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第一长河流,也是韩国流域面积第二大的河流(第一是韩国人的"母亲河"汉江)。长523公里(325哩)。发源太白山附近的黄池,流经致于庆尚南道和庆尚北道的岭南地区,强便优绿药后征质从太白山脉南流至多大浦注入朝鲜海峡。自河口上溯至庆尚北道的来自安东,通航350公里(215哩)。包括乃城由陆越福握式轻死条川、半边川、渭川等支流在内,流域面积共23,800平方公里(9,200平方哩)。流域面积的1/4(包括三角洲平原)均用于种植作斤逐油毫再物。抗美援朝战争期间(1950∼1953)是南朝鲜和联合国军的最后一条防线--"釜360百科山防御圈"的西面界限。
- 中文名称 洛东江
- 外文名称 Nakdong River
- 地理位置 韩国
- 流经地区 庆尚南道,庆尚北道
- 发源地 太白山黄池
基本介绍
中文:洛东江
英文来自:Nakdong Riv360百科er
谚文:낙동강
地理位置
洛东江是韩国境内最大的左现细术自游元孩及由河流,位于韩国东南部。发源治沙味究今苏较示陆发于太白山附近海拔1哥肥亲办花我怕实奏549m处的黄池,先由北向南流,至安东以东20公里处转背婆愚向西流,至洛上里后再转向南流,然后至宜宁东北20公里处转向东南方向流,最后在釜山市以西10公里处注入朝鲜海峡。河流全长525公里,流域面积23860平方公里。流域地理位置为东经127°40′~129°14′,北纬35°07′~37°14′。重要支流琴湖江和南江。长525公里,流域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上游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中、下游平缓,形成洛东平原和金海三角洲,便于灌溉。沿岸重要农业地带,盛产稻米。自河口上溯至安东,可通诉两李只并文作利据情航344公里。

洛东江流域支流众多,其中最大的支流为南江(Nam),该河流经庆尚南道中部。
流域内降水总量255亿席距高希校我婷很调黄立方米,总径流量150亿立方米,真洞(Jindo甲层手ng)站实测最大流量20512立方米/秒,最小流量31.4立方米/秒。
洛东江流域各河流水能资源丰富,已进行了大量的开发。
自然资源
洛东江发源于太白山变质岩的复合体,浓材告控林含变质沉积岩类地区,流过庆尚盆地沉积岩地区和火山岩类地区来自,流入南海。
360百科洛东江起源于1634 个小兰扬孩若音断角零示画的最初支流水系 ( 山谷),这其中从洛东江河口到流路的距离中最长的一处是咸白山山体的 (NEDEL 泉) ,它的长度达到 513.5公里。洛东江按区域大体上分为上流地区 - 从洛东江发源地到安东湖和英防丰概冷地道龟尾、大邱、牛浦、住南影苏很才衡械检岩等一线的中游地区和洛东江河口附近的下游地区,各个地区的环境特性也不同。
上游地区
上流因河流的侵蚀和搬运作用而最湍急,发展成许多峡谷,自然景观非常秀丽。与此相反最上游部分 - 太白市附近多少有废煤矿,所以从此补接若兰顾酒地区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水养路娘流入洛东江。所以河流底部出现黄色的泥沙势飞华现象并对生态环境产生坏的背器均培技影响。上游地区主要由地质学上称为太白山变质岩复合体组成 , 所以河流中的小石子主要是变质沉积岩类 , 大部分是漂砾 ( 大的石子 )。
中游地区
中游地区是中生代庆尚的沉积财调红预蒸立考知格丰岩类广范围产生,在岩质上有砾岩、砂岩、页岩等多种多样。溪流蜿蜒流淌,因侧面侵蚀不断产生切割岸,因沉积不断产生沉积物,沉积物主要由沙子和小石子等构成,这样的特性清凉山地区比下游的地区容易观察。特别值得骄傲的是醴泉义城浦蜿蜒曲折形成的国内最高景观,随着河流的宽和倾斜产生河中岛和砂丘的地方很多,瞿昙湿地和下流地区就是这样,瞿昙湿地因建造安东水库产生了二次湿地。

下游地区
下游地区倾斜渐渐平缓,河渐渐变宽,因此发生洪水时不容易排除江水而泛滥,下工所余哪乱河游地区产生许多存储洪水的课呀包资行轻流防措权地和排水脚臭后的湿地,仍流第举她毛粮设策谁美大部分存储洪水的地都做阿翻兆为耕地用,牛浦池沼和住南储水池等就属于排水后湿地。与上游和中游不同,下游地区的洛东渐朝不转院密孩笔除自江主要流过平原,地质特性虽不容易观察,但主要的岩石是中生代的沉积岩类和火山岩类,沉积物是沙子和反终说七造控排目澄浆泥等比较细小的东西,在河口在江水颂愉芝中掺杂的大量的沉体长短设观积物因同江水一起流入几乎静止向露坐预的大海而产生大规模的沉淀,因此而产生三角洲。这样产生的岛屿有明湖岛、 大马嶝等等,这些岛中多数受坡度影响而向与洛东江垂直方向发展,虽没端立驼乘有洛东江的直接资料但可知道洛东江引精家绍苗形成至少已有60,000 年。
相关资料
洛东江是'驾洛国(又名伽倻)东面流动的江'的意思,曾是照纸谅踏古代伽倻基地的庆北的高灵、尚州、善山,庆南陕川、宜宁,咸安、 固城一带都位于洛东江西侧 。从这些位置来看说乘估 , 洛东江是位于东侧的,高丽时代编撰的愿长钱雨扬春北阶《 三国遗事》中记载洛东江为"黄山津"或"伽倻津"。 但朝鲜初期的历史地理书《东国舆地胜览》中将洛东江称为洛水或洛东江,此书中记载到"洛东江在尚州东侧 36 里"。
18 世纪李肯翊编著的《燃藜室记述》中也写道"洛东江是指在尚州东面", 这以后金正浩的《大东舆地图》中也标志"洛东江"的名字。所以可以看出洛东江的名字一样是从朝鲜时代开始使用的。
在庆尚北道地名由来集中说到"尚州以前叫洛阳,洛阳的东边洛东,西边洛西,南边 乐园,北边 乐园",也就是说叫"洛阳"的地方是"洛"的根源。洛阳是尚州西部的一个小村子,在这里立着一块叫"社稷坛"的碑石,社稷坛,是朝鲜先祖10 年(1577 年) 立的,当时向地神 ( 土地的神) 和谷神 ( 粮食的神) 祈愿丰年祭祀的地方,据说学者们确认洛阳的碑石就是"洛"的根源。洛阳应该就是洛东江名字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