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过关

2023-02-07 01:37:14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2009年4月图书。

  • 中文名 过关
  • 定价 48.00元
  • 出版日期 2009-4
  • ISBN 9787509204986
  • 副标题 创造力培训和练习

编辑推来自

  《过关:创360百科造力培训和练习》中包含30个职业化创造力培训和练习,使你从容应对职场上的风云变幻,成为立于不败之地的一流人才,打造你作为真正职场精英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能力每超

  经济危机下你凭什么保菜最办杂联美屋制密信住饭碗

  高速成长中你凭什么另谋高就

  职场竞争中热住你凭什么脱颖而出在新的职场竞之斗放鱼模鸡液争中你能“过关”吗? 企业生存出路只有一条,那就育庆号反垂角派交阳矛印是创造。如果没有创造力,公司将销声匿迹。 一场新的游戏已经开始,创造力就是这次游戏的规则,没有创造力。你就数封坏由甚么束美将沿用过去的老方法解决问题,固步自封。所以货松额说创造力不是什么“有之固善,无之亦可”的东西,它是未来生存的基本要素。 创造益甚图宜注更心车某我力有5个方面:文化、技巧、个人发展、精神熊量和趣味性。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布赖恩·克莱格 (英国)保罗·伯进章害功较好水或批奇 译者:李志宏 郭延吉

