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 中文名称 滕军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职业 教师
- 学位/学历 博士
哈工大深研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滕军,博士,教授,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学历简介
1980年9月-1984年7月亮起殖顾朝扬随些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6年9月-1989年1月哈来自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力学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
1989年3月-1992年3月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力学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
1992年6加问居故月-1994年6月上海官我苏行支波同济大学土木、水利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10.6-现在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土木与环境工360百科程学院部教授会主任,深圳市城市与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主右连念任
2005.12-2010.6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与土木工程学科部教授会主席,桥梁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完被白部仍出况想思验连,深圳市城市与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4.3-2005.12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与土木工程学科部主任,桥梁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2003.5-2004.3 教授,博制体久革波飞威较着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综合教研室主任,土木工程学科负责人
2003.9-2003.9 访问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学系
200诗0.11-2001.4 访问学格哥展约银纪者,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雨父短声局构工程学系副研究员
2002.8-2003.5教授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第一设计院副院长、副总快跳士设工程师、审图组副组长及结构专业负责人
2000.8-2002.8,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第一设计院院长助理
落深双决阳 1994.5-2000.8 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第一设计院主任工程师、所长
1992.5-1994.5 土木水利学科博士河土立究宁争青后,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实验室、结构理论研究所副教授
1984.7-1986企酒分含项况也.9任教,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结构力学教研室
研究方向:
结构抗震抗风;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大跨空间钢结构;桥梁结构;结构振动控制;结构健康监测;城市与工程综合防灾减灾。
社会兼职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议专家组成员;
2. 国际结构健康监测和控制协会(I该钱象费航亚香准ASC)中国分会理事;
3.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健康监测和抗振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4. 中国建筑学会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委员;
5.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委员;
6.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风工程委员会委员;
7. 中国建筑学会结构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8.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抗倒塌专业委员会委员;
9.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抗震接讲品防灾委员会委员;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国际华人青年专家研讨会学术委员会成员;
11. 全国注册工程师管理委员会(结构):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11. 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3.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学报编委;
14.《世界地震工程》学报编委;
15.《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学报编委;
16.广东省高级职称(教授级高工)评审委员会委员;
17. 广东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水吃找百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专家委员会委形体她陈员;
18.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委员会成员;
19. 深圳市注册结构工程师协会常务理事;
计营把波负款态封日明 20. 深圳市土木工程学会理事;
21. 深圳市建设局建设工程招投标交易评审专家库专家;
22.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顾问总工程师、技术委员会委员。
科研项目:
国家级科研项目
