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筛分是将粒子群按粒子的大小、比重、带电性以及磁性等粉体学性质进行分离的方法。二、用带孔的筛面把粒度大小不同的混并黑斯预合物料分成各种粒度级别的作业叫做筛分。
- 中文名 筛分
- 外文名 sieving;sifting
- 筛分设备 模压筛,编织筛
- 影响筛分因素 粒径范围适宜
定义
sieving;sifting

(1)影响筛分的因素
归纳如下:①或细标粒径范围适宜,物料的按比作济赶距留粒度越接近于分界直径时越不易分离;②物料中含湿量增加,黏性增加,易成团或堵塞筛孔;③粒子的形状、密度小、物料不易过筛;④筛分装置的参数。
(2) 筛分设备
筛分用的药筛分两种,一种为模压筛,另一种为编织筛。使物料充分运动常同时采用几种运动方式:旋动筛和振荡筛。
作用
用筛孔尺寸不同的筛子将固体物料按所要求的颗粒大小分开的操作。常与粉碎孙福据项而只杨非相配合,使粉碎后的物料的颗粒大小可以近于相等,以保证合乎一定的要求或避免过分的粉碎。
筛分一般用于较粗的物料,即大于0.25毫米的物料。较细的物料,即小于0.2毫米的物料多用分级[分级是根据物料在介质(水或空气)中沉降速度的不同而分成不王色着同的粒级的作业]。但是近几年来,国内外正在应用细筛对磨矿产品进行分级,这种分级效率一般都比较高。
筛分作业
筛分的目的不同,筛分作业可以分为五类:
(1)独立分筛 其目的是得到适合于用户要求的最终产品。例如,在黑色冶金工业中,常把含铁较高的富铁矿筛分成不同的粒裂陈那报头只级,合格的大块铁矿石进来自入高炉冶炼,粉矿则经团矿或烧结制块入炉。

(2)辅助筛分这种筛分主要用在选矿厂的破碎作业中,对破碎作业起辅助作用。一般课五太众季现各又有预先筛分和检查筛分之别。
预先筛分是指矿石进入破碎机抗道干群翻激料关供前进行的筛分,用筛征子从矿石中分出对于该破碎机而言已经是合格的部分,如粗碎机前安装的格条筛、备非紧完措位筛分,其筛下产品。这样就可以减少进入破碎机的360百科矿石量,可提高破碎航二背终煤省激万介前载机的产量。
检查筛分是指矿石经过破碎之后进行的筛副凯木都分,其目的是保证最终的碎矿产品符合磨矿作业的粒度要求,照预处做谓承适员查使不合格的碎矿产品返回破碎作业中,如中、细碎破碎机前的筛分,既起到预先筛分,又起到检查筛分的作用。所以检查筛分可以改善破碎设备的利用情况,相似于分级机和磨矿威怀世即食很机构成闭路循环工作,以提高磨矿效率。
(3)准备筛分 其目的是为下一作业做准备。如重选厂在跳汰前要把物料进行筛分分级,把粗、中、细不同派北食沙片由对息我内的产物进行分级跳汰。
喜没 (4)选择筛分如果物料中有用成分在各个粒级的分布差别很大,则可以筛分分级得到质量不同的粒级,把低质量的粒级筛除,从而相应研血被儿飞情提高了物料的品位,有时又把这种筛分叫筛选。
(5)脱水筛分 筛分皇刑文子的目的是脱除物料的水分,一般在洗煤厂比较常见。
此外,物料含水泥较高时,也用筛分进行脱泥。
茶叶方面
茶叶方面的筛分定义
台地茶菁毛茶以器械依细嫩度筛分五级十等,野生茶多夜攻积企约煤以芽叶多寡、细嫩度区分级数。茶菁筛分后,以利后续茶菁分类储存与拼配使用。
筛分试验
工程材料筛分试验
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
(T 0302-2005)
早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1、上女测定粗集料(碎石供乡渐很庆相、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组成对水泥混凝土用独并达粗集料可采用干筛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试验。
2、本方法也适用于同时含有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的集料混合料筛分试验,如未筛碎石、级配碎石、天然砂砾、级配砂砾、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沥青拌和楼的冷料混合料、热料仓材料、沥青混合料经溶剂抽提后的矿料等。
二、仪具与材料
1、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
2、摇筛机。
3、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
4、其它:盘子、铲子、毛刷等。
三、试验准备
按规定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下表1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四、粗集料干筛法试验步骤
1、取试样一份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0),准确至0.1%。
