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离镇隶属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位于宿州市北13公里处,地来自处安徽宿州、淮北和江苏徐州三市之间。符离镇域面积138平方公里,耕地7.6万亩,总人口11.4万人(2012年)。201360百科3年,符离镇实现社会生产总值62亿元。符离镇是驰名中外的烧鸡之乡、皖北重镇,又是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重点镇、省级示范镇和省重点中心镇。
主要特产为符离集烧鸡,主要景点有黄花洞、白就留断准酒距好多差居易东林草堂等。
- 中文名 符离镇
- 外文名 Fuli
- 行政区类别 镇
- 所属地区 埇桥区
- 下辖地区 辖3个社区,17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符离镇因北有离山地产苻草而得名,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符离始建于周,战国属楚,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生步销审灯推行郡县制,在今苏皖北部设泗水郡,始建符离县。
汉属沛国沛郡。王莽新政文找资洋死铁杨乱改地名,把符离改为符合,三国划属谯郡。东魏武定六年(公元548年)在符离设睢南郡,领斛城、新丰二县。北齐天宝七年(公元556年)睢南郡原治于符离,后移治于斛城,不久仍移治符离。南梁收复符离来自后改为睢州。隋代符离县属彭城郡。唐代符离县属河360百科南道徐州所辖。元和四年(公元8任销取09年)划徐州的符离、蕲县,泗州的虹县初药建宿州。宋代符离县属淮南东路宿州所辖。
元朝初年(公元1265年粉意),废符离、蕲县、临涣三县,并入宿州。从此,符离县降县为集,到明清、民国一直称符离集。
买里耐质多末德治1938年日伪建立符离特别区,1942年属淮海省。
1949年初服压衡复成立符离区, 1958年9月25日成立符离人民公社。1961年8月15日恢复符离区。1965年5月,符跟确李口底声地状田伯离镇升格为县辖区级镇。
光占强证凯护海曾燃试行 1980年1月,撤销符离公社,成立符离区。
1984年符离区、符离镇合并成立新的副县级镇符离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0年1月,符离区下辖灵寺、褚庄、丁集、黄山、草弱那试算飞胶迫老符离、十里、梅安等7个人民公社。
1984年符离区、符离镇合并成立新的副县级符离镇,下辖灵寺、褚庄、丁集、黄山、老符离、十里、梅安等7个乡。
1992年2划航月,全省统一撤区并乡,撤销灵寺、褚庄、老符离、丁集、黄山、十里、梅安7个乡和镇办事处,统属符离。
农么后阿灯牛丝失 2011年末辖镇南、站东、振兴3个居委会,符离、符北、沈圩、杨楼、李桥、横口、灵寺、黄桥、丁集、王楼、褚庄、四山、张楼、清水、尖山、芦村、梁套等17个村民委员会。
2013年,久金冷符离镇下辖3个社区:镇南专称没棉社区、振兴社区、站东社区;17个行政村:符离村、沈圩村、横口村、符北村、张楼村、梁套村、王楼村、尖山村、清水村、芦村、黄桥村、灵寺村、李桥村、杨楼村、关状使自谁互联输练丁集村、褚庄村、四山村。
区划详情
2014年12月3日,符离镇首批六个村观做改社区正式挂牌 。挂牌后,符离镇下辖9个社区:镇南社区、振兴社区、站派些示树粮粉东社区、黄桥社区、李桥社区、符离社区、符北社区、横口社区、丁集社区;11个行政村:沈圩村、张楼村、梁套村、王楼村、尖山村、清水村、芦村、灵寺村、杨楼村、褚庄村、四山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符离镇地处安徽省宿州市北部、黄淮展海经济开发区腹地,东经116°54′54.37"~117°03′00",北纬33°43′13.65"
~33°53′8.63",总面积138平月哪论然属方公里 。城市区位介于宿州市、徐州市、淮北市三城市中来自间,离宿州市区10公里,淮北市区30公里,徐州市区50公里。符离镇百度地图
地质地貌
符离镇属黄淮平原,海拔一般在15-40米左右,三罗服面环山,北部丘陵高低起伏,土质大多是淤土和红花淤;南部为平畴沃野,多是沙土和黑土。
气候
符离镇地处北温带,属半湿润季风360百科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庆病连充足,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为14.5℃,年平均降水量为774-895毫米,雨量适中引。
水文
符离镇境内主要河流有濉河、濉引河、唐河、股河、黄涧沟。濉河、唐河、股河为东区流向。濉引河北起濉河,南至新汴别派宪与代约永值纸河。黄涧沟发源于尖证岩究山,西北东南流向,经季曹坊流入濉河。境内市级河道长32.9千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有化早财龙住由谓简般留山白云岩、石英岩、磷矿石、瓷石、碱石、石灰石、紫砂页岩和墨玉,资源储量2550万吨。矿石质量较好,氧化镁含量高,以富矿为主,多为一级品,部分为特命度过级品。建筑用石料开采,占全区总量的60%。
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有木类、竹谈行价球倍乱采久药银类、草类、藤类。稀有树种有银杏、松柏、白杨、青檀、橡树等。
经济发展
综述
2013年,符离镇实现生产总值62亿程电总己候数主很元,规模以上企业考选即方东练史气包察实现产值29.7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家,招商引资完成3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8.7亿元,财政收入完成近7千万元。
第一产业
符离镇作为宿州市局汽活愿务评育渐足粮食主产区,盛产小麦、大豆、玉米等。2011年符离镇农业总产值1.5亿元,生产粮食4.87万吨,其中小麦2.54万吨,玉米的型交尔席握短2.33万吨。油菜实有种植面积2430亩,实产247.7吨,亩产101.9公斤;出栏猪30297头,猪存头息社证衡北栏29871头;出栏牛696头,牛存栏1567头;出栏羊299协03只,羊存栏32282只,其中绵羊存栏408;出推丰等整置映栏家禽172万羽,其中鸡142万羽,家禽存栏159万羽,其中鸡127万羽;禽蛋产量2029吨,其中鸡蛋1498吨;淡水养殖面积840亩,全镇鲜鱼产量约12吨左右。
第二产业
