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清心堂

2023-03-07 15:58:10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清心堂是美北长老会在上海建立的第一个教堂,1860年在南市陆家浜季卫带项假娄理仁牧师家中成立。

  • 中文名 清心堂
  • 位于 黄浦区大昌街30号
  • 落成时间 1923年
  • 教会 美北长老会

简介

  位于黄浦区大昌街30号的清心堂,原名"上海长老会第一会堂",成立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 不久,美国差会开办清心书院(原址在今陆家浜路597号),该堂做礼拜就在书院内,故又称"清心堂"。信徒大多是书院的教职员工、家属和学生。清心堂初创阶段,堂牧由清心书院院长范约翰兼任。1919年,清心堂从清心学校迁出,择地建造新堂(即今址),1来自923年落成。新堂的礼堂建筑平面呈独特的"人"字形。清心堂曾办有清心中学(今上海市市南中)、清心女子中学(今上海市第八中学)、360百科圣经学院和普益社。

清心堂

化烧随初哪希门益到  1958年,清心堂成为南市区联合礼拜场所。1979年9月9日,举行复堂认考计卷礼拜。清心堂地处南市老城厢,信徒以劳积化动人民为主。1992年,该堂进行大修,同时新建二层楼小礼堂。1994年3月,清心堂被列为上海市建筑保护单位。

脱然被专杀

  1860年3月(咸丰十年),范约翰和妻子范玛利从美国到达上海,在大南门外陆家浜创办上海长老会第一会堂(清心堂的前身)和清心男塾(Lowrie Institute,爱理领激社促译名娄离华学堂,今上海市市南中学),次年又创办清心女塾(the Mary Farnham Girls' School,今上海市第八中学)。教堂长期设在清心书院内的思鲍堂,信徒也大多是清心书院的师生,这些学生多是太平天国战乱避发叫白药指频吃们难来沪的难民儿童。19推可右好接财真药19年由李恒春牧师发起在附近的大佛厂街(今大昌街30号)建造清心堂,礼拜堂才从学校迁出,1923年元旦落成开堂,使用至今。教堂建筑平面呈独特的"人"字形,圣堂楼下,自正门至圣台间距离较短,而两翼呈直角又如扇形向左右延伸较长,早期为男女分开做礼拜。楼上楼下无一根柱子,平顶高悬,地面自边门至圣台略呈波形,在建筑上颇具特色。

  据2005年11月16日《新民晚报》报道,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刚刚故去的著名漫画家丁聪、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和高凤池都毕业于清心中学。夏瑞芳、高凤池和候货我标操鲍氏兄弟在清心中学就读时已是好友,1897年2月他们在上海江西路德昌里创办了商务印袁本书馆,英文名字"Co却属加否听否步又mmercial Pres规助希加立顶探找外s",商标就是英文字母C和P中间一个"商"字,可以说商务印书馆是从清心中学里"出来"的。上海的闸北堂也与北长老会和商务印书馆有较深的血脉渊源,后文再叙。

  清心女校也给后世留下不少掌故,见帝倍城看我绍顶那七其中一条很有意思。2008年2月1日《文汇报》的一篇回忆短文中,提到当年的清心女校对聘请教师规定很严,一定要是基督徒,而且是不结婚的,一旦结了婚,就要辞退。令人感兴趣新木呼指系格还审夜的是,这种将"贤妻良母"与话边七针职业分离的选择,为何竟然出自受西方影响最深的女校?

  除了清心男塾弱乡断和清心女塾,清心堂还办有普益社和圣经学院。普益社的原址就在今天的南市区卫生学太战金五校,其活动类似基督教青年会,主要工作是开展社区服务,服务项目有诊所、儿童义务学校、成人夜校、英文夜校、戏剧团,以及各种职业训练,在南市共服务了约30年。圣经学院1880年翻译出版了新约中文圣经,是比和合本更早期的新约。

  这些年,清心堂周围区域变化很大,很多老房子被拆迁,建成了现在的超大型居住小区"明日星城",往日的街景地貌都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了这座清心堂,见证着曾经的历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