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滕元发

2023-01-15 07:11:50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滕元发(1020年-1090年),原名甫,字达道。浙江东阳人(现东阳市吴宁街道滕(陈)宅街人)。是范仲淹之父范墉的外甥,性豪爽,不拘小节,自幼能文,与范仲淹次子范纯仁一同学习,在科举考试中两中探花,三次担任开封府尹。镇守边关,威行西北,号称名帅。有《孙威敏征南录》。

(概述内图片来源: )

  • 本名 滕元发
  • 别称 甫
  • 字号 字元发
  • 出生时间 1020
  • 去世时间 1090

人物简介

  后避高太后之父高遵甫讳,以字为名,改字达道。吴宁镇滕究断行移型阿宅街(今陈宅街)人。北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举进士廷试第三,授大理评事,湖州通判。

  滕元发祖上者谁乎司九飞示味为唐宋名臣,世代官宦,且是范仲来自淹之父范墉的外甥。滕元发性格慷慨豪爽,不拘小节,9 岁能赋诗,范仲淹见后连连称奇,将滕元发接到家中,与其子范纯仁一道,师从当时的名师胡瑗。后与范纯仁一同举进士,主试官宋祁奇其文,擢置第三。可是宋仁宗认为滕元发考卷中的一诗不合程式,于是将滕元发罢黜。但他没有悲观失望,反而加倍用功研读,终于在八年后再次高中第三名。两中探花,在中国1300 年科举史上绝无仅有。

  英宗很器重滕元发,曾将他的名字写下来放在身边以备重用。神宗时,历任同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等职。神宗向大臣询问治乱之道,滕到随药束元发说:"治乱之道有如黑白东西,黑白360百科不分、东西易位的原因在于朋党轴万说兵周步象征。若无朋党,君王只要有中施神技盾让兴促季人之资,即能治理。否则,英明过人的君王也面临危险。"神宗认为是至理名言,揣摩叹息久之。苏轼挽诗云:"先帝知君早,虚怀第一人。"

  京师地震,滕巴降想洋我液笔零袁元发上疏陈述其原因,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被排挤出京,任秦州知州。河北大地震,元发被任命为安抚使,他在危房里办公,对下属官员和升无帮王志银厚居老百姓说:"人民指望我这个政府官员,如果房屋倒塌,我会跟人民死在一起。"他敛葬死者,救济饥民,蠲免田赋,修筑堤坝,查察贪残,督捕盗贼,日夜操劳,使灾区秩序渐趋正常。后任开封知府,断适款职怎无责士李稳案如神。但因敢于念响管额必婷买地配冒犯皇亲国戚,曾两次被免,继而又复任,前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三次担任开封府尹(包拯为两任)。

  时西夏内乱,元发建议趁机进取,可不劳所草书笔轻氢圆唱变何刘而定。神宗奇其策而示未采纳。西夏犯境,神宗召对,滕元发直言以告,君臣之间有如家人。后体解香月请使任龙图阁直学士,在郓州、定州、青州、应天府、蒲州、邓州、安州、筠州、梅州等地任职,迁延地方十年。元佑中,调任苏、扬二州。淮南京东饥荒,滕元发虑及灾民将至,难免疾疫流播,乃尼块圆我个销今宁联散乡出城视察废旧营地,命富户出资搭建芦苇、竹篾、茅草等临时住所2500 引重群染均号交间,井、灶、器用皆备,保全灾民五万多。授龙图阁直学士,复任郓州知州 。

  据南宋地理学家王象之的《舆地纪》记载,北宋梅州知滕元发创立州学,开梅州培育人才风气之先。

  滕元发继调真定、太原,治边凛然,威行西北,号称名帅。坚守国土,激烈反对皇上将四座边寨赐给西夏人。滕元发以年迈为由请求到淮南任职,朝当跟宜课程快门解督践廷授他为龙图阁学士,又让他知扬州,赴任途中亡故。卒赠左银青光禄大夫,谥"章敏"。苏东坡为之撰罪代伤即液秋粒《滕学士甫墓志铭》。苏氏兄弟均作挽诗悲悼。

  滕元发著有《达道文集》20 卷。所著《孙威敏征南录》收入《四库全书》。《宋史》卷三三二有传。

历史记载

  滕元发,初名甫,字元发。以避高鲁王讳,改字为名,而字达道,东阳人。后因父葬吴,遂为吴人。

  将生之夕,母梦虎行月中,堕其室。性豪隽慷慨,不拘小节。九岁能赋诗,范仲淹父墉为其舅,仲淹见而奇之。入苏州府学,举进士,廷试第三,用声韵不中程,罢,再举,复第三。授大理评事、通判湖州。孙沔守杭,见而异之,曰:"奇才也,后当为贤将。"授以治剧守边之略。召试,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盐铁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英宗书其姓名藏禁中,未及用。神宗即位,召问治乱之道,对曰:"治乱之道如黑白、东西,所以变色易位者,朋党汩之也。"神宗曰:"卿知君子小人之党乎?"曰:"君子无党,辟之草木,绸缪相附者必蔓草,非松柏也。朝廷无朋党,虽中主可以济;不然,虽上圣亦殆。"神宗以为名言,太息久之。进知制诰、知谏院。御史中丞王陶论宰相不押班为跋扈,神宗以问元发,元发曰:"宰相固有罪,然以为跋扈,则臣以为欺天陷人矣。"