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大型及重要建筑灾害监测预警集成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负责人,2007.1-201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50938001):超高建筑斜交网格筒结构体系基于失效模式的大震设计理论,项目负责人,20010.1-2013.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大工程的动力灾变"培育项目(批准号:90715009):高层结构抗震性能指标及结构体系大震性态描述,项目负责人,2008.1-201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0678052):基于分散控制的复杂结构智能监测系统与智能传感系统研究,项目负责人,2007.1-2009.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0478031):电视塔桅杆结构风振控制实用方法和有效性安全性保障,项目负责人,2005-2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0278057):大跨复杂空间结构风致灾害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2003-2005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59308081):平动与转动惯量动力吸振结构控制装置研究,项目负责人,1993-199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0578045):高层结构隔震体系非线性、多因素耦合计算模型及隔震效应分析,合作单位项目负责人,2006-2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59238160):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风振及地震作用控制应用研究,主要参加,1992-199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59895410):大跨、复杂结构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主要参加,1997-2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50038010):智能材料结构控制系统应用研究,第二参加人,2001-2004
国家自然科学主任基金项目 (批准号:50148020):强风作用下大跨复杂空间网架结构的智能健康监测,第一参加人,2002-2003
省市级科研项目
深圳市科技公共平台重点实验室提升项目,高层建筑基于失效模式的大震设计和试验方法研究,项目负责人,2009.6-2011.6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城市地震灾害易损性和灾害应急系统研究,项目负责人,2009.1-2010.12
深圳市政府配套科研项目:大跨复杂空间结构风致灾害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2006-2007
深圳市政府配套科研项目:电视塔桅杆结构风振控制实用方法和有效性安全性保障,项目负责人,2007-2008
深圳市政府配套科研项目:基于分散控制的复杂结构智能监测系统与智能传感系统研究,项目负责人,2007.1-2009.12
深圳市交通局项目:梧桐山立交高墩小半径曲线桥结构分析与研究,负责人,2007.6-2008.9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主动、半主动结构控制TMD装置实验研究,项目负责,1993-1995
香港特区政府基金项目:区域科技发展策略/结构振动控制(ASD),主要参加,2000-2001
深圳市政府科技开发项目:深圳市民中心屋顶网架结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项目第二负责人,2002-2006
深圳市政府科技开发项目:深圳市梧桐山电视塔桅杆结构减振控制项目,项目负责人,2003-2006
交通部西部科技投标项目(2004ZB09):桥梁无线检测技术的研制与开发,项目主要参加人,2005-2007
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zg-006):电视塔桅杆结构风振控制使用方法研究,项目负责人,2005-2006
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EESR200601):大型复杂结构智能健康监测方法研究,项目负责人,2006-2007
科技开发项目
国家奥运会工程科技开发项目: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钢膜结构健康监测实施项目,项目第三负责人,2005-2008
深圳市万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大梅沙万科中心施工和健康监测实施项目,项目负责人,2007.5-2008.12
华润集团深圳湾体育中心项目公司:深圳湾体育中心钢结构施工过程和运营安全健康监测系统,项目负责人,2010.3-2010.12
深圳市民中心建设办公室:深圳市民中心屋顶网架结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项目第二负责人,2000.5-2004.6
广州新电视塔建设有限公司,广州新电视塔振动控制技术实施研究,项目单位技术负责人,2007.7-2009.12
深圳市交通局项目:深圳市福田交通枢纽工程内外风环境建模计算,项目负责人,2008.8-2009.6
深圳市建筑公务局项目:深圳市大学城体育场看台拉索施工和运营监测,项目负责人,2008.7-2009.5
深圳市华润集团项目:深圳华润广场二期办公楼地震监测,项目负责人,2008.7-2009.5
深圳市京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深圳京基金融中心风致振动控制方案研究,项目负责人, 2008.10-2009.12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京基金融中心项目部:深圳京基金融中心施工过程建模、模拟和施工控制技术分析,项目负责人,2009.2-2010.12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京基金融中心项目部:深圳京基金融中心M900D塔吊及顶模应力监测与分析,项目负责人,2009.8-2010.12
深圳市京基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京基金融中心风振舒适度检测系统及风致振动控制装置研发,2010.10-2012.12
深圳机场建设指挥部:深圳机场T3航站楼钢结构节点试验和子结构振动台试验,项目负责人,2010.4-2010.12
深圳机场建设指挥部:深圳机场T3航站楼钢结构施工监测,项目负责人,2011.2-2011.12
海南天邑大厦投资有限公司:天邑国际大厦结构设计校核项目,项目负责人,2007.7-2009.6
广州新电视塔建设有限公司,广州新电视塔振动控制技术方案咨询研究,项目单位技术负责人,2006.7-2006.12
哈工大、香港城市大学合作研究项目:深圳市地王大厦风环境及风振响应测试,项目第二参加人,2002-2006
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研究项目:深圳市民中心屋顶网架结构风效应及结构健康智能监测合作研究,项目第二负责人,2002-2005
科研成果: (获奖、专利、已完成重大项目等)
获奖
