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师团又名抗端歌垂限氧大阪师团、"编组地:大阪。是日军在二战爆发前17个常备师团之一,是日本陆军的甲种师团。
- 中文名称 大阪第四师团
- 外文名称 Osaka fourth division
- 别名 大阪师团
- 成立时间 1888年
- 编组地 大阪
战争经历
来自佐贺之紊乱
西南之角色
第4师团的前身是大阪镇台。兵员征集地域:第8(大阪),第9(京都),第10(和歌山)和第20联队。平定佐送怕孔刻械振议货抗又贺之紊乱・秋之紊乱・西南战争。西南战争期间,大阪联队在和萨摩武士对战时英勇作战,损失很大,第8联队曾获明治天皇「勇戦剧闘ご嘉赏」的勅语,是日本陆军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荣誉,因为连二战中的感谢状都只是由军司令官颁布的,其荣誉性质360百科远非可比。
日清・日俄战争
在甲午战争中,在导沉武海排难眼香举个辽东半岛登陆之后没经过什么大仗,之后就担任当地警备。日俄战争中小川又次作为师团积长,属于奥保巩大将的第2军,连克金州、南山、得利寺和大石桥等重镇,之后参加了辽阳、沙河、奉天会战,作战极为英勇顽强。
大陆战线
1937年(昭和12年)2月,第4师团满洲驻屯,下辖4个联队:第8(大阪)联队、第37(大阪)联队、第61(和百老名歌山)联队、第70吗次胡支希某均显促(筱山)联队,不久卢沟桥事怀山之教缺呀件爆发。此后又转战华北和满蒙。1940年(昭和15年)7月第4师团被派遣华中,参加汉水作战,豫南会战,江北作战。1941年(昭和16年)9月,第1次长沙作战之后,师团成为大本营直辖,为预备下次的南方作战第4师团的部队进行了集结重组,民风编制从4单位制师团向三单位制转移,由永货筱山征集而来的步斯乙帝么月响均小死兵第70联队被整编入第25师团。
太平洋战线
1941年(昭和16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参加菲律宾攻占作战,第2次巴丹半岛攻占作战后,成为在日本的本土警备。1943年(昭和18年)9月,被再次动员,主管苏门答腊岛警备,辖龙位补露属缅甸方面的日军第1决克待湖然范集草米5军的指挥,在泰国清美列路迈迎接了战争结束。最后投降时所属步兵联队包括:第8(严批汽肉大阪),第37(大阪),第61(和歌山)。
大阪Go-Stop事件
至抗日战争爆发前,第四顾司领器师团再没上过前线。不过,这并不等于它没有表现"勇敢"精神的机会。1933年,第四师团二等兵松井在大阪市中心闯红灯,结果和警察发生冲突,师团长寺内寿一为了"维护大日军的尊严",毅然带兵砸了警察所,史称"大测曾把规林营阪Go-Stop事件",第四师团在日本国内的"武勇"可见一斑。
卫秋最既变红督对科雷吉多尔要塞起朝整只富至奏完普的最后攻击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各部都投入到对盟军的作战中,1942年4城林天程风七月,第四师团被调往菲律宾,和第五,第十八,第二十一师团一起,参加对科雷吉多尔要塞的最后攻击,第四师团圆满完成任务,最终在巴丹半岛的美菲军全部投降,这个胜利给第四师团带来了极大的荣耀,不管是国内叛乱,还是露西亚(俄军),还是美英鬼畜(美英军)都是第四师团的手下败将。
爱好和平
日本宣布投降后,在泰国清迈迎接了战争结束,一些士兵和军官自尽,但投降和交接还算顺利。
原因剖析
第四师团为什么在日军中这样独树一帜、"弱"不禁风呢?对于第四师团的表现,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认为,这是大阪的独特文化造成的。
在古代日本各地,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农民依附于拥有土地的诸侯(即大名),而诸侯服从于幕府将军(当时天皇是将军手中的傀儡),关东和关西之分,大阪位于近畿,效忠天皇而非关东的幕府将军,贵族文化商业文明和关东的农民和军人有极大不同,天皇是被骗到江户(现东京)去的,这帮武夫会把日本带进灾难的,这是大阪人的普遍情绪,
日本的关西地区受中国文化影响比之关东地区更大,对于很早就有中国商船停泊的大阪来说,对中国也同情些,日本历史学家关幸辅在《日军第一窝囊废师团》的最后部分,对第四师团做了一小段总结,说得真是有几分道理,"如果日本的军队都像第四师团这样,大概中日之间也就不会发生战争了吧?要是这样,也就不会有日本的战败了吧……"。
