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溴化铵

2023-02-18 19:17:34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溴化铵,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无味无臭。空气中有微吸湿性。密度2.4度现九继3g/cm3。452℃升华。溶于水、醇,水溶液呈弱酸性,微溶于来自醚。加热时分解。

  • 中文名 溴化铵
  • 外文名 Ammonium Bromide
  • 分子式 NH4Br
  • 英文别名 Ammon Brom

分子结构

溴化铵

基本信息

  中文名来自称:溴化铵

  英文名称:Ammonium 况多山特第乱马bromide

  别名:氯化锶 二氯化锶

  更多名称:Strontium chloride

  CAS号:12124-97-9

  分子式:H4B360百科rN

  分子量:97.9425

物性数据

  1. 性状:无色或白色立方结晶体粉末,味咸。

  2. 密度(g/mL,25/4℃):2.429

  3. 沸点:来自235

  4. 溶解性:易溶于水、甲醇、乙醇和丙酮,微溶于乙醚,几乎不溶于乙酸乙酯

存储方法

  1360百科.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库房中。容器应密闭,应与酸类物品隔离。运输时要防雨淋和日光曝晒。

  2.装卸时万愿举师要轻拿轻放,防止包装破损。

  3.失火时,可用沙土、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

合成方法

  1.合成法将水和液氨加入反明轮德充初应器中,在搅拌下缓慢加入溴,控制温度在60~80℃,通氨至Ph7~8为反应终点。所得反应液经活性炭脱色、过滤、蒸发、结晶、干燥而得溴化铵成品。其反应方程式如下:炸性的溴化氮) 。反应过程中部分溴化铵气体和氨气会夹带产物氮气。要住样范宗氧冲候意注意排气,并用水吸收。待溴素加入完毕后,将用以吸收的水溶液座会晚兵应属政合并入反应器,静置,保持溶液透言夜联运名力湖斯率硫田明 (有结晶析出可加少量水溶解)且氨水过量。经硫酸酸化试验反应液,试样不量员比西础侵志赵操具出现黄色,即可认为反应结束。然后,将溶液过滤后,滤液加热蒸发,直到结晶数斯得上面留有少量液体为止,再进行冷却结晶,干燥得成品。2.液氨与效风除少清补也众万溴素和水合成,经活性炭脱色、也天业款深过滤、蒸发、结晶、干燥而得。

计犯绝首系济掌争全模倒主要用途

  1.医药上用许屋律省低作镇静剂,是神经衰弱及癫痫等的口服药。感光工业上用作轴创题绍查石雷缩感光乳剂。2.用于木材防火剂及化学分析试剂和照相制版、制药工业等方面。3.用于照相胶片、相纸和感光乳化剂,也用于木材工业的防火剂和石版印刷。分析化学中用于滴定分析铜,还用作镇静剂及治疗癫痫病等。

安全信息

风险术语

  R36:Irritating to eyes. 刺激眼睛。

安全术语

  S24/25:Avoid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避免与皮肤和眼周概粮们省宁省片烈支睛接触。

系统编号

  CAS盐均套茶亮教零传再号:12124-97-9

  MDL号:MFCD律着灯无区你00011419

  EINECS号:235-183-8

  RTECS号:BO9155000

  PubChem号:24863711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大非坐工得与满展义销鼠口服LD50:2700mg/kg;小鼠口服LC50:2860mg/kg;钢蒸端密总距争小鼠腹腔LC50:559mg/kg;猪腹腔LD50:535mg/kg

  主要的刺激性影响:

  在皮肤上面:刺激皮肤和粘膜;

  在眼睛上面:刺激的影响;

  致敏作用:没有已知的敏化现象。

计算化学数据

  1、 氢键供体数量:1

  2、 氢键受体数量:1

  3、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4、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1

  5、 重原子数量:2

  6、 表面电荷:0

  7、 复杂度:0

  8、 同位素原子数量:0

  9、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0

  1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共价键单元数量:2

生态学数据

  通常对水体是稍微有害的,不要将未稀释或大量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未经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性质与稳定性

  1.常温常压下稳定

  2.避免的物料 氧化物 水分/潮湿 空气 酸 碱 碱金属 卤间化合物,溶于水、醇和丙酮,微溶于醚。溶于水、醇、丙酮,微溶于乙醚。水溶液呈中性或弱酸性。空气中有吸湿性,且轻微分解,因析出少量溴而使颜色变黄。其中溴离子可被氟、氯取代,能被强氧化剂如氯酸盐、高锰酸盐、浓硝酸及浓硫酸氧化而析出溴。与硝酸银反应可生成黄色溴化银沉淀。要防止摄入、吸入体内,避免与眼睛及皮肤接触。工作人员应做好防护,若不慎触及皮肤和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