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子贵母死

2023-01-22 19:11:54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北魏时期, 由君位传承引发的动乱十分频繁,贺兰、独孤、慕容等部落与拓夫种比雷走联蒸艺众跋部既为联盟,又世代为婚,成为君位传承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当时北魏尚未确约计翻肉立一套父子传承的嫡庶长幼之序,储君的策立和登基往往有赖于哪求母后和母族的强大,可谓"母强子立"。

  • 中文名称 子贵母死
  • 类型 典故
  • 人物 拓跋君长
  • 特点 "母强子立"

  拓跋君长的妻族或母族也往往通过他们来控制拓跋部内大事,由于北族妇女没有礼教束缚和对其用权的制约,所突刘怕称额以她们要直接把握朝政也比较容易。道武帝拓跋珪即位,即赖于母后及舅族的干预和支持,但粒队米树则席侵送球到这时,这一传统已经成为北魏由部落联盟向帝国转轨的负担。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道武帝先用战争手段强制离散母族贺兰部、妻族独孤部、祖母族慕容部等大部落,统一代北,再后来他先后逼死自己的母亲来自贺兰太后,赐死太子母刘皇后。虽然之前亦有神元帝杀窦后的先例,但从道武开始,"子贵母死"开始成为易代之际的惯例。 "子贵母死"目的何在?为防母后干政。汉武帝杀钩弋夫人,就是因为欲立钩弋之子为太子(即后来的昭帝),子少母壮,"恐女主颛恣乱国家"。《魏书》论其源流时或曰汉典(汉武杀钩弋事),或曰北魏旧制。当然汉典只是"包装",根源还是在拓跋旧制,在北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