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洋火

2023-01-09 17:43:31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洋火---名词,早年对火柴的称呼。 也有称"自来火",在近代的中国,由于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取面田发传扩乐建社会形势下,经济萧条,以自给自来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很多日360百科常用品都是从国外买来,所买的外国进口的东西都要加个洋字,在此条件下露汽尼发乐晶就应运而生了"西洋镜"等等带洋字的货物,"火柴"叫"洋火","自行车"叫"洋马儿"。

  • 中文名称 洋火
  • 外文名称 Match
  • 别名 自来火
  • 概念 早年对火柴的称呼
  • 拼音 yáng huǒ

发明

  17世纪,法国化学家波义耳用粘有硫磺的细木棒与涂磷的粗纸摩擦而起火,产生了火柴的雏形。

  18世纪,威尼斯出现像敲鼓木槌一样的巨型火柴,来自因价高,常出现几人合买一360百科根的情况,使用时必须有一瓶硫酸。1830年,出其油断白兴伯检探现用白磷制成的小巧的摩擦火柴。25年后,瑞典人设计出安全火柴。

早期

  物资短缺的年代,曾经有人走后门买了一箱1000小盒装的火柴,然后在黑市上开出高价抛售,大赚一笔。

  火柴最早是从外国输入我国的。英帝国主义为了对中国进行绿吃点采可胞至搞经济侵略,早在19世纪30年代就在广州设立了怡和洋行,在大量向我国倾销鸦片的同时,火柴及其他商品也就成为经济掠夺的另一种手段。晚清文人著作中,亦曾有 约略记载过火柴输入等情况,如松江孙玉璋所撰写《异闻琐录》(同治九年四月刻本),有这样一即木异头且算席组段文字: "道光间,英夷所贡杂物,多谣巧好玩。中有自来火者,长仅盈寸,一端五色洋药,擦之而火爆发。士大夫见之莫不惊奇,以为鬼物。今各大商埠均有市者,唯索值厅昂,非豪商显宦无力求之耳数失政广项报笑。"

  稍后一个时期,有广东澄海人李镜侬所撰《圆甲城服工须此企说抉》一书中说"洋人削木如烛骨大,长寸许,捣角名气宁硝碘为末涂其上, 磨之爆然作响,而火自发客放苦水鱼,名自来火(先是磨之墙上,衣上俱能发火;近恐有火,仅以所装匣上磨之而已)。"

  外国火柴输入我弦往国的最早官方记录,见于是围导旧抓1865年的天津海关报告,其后三年,才陆续见于其他地区的海关报告。 从1867年开始有了全国进口火柴总数的报告。有些报告,还要呈予关心和兴办洋务运动的李鸿章过目。

发展

  1886年(光绪十二年),李鸿章偶然见到英国驻镇江给群区积率显夜曲宜领事的商务报告,报告说,每一小盒火柴,值七十文制钱, 也就是说,花一两白银,只能买小盒火柴十余盒。并说在各大港口,利润很高的火柴市场有日益扩大的趋势。仅过一年,即来自1887年,受李鸿章委托的财主吴懋鼎建立了"天津自来火局",吴懋鼎因有李鸿章作后台,也俨然以官办的老板自居.为得到便宜的劳动力,除机器旁有男360百科式操作外,还雇用大批呢讨法抓领除女式和童式参加辅助劳动,如糊盒等.与之同期的1877年的上海自区贵区宽采来火 .1879年的广东佛山七巧明火柴厂及1889年四川重庆的森昌火柴厂等少数中国民族火柴工业与外国洋火相抗批科快慢衡。1880年,英商美查兄弟在上海设立了燧昌自来火局,成为外国火柴商在华最早开办的火柴厂.后又有英商日商瑞商纷纷在中国沿海城市设厂生产推销火柴,著名的有怡和、燧生、中华磷寸、瑞中、民光、美光急内减把策等厂、公司。其中,日商办厂数量最多,其始于清末 、盛于民初,计有上海1家、 万续诗些果济南1家 、济南1家、 青岛部浓编市鸡乎井席支笔5家 、天津2家 、东北三省包括分厂在内近10家。为达到在华倾火柴的目的,外国火柴商在都采用商标,有的还加注"在华制造" "中国制造"或"上海制造"等字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