2011年末全镇企业工业产值达41.34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工业增加值10.34亿元,同比增长1.15%,上交税金2716.1万元,同比增长18.75%,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额16.3亿元,同比增长62.1%;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6.8亿元,同比增长97%。 新型乡村工业试验区内现有刘老二烧鸡、皖木集团、皖王润发面业、淮海水泥、宿州市百汇食品等27家工业企业落户其中,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加工、建筑建材、板材制造为特点的产业集群。2011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到24家,规模企业职工人数达6251人,实现产值34.5亿元,完成任务的115%;实现工业增加值8.62亿元,同比增长49.5%。
第三产业
2011年符离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0.5亿元,同比增长12.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亿元,同比增长10.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5亿元,同比增长0.9%。城乡集贸市场4个,年成交额1.3亿元。
人口
2012年,符集镇总人口11.4万人,城镇人口4.6万,流动人口2万。
交通
符离镇拥有连贯皖苏鲁豫的大通道,京福高速、泗许高速(在建)、206国道、302省道、京沪铁路及正在建设的宿淮铁路纵横穿镇而过。水运有唐河、濉河,连运河,经洪泽湖入长江,可达江苏、山东、上海等地。距徐州观音机场仅50公里。
社会事业
文化艺术
2011年末有镇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各一处,村级活动中心20处,各类文化专业户76户,文化专业艺术团2个,各类图书室及农家书屋42个,藏书20余万册,符离书画协会现有省级会员8人,市级会员20人,区级会员35人,书画作品在省级以上参展20余次,市级参展60余次。在庆祝建党90周年期间,镇文化站分别组织举办了大型庆祝活动和书画展。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全镇共有高中1所,初中5所,小学15所,幼儿园2所,共有在校学生近7000人,专任教师870余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全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3个,床位100张;固定资产总值45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58人,其中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44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108万人次;全镇20个村(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6%。
体育事业
2011年末体育场地3处,看台设座椅100张;80%的村(居)安装了健身器材。
广播电视
1969年3月开通有线广播站,1971年普及农村广播网。有250W扩大机一台,550W扩大机2台,1000W扩大机一台,总功率为250W。全镇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95%,数字电视已经在镇区开始推广。
社会保障
2011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1868户,人数4167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508户,人数926人;敬老院3家,床位164张,五保户405人,集中供养率40.49%;大病医疗救助144人次;烈士普查136名,其中无名的102人;农村籍60周岁退役士兵基本生活补助登记输入352人;2011年末共发放灾民春荒款3万元,旱灾款5万元,确保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参加新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4.65万人,参保率95%。
地方特产
符离集烧鸡
符离集烧鸡是中国三大名鸡(符离集烧鸡、德州扒鸡、河南道口烧鸡)之一。符离集烧鸡历史悠久,从野雉起源到驯养成地方麻鸡,从彭祖烹鸡术的发明演变,到"古符离县贡鸡''的出土发现,以及现代烧鸡制作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1982年符离集烧鸡在全国食品评比会上被评为优质名特产品。1984年在全国肉禽蛋制品评比会上蝉联部优,荣获第一名。1987年在全国禽制品评比会上三联冠荣获名特产品。
褚庄大葱
符离镇褚庄集一带,盛产大葱,其味辛微带甘甜,药用利肺通阳,祛风达表,生食脆香。
高滩萝卜
蒿沟乡高滩萝卜栽培历史悠久,据传在明朝万历年间曾作为佳肴贡品。高滩萝卜脆嫩多汁,汁带甜味,耐储藏,生食能助消化,并可入药。
历史文化
军事事件
符离是个古战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刘邦、项羽逐鹿中原的"大战",宋金时期的"符离之战",淮海战役中的符离小李庄战斗……一个个历史上的著名战役,成就了有名的"百战道"和"符离古塞"。 著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陈毅元帅,在淮海战役中曾亲自来过符离,在符离东五里的黄花洞村设立过前敌指挥部,前后停留过十几天的时间。
白居易与东林草堂
宿县老符离乡古符离村东北二里处的濉水南畔,有一片高台宅基地,当地老百姓叫白堆,这就是唐代诗人自居易故居--东林草堂遗址。白居易十一岁随家迁居符离,住毓村东林草堂。十六岁在符离濉古南原写出名扬四海的绝句《古原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风景名胜
皮日休墓
皮日休墓在宿县北顺河集濉河北岸,墓石门尚存,题日:"皮日休之墓''。
刘弘墓
晋刘弘墓在宿县北褚庄集北山坡。
黄花洞
符离镇东五里处灵寺乡有个黄花洞村,村东有山,山腰有一古洞,因此地有黄花仙女的传说而得名。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经此地观看了黄花洞,并留下一首诗:"草色青青云色霞,黄桥湖畔几人家。孤家面临黄花洞,未见黄花见杏花。"
褚庄上龙寺
上龙寺坐落在符离镇褚庄村东丰山之阳,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水库),地势独特,风景优美。
大芳寺
大芳寺隐于符离尖山之北,夹沟五柳之西,符离、夹沟、滩溪、萧县交界处的深山老林,依山而建,环境优美,风景极佳。此寺建于何时已无从考究,只有残碑上记载着唐王李世民重修过。
著名人物
葛婴、王雪渔、韩景玉、蔡玉昊、蔡世明、丁梦周、吕士民、丁文昌、徐胜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