2、用搪瓷盘作筛分容器,按筛孔大小排列顺序逐个将集料过筛。人工筛分时,需使集料在筛面上同时有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不停顿的运动,使小于筛孔的集料通过筛孔,直至1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量的0.1%为止;当采用摇筛机筛分时,应在摇筛机筛分后再逐个由人工补筛。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人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应确认1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确实小于筛上残余量的0.1%。
注:由于0.075㎜筛干筛几乎小能把沾在粗集料表面的小于0.075㎜部分的石粉筛过去,而且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而言,0.075㎜通过率的意义不大,所以也可以不筛,且把通过0.15㎜筛的筛下部分全部作为0.075㎜的分计筛余,将粗集料的O.075㎜通过率假设为0。
3、如果某个筛上的集料过多,影响筛分作业时,可以分两次筛分,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19㎜时,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轻轻拨动颗粒,但不得逐颗筛过筛孔。
4、称取每个筛上的筛余量,准确至总质量的0.1%。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m0相比,相差不得超过m0的0.5%。
五、粗集料水洗法试验步骤
1、取一份试样,将试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3),准确至0.1%。
2、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淹没,但不得使用任何洗涤剂、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剂。
3、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使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使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破碎集料或有集料从水中溅出。
4、根据集料粒径大小选择组成一组套筛,其底部为0.075㎜标准筛,上部为2.36㎜或4.75㎜筛。仔细将容器中混有细粉的悬浮液倒出,经过套筛流入另一容器中,尽量不将粗集料倒出,以免损坏标准筛筛面。
注:无需将容器中的全部集料都倒出,只倒出悬浮液。且不可直接倒至0.075㎜筛上,以免集料掉出损坏筛面。
5、重复以上2~4步骤,直至倒出的水洁净为止,必要时可采用水流缓慢冲洗。
6、将套筛每个筛子上的集料及容器中的集料全部回收在一个搪瓷盘中,容器上不得有沾附的集料颗粒。
7、在确保细粉不散失的前提下,小心泌去搪瓷盘中的积水,将搪瓷盘连同集料一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4),准确至0.1%。以m3与m4之差作为0.075㎜的筛下部分。
8、将回收的干燥集料按干筛方法筛分出0.075㎜筛以上各筛的筛余量,此时0.075㎜筛下部分应为0,如果尚能筛出,则应将其并入水洗得到的0.075㎜的筛下部分,且表示水洗得不干净。
六、计算
1、干筛法筛分结果的计算
(1) 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m0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并计算损耗率,记入表2之第(1)栏,若损耗率大于0.3%,应重新进行试验。
m5=m0-(∑mi+m底) (1)
式中:m5--由于筛分造成的损耗(g);
m0--用于干筛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
mi--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g);
i--依次为0.075㎜、0.15㎜……至集料最大粒径的排序;
m底--筛底(0.075㎜以下部分)集料总质量(g)。
(2)干筛分计筛余百分率
干筛后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按式2计算,记入表2之第(2)栏,精确至0.1%。
(2)
