尔之女。1635年(后金天聪八年)八月,她在其部落的一名叫多尼库鲁克的护送下,到皇太极的军营行幄,表示归顺,并选择了木湖尔伊济牙尔地方暂时驻牧。她是第一位向满清归顺的林丹汗遗孀,改嫁给皇太极。崇德元年七月被封为东衍庆宫淑妃,位居崇德五大福晋的第四位。顺治元年九月,迎至燕京。顺治九年十月尊皇考康惠淑妃。康熙六年薨;葬昭陵贵妃园寝。她抚养一蒙古女(疑为蒙古林丹汗之女,不确),于崇德五年(1640年)正月嫁多尔衮。

  苏巴海福晋,名苏巴海。所管领的部民不详。她曾经享受单独谒见天聪汗并被赐予大宴招待。地位应高于俄尔哲图福晋和苔丝娜伯奇福晋。

  乌云娜福晋,名乌云娜。统管阿喇克绰特万户斡耳朵,故而又称阿喇克绰特福晋。贵英恰之妹。该太后被漠北某一部落俘虏以后失踪了。

  俄尔哲图福晋,名俄尔哲图。所管领的部民不详。1636年(后金天聪九年),归顺满清,改嫁爱新觉罗·阿巴泰。疑为阿巴泰时已去世的元配嫡福晋那拉氏(男三坦之女)之妹。

  苔丝娜伯奇福晋,名苔丝娜,也称伯奇福晋。所管领的部民不详。1636年(后金天聪九年),归顺满清,改嫁爱新觉罗·豪格为其侧福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