反战视角
多了一群保命要紧的"窝囊废",也就少了一拨灭绝人性的战争狂人。在非正义的战争里,选择了正确应对方式保全了自已的身家性命,少一分杀戮,就多一分和平,远离战争恶行的日军第四师团,给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历任师团长
1 高岛鞆之助(1888年5月14日----1891年6月1日)。

2 黑川通轨(1891年6月1日----1893年11月10日)。
3 北白川宫能久亲王(1893年11月10日----1895年1月28日)。
4 山泽静吾(1895年1月28日----1897年4月8日)。
5 小川又次(1897年4月8日----1904年9月3日)。
6冢本胜嘉(1904年9月3日----1906年7月6日)。
7 井上光(1906年7月6日----1908年12月21日)。
8 土屋光春(1908年12月21日----1910年8月26日)。
9 浅田信兴(1910年8月26日----1911年9月6日)。
10 一户兵卫(1911年9月6日----1912年12月26日)。
11 大迫尚道(1912年12月26日----1915年2月15日)。
12 仁田原重行(1915年2月15日----1916年8月28日)。
13 宇都宫太郎(1916年8月28日----1918年7月24日)。
14 立花小一郎(1918年7月24日----1919年4月12日)。
15 町田经宇(1919年4月12日----1921年6月15日)。
16 铃木庄六(1921年6月15日----1923年8月6日)。
17 村冈长太郎(1923年8月6日----1927年8月26日)。
18 菱刈隆(1927年8月26日----1928年8月10日)。
19 林弥三吉(1928年8月10日----1930年12月22日)。
20 阿部信行(1930年12月22日----1932年1月9日)。
21 寺内寿一(1932年1月9日----1934年8月1日)。
22 东久迩宫稔彦王(1934年8月1日----1935年12月2日)。
23 建川美次(1935年12月2日----1936年8月1日)。
24 今井清(1936年8月1日----1937年3月1日)。
25 松井命(1937年3月1日----1938年7月15日)。
26 泽田茂(1938年7月15日----1939年9月23日)。
27 山下奉文(1939年9月23日----1940年7月22日)。
28 北野宪造(1940年7月22日----1942年7月18日)。
29 关原六(1942年7月18日----1943年9月25日)。
30 马场正郎(1943年9月25日----1944年12月26日)。
31 木村松治郎(1944年12月26日----1945年8月15日)。
谣言辩证
相关谣言
日本历史学家关幸辅在文章《日军第一窝囊来自废师团》中,曾详细描述了第四师团的种种佚事。几乎都是没有根据的瞎侃,但有些人却360百科当宝一样捡起来。
日本军史作者东功专门写文反驳过第四师团很弱的说法称这是对大坂人的岐视,比如在西南战争中,第四镇台面对萨摩武士组成的叛军(萨摩从战国时代到二战都以出日本最顽强的步兵闻名)毫不示弱,因此在参战各师团中唯一受到天皇奖勉。
再如在日俄战争的南山之战中,第四师团曾攻下第一师团无法攻克的掉队阵地,再如以山地战见长,日本知名的"丹波之鬼"筱山步兵第70联队就是从第四师团改编出来的。
再如太平洋战争中它的第8联队在攻克巴丹-科雷吉多尔之战中出了大力,得到了本间雅晴中将的通令表扬。伊藤桂一则在他的书中说:"不如该说大坂人是会用脑子战斗的军队,如果发现没有胜机他们就不会勉强从事,而是退回去寻找下一次胜机。"谷泽永一也务待说:"到现在完全找不到能证实(嘲笑大坂兵)民谣的根据。"
第四师团战斗力十分弱的说法在中国的流行,源于萨苏一篇文章,而此人的许多文章早有多人提出质疑,称内中充满大量的造假和断章取义,其中有许多细月节如第四师团的参战会令中国军士气高涨的说法,根本找不到日文出处。
辩证1
现越群你限轴今大阪第四师团
关幸辅说,第四师团的实际作战能力并不高。尤其是第四师团的核心部队--第八联队,因为在日俄战争中屡战屡败,获得了"败不怕的八联队"绰号。(实际叫记上第4师团在此次作战假天中,连克金州南山等重镇,之后参加了辽阳、沙河、奉天会战,没败过一阵。)
辩证2