式中: --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m5--由于筛分造成的损耗(g);
m0--用于干筛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
mi--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g);
i--依次为0.075㎜、0.15㎜……至集料最大粒径的排序。
(3)干筛累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为该号筛以上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记入表2之第(3)栏,精确至0.1%。
(4)干筛各号筛的质量通过百分率
各号筛的质量通过百分率Pi等于100减去该号筛累计筛余百分率,记入表2之第(4)栏,精确至0.1%。
(5)由筛底存量除以扣除损耗后的干燥集料总质量计算0.075㎜筛的通过率。
(6)试验结果以两次试验的平均值表示,记入表2第(5)栏,精确至0.1%。当两次试验结果P0.075的差值超过1%时,试验应重新进行。
粗集料干筛分记录 表2
干燥试样总量m0(g) | 第1组 | 第2组 | 平均 | ||||||
3000 | 3000 | ||||||||
筛孔尺寸(㎜) | 筛上重mi(g) | 分计筛余(%) | 累计筛余(%) | 通过百分率(%) | 筛上重mi(g) | 分计筛余(%) | 累计筛余(%) | 通过百分率(%) | 通过百分率(%) |
(1) | (2) | (3) | (4) | (1) | (2) | (3) | (4) | (5) | |
19 | 0 | 0 | 0 | 100 | 0 | 0 | 0 | 100 | 100 |
16 | 696.3 | 23.2 | 23.2 | 76.8 | 699.4 | 23.3 | 23.3 | 76.7 | 76.7 |
13.2 | 431.9 | 14.4 | 37.6 | 62.4 | 434.6 | 14.5 | 37.8 | 62.2 | 62.3 |
9.5 | 801.0 | 26.7 | 64.4 | 35.6 | 802.3 | 26.8 | 64.6 | 35.4 | 35.5 |
4.75 | 989.8 | 33.0 | 97.4 | 2.6 | 985.3 | 32.9 | 97.4 | 2.6 | 2.6 |
2.36 | 70.1 | 2.3 | 99.7 | 0.3 | 68.5 | 2.3 | 99.7 | 0.3 | 0.3 |
1.18 | 8.2 | 0.3 | 100.0 | 0.0 | 7.9 | 0.3 | 100.0 | 0.0 | 0.0 |
0.6 | 0.5 | 0.0 | 100.0 | 0.0 | 0.2 | 0.0 | 100.0 | 0.0 | 0.0 |
0.3 | 0.0 | 0.0 | 100.0 | 0.0 | 0.0 | 0.0 | 100.0 | 0.0 | 0.0 |
0.15 | 0.0 | 0.0 | 100.0 | 0.0 | 0.0 | 0.0 | 100.0 | 0.0 | 0.0 |
0.075 | 0.0 | 0.0 | 100.0 | 0.0 | 0.0 | 0.0 | 100.0 | 0.0 | 0.0 |
筛底m底 | 0.0 | 0.0 | 100.0 | 0.0 | 0.0 | 100.0 | 0.0 | ||
筛分后总量∑mi(g) | 2997.8 | 100.0 | 2998.2 | 100.0 | |||||
损耗m5(g) | 2.2 | 1.8 | |||||||
损耗率(%) | 0.1 | 0.1 |
2、水筛法筛分结果的计算
(1)按式(3)、(4)计算粗集料中0.075㎜筛下部分质量m0.075和含量P0.075,记入表3中,精确至0.1%。当两次试验结果P0.075的差值超过1%时,试验应重新进行。
m0.075 = m3 - m4 (3)
P0.075= = (4)
式中:P0.075--粗集料中小于0.075㎜的含量(通过率)(%);
m0.075--粗集料中水洗得到的小于0.075㎜部分的质量(g);
m3--用于水洗的干燥粗集料总质量(g);
m4--水洗后的干燥粗集料总质量(g)。
(2)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m4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并计算损耗率记入表3之第(1)栏,若损耗率大于0.3%,应重新进行试验。
m5 = m3-(∑mi+m0.075) (5)
式中:m5--由于筛分造成的损耗(g);
m3--用于水筛筛分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
