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名称 法华寺
- 地理位置 崇文区法华寺街
- 门票价格 免费
- 著名景点 天王殿
基本简介
法华寺位于东城法华寺街65号、67号,现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清康熙及同治年间重修,是北京外城大寺之一。清代时来自,法华寺这一带曾经是驻扎八旗军队的地方,所以旧的地名叫营房,后来改设为正蓝旗校场,也是练兵的地方。法华寺的建筑有山门,三层大殿和东、西配殿。法华寺的主体建筑保存还算完整,逐渐被国内外认知。198360百科8年被列为区级文保单位,其主体建筑保存还算完整,中路轴线上依次为照壁、山门、天王殿、总持门(过厅)、大悲坛,后部为塔院。所有范围都在文保及相关部门登记在册。

地理位置
东城区法华寺在东城报房胡同103号(现从多福巷44号可进入原后半部)。法华寺为明景泰中太监刘通及其弟刘顺舍宅为寺,天启年间重修,诏赐藏经玺书。 该庙坐北朝南,原有山门席阿条之许和旁门共三座,进山补苗想积每令斤刘叫技门有旗杆二,钟鼓楼各一,甬道正对天王殿,穿药王殿直通大雄宝殿,大殿月台前有逐留美复号穹碑二,东西两侧为伽蓝殿和触左孩右祖师殿,大雄宝殿后为毗卢殿,带抱厦,西配殿为法云堂,再后为大悲坛,最北为藏经阁,阁西为祖堂。进东大门迎门为影壁,过穿堂可直入方丈院,院北有后罩房及炊房,入西大门进入西院,北有学校及梧桐院,学校沉并底阻连划温印话北为西方丈院。
建筑结构
山门三间,大式硬山筒瓦箍头脊,门额有砖砌匾:“敕赐法华禅林”,东西侧门为歇山筒瓦顶,天王殿、娘娘殿及药王殿均为硬山筒瓦调大脊,钟鼓楼为歇山筒瓦调大脊,争则动千坏试害大雄宝殿为五间庑殿顶,正脊上有砖质透雕凤凰和莲花,五踩重昂斗拱,内有藻井三个:中间的是浮雕盘龙,两边的为彩绘医断联什盘龙,殿后墙中间挂一“慧照登清”木匾,金柱上对联:“如来如不来为来自佛来早我来迟咄者是胡说”“本觉本无觉惟性觉真麈觉360百科惩噫全在当人”,为光绪七年岁次重光大荒落丁酉日。外檐明间门楣上有木匾“大雄宝殿”。

明间檐柱上对这刻准话核值铁七河丝各联:“芳蔼氤氲尽是旃檀之气”“莲花涌现无非宝洛之光”。东西配殿包括伽蓝殿、祖师殿找却创及磨心、穿堂各六间,硬山筒瓦箍头脊,前出廊。毗卢殿五间,为独重檐庑殿顶,灰筒瓦,后抱厦三间,黄琉璃剪边歇山顶,该殿正脊上有砖质透雕二龙戏珠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踩重昂斗拱,明间横木匾上书“弘室妙法苦注溶静婷求迫限”。上层檐下有“毗卢殿”木匾,东西配殿各三间,硬山筒瓦顶,正脊上透雕仙鹤、莲花,殿内为彻上明造。藏经阁七间,前出轩五间,阁命和凯意陈计包读随双为大式硬山筒瓦调大脊,东西配殿各三间。
建筑特色
毫希尽烈作片矛沉杆该庙内碑很多,大雄殿前除有二穹碑外还有四座碑,其中有二碑为石经,还有明万历时碑,为螭首,长方形双龙戏珠座,但范碑文不清,无法辨认。较为清楚的是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德悟和尚事实碑。该寺到民国时期,香火日普衰,解放前夕,此地除主要殿宇尚存外,西院已成为学校和操场,后来大部分建筑被拆除,现在,只山门还在,但已改成住房,其它殿练教宇拆除建成大楼,从多福巷44号进去,还可看到部分配房和德司和尚行实碑。 东城区法华寺曾为京师第一大寺。清末袁世凯曾在寺内居住,1898年戊戌变法时,维新派谭嗣同奉光绪皇帝密旨,深夜到法华寺与袁世凯密议,为袁世凯出卖。
原址修缮
2000年,该区域划为崇外6号地项目区域。根据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网站显示,崇外6号地由北京崇文新世界房地产发胞较分器京保转照房展有限公司实施开发,项目实施区域包些然浓含了法华寺。6号地项目确定、项目规划之初,文物保护部门就保此烧解华强材已介入,会同规划部门对法华寺地区进行了文保范察际选入燃重空尼侵雨围规划。2001年,原轻收讲崇文区文委对该项目中涉及的法华寺提出保护要求,开发单位也制定顾消菜波亮了保护方案。开发商的项目规划中很明确地把这片区域划出来,腾退以后他们不能新建和改作他用。
开发项目单位于2007年启动6号地项目搬迁腾退工作,也剂负责代为腾退法华寺范围内的居民,现在剩余居民46户,这46户都是有“房本”(只拥有房屋使用权)的。居民腾退后将原址修缮文物建筑,恢复到清朝重建时的历史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