1933年,第四元如核死改家解业怀师团二等兵松井在大阪市中心闯红灯,结果和警察发生冲突,师正兴固扩次伟养团长寺内寿一为了"维爱来那许深条括印刘和护大日军的尊严",毅然带兵砸了警察所,史称"大阪Go-Stop事件",第四师团在日本国内的"武勇"可见一斑。-----这个倒是防肥冲纸始镇银降余经烧真的。
辩证3
1937年,因驻华日军兵力吃紧,日军大本营罪将第四师团调到中国东北燃,划归关东军编制。当时,日军大本营为让这支部队焕发战斗精神着实费了一番心思,结论是:指挥此喜他基刚自后率太英官对于一支部队的战斗力的强弱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于是,日军大本营先后调来几位名将整顿该师,例如绰号"马来之虎"的山下奉文就曾担任过第四师师团长,但他也拿习惯了自胡益便刑己育异未由散漫的第四师团没办法。集训两年后,第四师团终于有了"露脸"的机会。1939年,苏联与日本在中蒙边界的诺门坎地区发生战争,关东军下令植然批秋垂沙触输驻扎在伪满洲国北部的大束频块办龙生阪、仙台两师团紧急动员,增援前线。仙架望要穿兰台师团(即第二师团)接到命令后,急行军4天从海拉尔赶到诺门坎,抵达战场当天就投入战斗,但会坐很快就被苏军打了个落花流水。与此相反,第四师团的出动命令虽然下达,却迟迟"按兵不动"。原因是动员令下达后,师团内的疾病患者剧增,放眼望去,满营都是因为五花八门原因要求留守的官兵。激动的日军联队长在狂怒之下,亲自坐镇医务室参加诊断,这才勉强组织好部队向前线进发,"联队长改行当大夫"的笑话也由此在日军中流传开来。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第四师团的士兵们又耍起了新的花招--"消极怠工"。从海拉尔到诺门坎,第二师团走了4天,第四师团却整整走了8天,而且大量人员掉队。凑巧的是,第四师团先遣队到达前线的当天,苏日宣布停战。消息传来,掉队的第四师团官兵仿佛吃了"大力丸"一样迅速跟上来归队,连留守的不少官兵也一边"带病"慷慨奔赴前线,一边万分懊丧地抱怨:自己居然没有机会打上这一仗!当时的师团长泽田茂师团长的说法是:第四师团驻地太分散。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返程的时候,齐装满员、精神饱满的第四师团,成了日军中最威武的部队,而率先赶到战场的第二师团却丢盔卸甲、伤兵满营。
辩证4
其实,第四师团的名声,中国军队早有耳闻,早在"徐州会战"期间,中国军队就遇到过一支"奇怪的日军"。面对日军合围,李宗仁指挥40万大军巧妙地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突围后的中国军队已是人困马乏,重装备也丢失了很多,战斗力锐减。就在穿越鲁苏皖边界一条公路的时候,发现前方路上赫然出现一支装备精良、正在挺进的日本军队,此刻,疲惫不堪的中国军队惊惶失措,混乱地离开公路撤向附近的山区。奇怪的是,过了很久都没见日军追来,中国军队的指挥官惊奇之余派人打探,却见那支日军丝毫没有追击的意思,相反,还在公路两侧堂而皇之地烧起饭来。这支"奇怪的日军"正是第四师团的南进支队。"-----(当时第四师团在东北,根本没有参加徐州会战。)
辩证5
自此,日军第十一军指挥官只好让第四师团专心在后方"待机"了。曾有一次,第十一军司令官阿南惟几不信邪,派第四师团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打主攻,结果第四师团一进长沙就被赶了出来,全线溃败。(实际上第二次长沙会战日本日军击破中方5个精锐军,获得胜利,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在长沙被合围的时候,第4师团早就调到上海了。)
辩证6
日军在进攻衡阳和芷江时遇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战斗一开始,来自第四师团的老兵又故伎重演,从军官、士官到老兵纷纷入院,消极但合理地拒绝作战。当负伤的日军士兵到医院的时候,那些"养病"的第四师团"前辈"们还要问:"你为什么要这样玩命啊?"当被问到自己为何不愿意参战时,这些"病号"却豪气冲天地说:"听说这次出击我们是担任佯攻的,这很没有意思,如果是主攻么,自然是要好好打一仗喽。"(写这些的也不看看第四师团当时在东南亚时代地方,你就让他飞到衡阳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