mi--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g);
i--依次为0.075㎜、0.15㎜……至集料最大粒径的排序;
m0.075--水洗后得到的0.075㎜以下部分质量(g),即(m3一m4)。
(3)计算其它各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质量通过百分率,计算方法与干筛法相同。当干筛时筛分有损耗时,应按干筛法的方法从总质量中扣除损耗部分(见报告示例).将计算结果分别记入表3第(2)、(3)、(4)栏。
(4)试验结果以两次试验的平均值表示,记入表3第(5)栏。
粗集料水筛法筛分记录 表3
干燥试样总量m3(g) | 第1组 | 第2组 | 平均 | |||||||
3000 | 3000 | |||||||||
水洗后筛上总量m4(g) | 2879 | 2868 | ||||||||
水洗后0.075㎜筛下量m0.075(g) | 121 | 132 | ||||||||
0.075㎜通过率P0.075(%) | 4 | 4.4 | ||||||||
筛孔尺寸(㎜) | 筛上重mi(g) | 分计筛余(%) | 累计筛余(%) | 通过百分率(%) | 筛上重mi(g) | 分计筛余(%) | 累计筛余(%) | 通过百分率(%) | 通过百分率(%) | |
(1) | (2) | (3) | (4) | (1) | (2) | (3) | (4) | (5) | ||
水洗后干筛法筛分 | 19 | 5 | 0.2 | 0.2 | 99.8 | 0 | 0 | 0 | 100 | 99.9 |
16 | 696.3 | 23.2 | 23.4 | 76.6 | 680.3 | 22.7 | 22.7 | 77.3 | 76.9 | |
13.2 | 882.3 | 29.4 | 52.8 | 47.2 | 839.2 | 28 | 50.7 | 49.3 | 48.2 | |
9.5 | 713.2 | 23.8 | 76.6 | 23.4 | 778.5 | 26 | 76.7 | 23.3 | 23.4 | |
4.75 | 343.4 | 11.5 | 88.1 | 11.9 | 348.7 | 11.6 | 88.3 | 11.7 | 11.8 | |
2.36 | 70.1 | 2.3 | 90.4 | 9.6 | 68.3 | 2.3 | 90.6 | 9.4 | 9.5 | |
1.18 | 87.5 | 2.9 | 93.3 | 6.7 | 79.1 | 2.6 | 93.2 | 6.8 | 6.7 | |
0.6 | 67.8 | 2.3 | 95.6 | 4.4 | 59.3 | 2 | 95.2 | 4.8 | 4.6 | |
0.3 | 4.6 | 0.2 | 95.7 | 4.3 | 4.3 | 0.1 | 95.3 | 4.7 | 4.5 | |
0.15 | 5.6 | 0.2 | 95.9 | 4.1 | 3.8 | 0.1 | 95.5 | 4.5 | 4.3 | |
0.075 | 2.3 | 0.1 | 96 | 4 | 4 | 0.1 | 95.6 | 4.4 | 4.2 | |
筛底m底[注] | 0 | 0 | ||||||||
干筛后总量∑mi(g) | 2878.1 | 96 | 2865.5 | 95.6 | ||||||
损耗m5(g) | 0.9 | 2.5 | ||||||||
损耗率(%) | 0.03 | 0.09 | ||||||||
扣除损耗后总量(g) | 2999.1 | 2997.5 |
注:如筛底m底的值不是0,应将其并入m0.075中重新计算P0.075。
七、报告
1、 筛分结果以各筛孔的质量通过百分率表示,宜记录为表2或表3的格式。
2、对用于沥青混合料、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用的集料,宜绘制集料筛分曲线,其横坐标为筛孔尺寸的0.45次方(见表4),纵坐标为普通坐标,如图1所示。
级配曲线的横坐标(按X=di计算) 表4
筛孔di(㎜) | 0.075 | 0.15 | 0.3 | 0.6 | 1.18 | 2.36 | 4.75 |
横坐标x | 0.312 | 0.426 | 0.582 | 0.795 | 1.077 | 1.472 | 2.016 |
筛孔di(㎜) | 9.5 | 13.2 | 16 | 19 | 26.5 | 31.5 | 37.5 |
横坐标x | 2.745 | 3.193 | 3.482 | 3.762 | 4.370 | 4.723 | 5.109 |
图1集料筛分曲线与矿料级配设计曲线
3、同一种集料至少取两个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每号筛上筛余量的试验结果,报告集料级配组成通过百分率及级配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