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高层建筑多维抗震分析与振动控制-理论及工程应用,第三获奖者,2007
2.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复杂结构智能健康监测和安全评定理论、技术与应用研究,第一获奖者,2008
3.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高墩小半径曲线桥结构分析与研究,第一获奖者,2010
4.深圳市科技创新奖:大型复杂结构实时监测和安全评定系统研究与应用,第一获奖者,2007
5.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风力作用下深圳市民中心大屋顶空间网架结构的智能健康诊断,第二获奖者,2008
6.湖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大跨度复杂体型空间网架结构风致损伤与健康诊断的智能化方法与技术,第二获奖者,2009
7.科技奥运先进个人称号(奥运场馆结构健康安全监测研究项目),"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科学技术委员会,2008
8.科技奥运先进集体(哈尔滨工业大学奥运场馆结构健康安全监测研究项目组),"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科学技术委员会,2008
9.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6
10.Best Paper Award, ASC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earth and Space 2010 Conference, 2010
11.上海市博士后奖励基金一等奖: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设计与施工科研攻关及风振控制,项目负责人,1993
12.深圳市科学论文一等奖:多结构联系体系振动控制系统方案及优化设计,第一作者,1996
13.深圳市优秀设计二等奖、广东省优秀设计二等奖:关山月美术馆,结构负责人,1998
专利
14.发明专利:连肢剪力墙耗能连梁钢板阻尼器及其使用方法(第一发明人),专利号:200710 1245 4 7.2
15.发明专利:减小高塔结构风振响应的动力吸振和耗能装置(第一发明人),专利号:ZL200510102356.7
16.发明专利:减小大跨或悬挑结构振动的耗能阻尼片(第一发明人)专利号:ZL200610035412.4
17.发明专利:大型复杂体形屋顶网架结构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第二发明人),专利号:ZL200410013359.9
18.发明专利:一种橡胶隔震支座的制造磨具(第二发明人)专利号:ZL2005101002611.3
19.实用新型专利:连肢剪力墙耗能连梁双(多)列孔软钢阻尼器(第一发明人),专利号:200720170921.8
20.实用新型专利:减小高塔结构风振响应的动力吸振和耗能装置(第一发明人),专利号:ZL200520120271.7
21.实用新型专利:减小大跨或悬挑结构振动的耗能阻尼片(第一发明人),专利号:ZL200620058749.2
出版专著:
滕军著:结构振动控制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科学出版社,国家科学技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2009.7
研究成果
滕军教授针对结构服役期间可能遭遇的灾害(特别是地震灾害),系统研究了结构灾害响应描述、灾变过程的分析,并提出结构灾变评价指标;创新性地提出基于最优失效模式的抗灾结构体系及设计理论;深入研究了灾害监测和结构控制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并进行了重大工程的实践。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下,提出新型斜交网格筒超高层结构体系,研究了受力体系、多道防线、失效模式和大震损伤控制指标等,取得了该体系抗震设计理论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并应用于深圳创业投资大厦等实际工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资助下,提出了兼顾精度和效率的高层结构地震破坏损伤模型、基于能量的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方法、结构极限状态的描述方法、基于体系可靠度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案选择与控制方法等,成果应用于数十项超限建筑抗震设防设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下,提出了基于"大震不倒"性能目标的抗震设计理论,实现了结构大震性能目标;在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提出了针对工程问题的结构控制实施技术和方法,研究成果应用于广州新电视塔、深圳梧桐山电视塔和深圳京基金融中心等重大工程项目;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和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提出了系统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和方法,成果应用于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深圳市民中心、万科中心、深圳湾体育中心等工程的健康监测系统。滕军教授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把握本专业国内外最新科技发展趋势,特别在基于性能的结构大震设计理论和方法、建筑结构抗震体系、提高结构抗震性能和提高建筑使用舒适度和建筑功能的结构振动控制方法、结构风环境和风响应、结构施工过程和服役健康监测实施等方面均有建树。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科技成果具有重大的技术价值,研究成果居国际前沿。滕军教授的研究成果紧密靠近实际工程应用,解决工程问题。他在科技开发和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和深圳市科技创新奖等奖励。滕军教授参加广东省建设厅组织的超限高层建筑抗震专项审查和深圳市建设局组织的工程项目评审等技术指导工作,为广东省和深圳市的重点工程建设做出了贡献。出版专著1部,参编国家技术标准2本,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3项,在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其中篇SCI检索9篇,EI检索33篇。滕军,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与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研究中心(结构工程学、防灾工程学)教授、博士后,在结构抗震抗风体系、结构振动控制、结构健康监测方面有独到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