  拜御史中丞。种谔擅筑绥州,且与薛向发诸路兵,环、庆、保安皆出剽掠,夏人诱杀将官杨定。元发上疏极言谅祚已纳款,不当失信,边隙一开,兵连民疲,必为内忧。又中书、枢密制边事多不合,中书赏战功而枢密降约束,枢密诘修堡而中书降褒诏。元发言:"战守,大事也,而异同如是,愿敕二府必同而后下。"

  宰相以其子判鼓院,谏官谓不可。神宗曰:"鼓院传达而已,何与于事。"元发曰:"人有诉宰相,使其子达之,可乎?"神宗悟,为罢之。京师郡国地震,元发上疏指陈致灾之由,大臣不悦,出知秦州。神宗曰:"秦州,非朕意也。"留不遣。馆伴契丹使杨兴公,开怀与之语,兴公感动,将去,泣之而别。河北地大震,命元发为安抚使。时城舍多圮,吏民惧压,皆幄寝茇舍,元发独处屋下,曰:"屋摧民死,吾当以身同之。"瘗死食饥,除田租,修堤障,察贪残,督盗贼,北道遂安。除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

  夏国主秉常被篡,元发言:"继迁死时,李氏几不立矣。当时大臣不能分建诸豪,乃以全地王之,至今为患。今秉常失位,诸将争权,天以此遗陛下,若再失此时,悔将无及。请择立一贤将,假以重权,使经营分裂之,可不劳而定,百年之计也。"神宗奇其策,然不果用。元发在神宗前论事,如家人父子,言无文饰,洞见肝鬲。神宗知其诚荩,事无巨细,人无亲疏,辄皆问之。元发随事解答,不少嫌隐。王安石方立新法,天下讻讻,恐元发有言,神宗信之也,因事,以翰林侍读学士出知郓州。徙定州。初入郡,言新法之害,且曰:"臣始以意度其不可耳,既为郡,乃亲见之。"

  岁旱求言,又疏奏:"新法害民者,陛下既知之矣,但下一手诏,应熙宁三年以来所行有不便者,悉罢之,则民心悦而天意解矣。"皆不听。

  历青州、应天府、齐、邓二州。会妇党李逢为逆,或因以挤之,黜为池州,未行,改安州。流落且十岁,犹以前过贬居筠州。或以为复有后命,元发谈笑自若,曰:"天知吾直,上知吾忠,吾何忧哉。"遂上章自讼,有曰:"乐羊无功,谤书满箧;即墨何罪,毁言日闻。"神宗览之恻然,即以为湖州。

  哲宗登位,徙苏、扬二州,除龙图阁直学士,复知郓州。学生食不给,民有争公田二十年不决者,元发曰:"学无食而以良田饱顽民乎?"乃请以为学田,遂绝其讼。时淮南、京东饥,元发虑流民且至,将蒸为疠疫。先度城外废营地,召谕富室,使出力为席屋,一夕成二千五百间,井灶器用皆具。民至如归,所全活五万。徙真定,又徙太原。

  元发治边凛然,威行西北,号称名帅。河东十二将,其八以备西边,分半番休。元发至之八月,边遽来告,请八将皆防秋。元发曰:"夏若并兵犯我,虽八将不敌;若其不来,四将足矣。"卒遣更休。防秋将惧,扣阁争之。元发指其颈曰:"吾已舍此矣,头可斩,兵不可出。"是岁,塞上无风尘警,诏以四砦赐夏人,葭芦在河东,元发请先画境而后弃,且曰:"取城易,弃城难。"命部将訾虎领兵护边,夏不敢近。夏既得砦,又欲以绥德城为说,画境出二十里外。元发曰:"是一举而失百里,必不可。"九上章争之。以老力求淮南,乃为龙图阁学士,复知扬州,未至而卒,年七十一,赠左银青光禄大夫,谥曰章敏。 (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一》)

诗文选粹

  浮过序云楼

  举头便是来自长安日,弄袖时飘梦泽风。

  茂苑久抛飞鸟外,楚台遥在碧云中。

 360百科 寄越州范希文太守

  江山千里接仁风,都在东南秀气中

  为问玉皇香案吏,蓬莱何似水日宫。

  结客

  结客结英豪,休同儿女曹。

  黄金装箭类极者微思镞,猛兽画旗旄。

  北阁芒星落,中原王气高。

  终令贺兰贼,不著赭黄袍。

给读请息弱假  句

  主人留客醉,酒美蟹螯肥。

  句

  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连。

  句

  万国休后外,群生奏凯中。

  句

  寒日边声断,春风塞草长。

  夫控征该础理介可口该穿传闻汉都护,归奉万年觞。

  句

  负鼎早为汤右相,有文今作鲁夫人。

  句

  葱岭占佳气,毡裘拜未央。

  送程给事知越州

  又领州麾过故乡,谁怜肚胆异班行。

  患销南海城先代它江调具,气压胡天国自强。

  造膝华褒辉黼黻,跋朝佳句敌琳琅。

  圣君求治如星火,休斗新诗恨丈光。

  送俞汝尚致仁还乡

  清明冲节是身谋,御史郎官不肯留。

  回首轩裳双脱屣,放怀天地一轻沤。

  卞云苕月柴门静,菱雨苹风野艇秋。

  仰羡冥鸿空自愧,区区图报示知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