目录

 来自 第1章 为什么要有创造力1

  为什么要创造?2

  创造力入门3

  文化5

  技巧8

  个人发展10

  精神达比的能量20

  趣味性24

  准备开始26

  第2章 工作计划27

  教程介绍28

  学习进度对照表28

  第3章 培训创造力教程37

  第1单元 引子38

  1.1 练习/技巧:考察你的思想39

  1.2 技巧:结40

  1.3 练习/技巧:随机图41

  1.4 练习:救生术42

  1.5 技巧:使你激动的创意43

  第2单元 认识你——让新团队放松下来44

  2.1 技巧:这是我的朋友45

  2.2 技巧树留氢若:巴别塔46

  2.3 练360百科习:脑筋急转弯4盐随航穿提更7

  2.4 技巧:学领袖48

  2.5 技巧:真真假假49

  第3单元 澄清问题——你究竟需要做什么?50

  3.1 练习/技巧:指南针51

  能乐新似3.2 技巧:障碍图52

  3.3 练习:水与酒53

  3.4 技巧:目的地54

  3.5 练习/技巧:化整为零55

  第4单元 挑州由十请生愿完战假设——透过全新的视角更好地理解问题56

  4.1 练习/技巧:什么都不做57

  4.2 技巧:上看下看58

  4.3 练习:环绕地球59

  4.4 技巧:时间跨度60

  4.5 练习:质疑一切61

  第5单元 积极的心态——培养正面思考的习惯62

  5.1 练习/技巧:时空转换63

  5.2 技巧:是!6决们敌协4

  5.3 技巧:运气如环65

  5.4 练习:酒馆测验66

  5.5 技往切巧:把我抬起来67

  第6单元 “怎样”——获得问题的不同切入点68

  6.1 练习/技巧:追求卓越69

料天马比湖圆技大  6.2 技巧:重述70

  6.3 练习/技巧:万能的衣架71

  6.4 技巧:恶意诽谤72

  6.5 练习:上楼下楼73

  第7单元 渐进式创造—听选些百在重绝权—分步变革的技巧74

  7.1 练习/技巧:水平链75

  7.2 练习/技巧:跑车与山羊76

  7.3 技巧:属性美们77

  7.4 练习/技巧:发现模胜称很反的故事78

  7.5 练习/技巧:实用创造术79

线距  第8单元 变形——改变问题性质的技巧80

  8.1 技巧:挑战假设81

  8.2 练习/技固周造穿后巧:变形82

  8.3 练习:生日喜相逢83

  8.4 技巧:反转84

  8.5 技巧:规模效应85

  第9单元 奇妙的能量——注入活力86

  9.1 技巧:调羹与绳子右则员今候晚87

  9.2 技巧:背京诉磁甲克初统烈人接力88

  9.3 练习:发现另一种生活89

  9.4 技巧:坐在我腿上90

  9.5 技巧:回形针比赛91

晚啊践介  第10单元 寻求知识——建立个人知识库以促进创造力发展92

  10.1 技巧:坏掉的CD93

  10.2 练习:感觉与理解94

  10.3 练习/技巧:小“黑名单”95

  10.4 练习:闪光的并不都是金子96

  10.5 练习:程序化思维97

  第11单元 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视角考虑解决方案99

  11.1 技巧:幻想100

  11.2 技巧:他山之石101

  11.3 练习:笑一笑102

  11.4 技巧:隐喻103

  11.5 练习:没时间读书104

  第12单元 当头棒喝——利用随机刺激获取新的灵感105

  12.1 技巧:随机词106

  12.2 练习/技巧:酷站107

  12.3 技巧:顺手牵“羊”108

  12.4 技巧:引用语109

  12.5 练习:出色的错误110

  第13单元 抬眼望别处——超越显而易见的东西111

  13.1 技巧:这是偷窃112

  13.2 练习/技巧:内部看法113

  13.3 技巧:恶魔114

  13.4 练习:放学谜题115

  13.5 技巧:形态学116

  第14单元 快乐到底——笑声制造者117

  14.1 技巧:眼睛对决118

  14.2 技巧:我是而且我知119

  14.3 技巧:变脸120

  14.4 技巧:障碍赛121

  14.5 技巧:巨人、女巫和侏儒122

  第15单元 分解——把问题划分成组件123

  15.1 技巧:化整为零124

  15.2 技巧:移花接木125

  15.3 练习:变换视角126

  15.4 技巧:昨日再现127

  15.5 练习/技巧:深入浅出128

  第16单元 温情触动——巧用右脑获得创意129

  16.1 练习/技巧:插上音乐的翅膀130

  16.2 练习/技巧:达?芬奇的信手涂鸦131

  16.3 技巧:指尖的奇迹132

  16.4 技巧:妙手丹青133

  16.5 技巧:百宝箱134

  第17单元 自然的输入——从自然与科学中汲取创意灵感135

  17.1 技巧:未来新世界136

  17.2 练习:一树一世界137

  17.3 技巧:挑战重力138

  17.4 练习:兴奋点139

  17.5 技巧:大自然的智慧140

  第18单元 记忆的奥秘——记忆技巧141

  18.1 练习/技巧:自由狂想曲142

  18.2 技巧:故事链143

  18.3 技巧:音符的印迹144

  18.4 练习/技巧:数字韵律145

  18.5 练习:昨日重现146

  第19单元 奇异的转换——利用误解激发创意147

  19.1 技巧:愚蠢第一148

  19.2 练习:谍影重重149

  19.3 技巧:翻译迷城150

  19.4 技巧:他们走在前面了151

  19.5 练习:构建知识网络152

  第20单元 创造性沟通——用不同的沟通模式来激发创意153

  20.1 技巧:“盲侠”的使命154

  20.2 技巧:外国数字155

  20.3 技巧:走过路过,不要错过156

  20.4 技巧:“盲侠”的生日157

  20.5 技巧:建筑工地158

  第21单元 走进新天地——巧用环境来增强创造力159

  21.1 练习/技巧:换脑筋160

  21.2 技巧:无意识创造力161

  21.3 练习/技巧:参观画廊162

  21.4 技巧:游戏世界163

  21.5 技巧:照片还乡164

  第22单元 空间想象——开发团队的右脑资源165

  22.1 练习/技巧:魔力隧道166

  22.2 技巧:戴手铐的搭档168

  22.3 练习:绘画天才169

  22.4 技巧:万丈高塔糊纸起170

  22.5 技巧:飞机比赛171

  第23单元 选择技巧——哪个创意是最好的?172

  23.1 技巧:100英镑的投标173

  23.2 技巧:SWOT分析法174

  23.3 练习:“新型”材料175

  23.4 练习/技巧:简单评价系统176

  23.5 练习/技巧:复杂评价系统177

  第24单元 调节团队心态——注入更多的活力和乐趣179

  24.1 练习/技巧:动物偶像180

  24.2 技巧:引爆激情181

  24.3 技巧:广场“列队”182

  24.4 技巧:魔毯183

  24.5 技巧:寻找队伍184

  第25单元 完善技巧——“打磨”你的创意185

  25.1 技巧:优点展示牌186

  25.2 技巧:危险警示牌187

  25.3 练习:马语者188

  25.4 技巧:次优方案189

  25.5 练习/技巧:左右逢源190

  第26单元 知识拓展——提高个人知识管理水平的技巧191

  26.1 练习:荧屏交锋192

  26.2 练习/技巧:分类魔法193

  26.3 练习:行与知194

  26.4 练习:信息查询195

  26.5 练习:告别故纸堆196

  第27单元 斯波克规则——通过逻辑性练习挑战左脑197

  27.1 技巧:多余的空格198

  27.2 技巧:合同垂钓199

  27.3 练习/技巧:And200

  27.4 技巧:破解规则201

  27.5 练习/技巧:跑得快202

  第28单元 走下纸面——推动创意实施的技巧203

  28.1 技巧:推销计划204

  28.2 技巧:实施计划205

  28.3 练习:故事时间206

  28.4 练习/技巧:“十大”清单207

  28.5 练习:信“笔”由缰208

  第29单元 右脑协作——更多激励团队调动右脑的练习209

  29.1 技巧:错误的图画210

  29.2 技巧:抽象的图画211

  29.3 练习/技巧:最荒唐的公关任务212

  29.4 技巧:传球接力213

  29.5 技巧:人体造型214

  第30单元 脑力总动员——个人创造力练习215

  30.1 练习:比喻的世界216

  30.2 练习:整体性感知217

  30.3 练习:边界的风景218

  30.4 练习:糟糕的模型219

  30.5 练习:专注的境界220

  第4章 回顾221

  行动起来222

  参考书目总表223

  附录225

  随机词汇列表225

  “他山之石”技巧使用的人名列表227

  “文化”项得分较高的技巧229

  “技巧”项得分较高的技巧230

  “个人发展”项得分较高的技巧231

  “精神能量”项得分较高的技巧233

  “趣味性”项得分较高的技巧234

  适合第1阶段(理解问题)使用的技巧235

  适合第2阶段(产生创意)使用的技巧236

  适合第3阶段(选择与完善)使用的技巧237

  适合第4阶段(制订推销与实施计划)使用的技巧238

序言

  作为创造力顾问,在近10年的工作生涯中,我们在如何开发团队和个人创造力方面积累了各种各样的技巧。在本书中,我们将把那些最好的技巧挑选出来,编排成一个结构化的教程。这样既有助于你开发个人的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增强你激发其他人创造力的能力。

  创造力是一种商业技能——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生活技能——但它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学会的。增强创造力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断地练习。因此,从实践中学习是本教程的基本出发点。此外,尽管创造力对于个人和企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企业很难为个人创造力的开发留出大量时间。正因为如此,本书与它的姊妹篇均采用了单元化的形式来组织相关练习和理论,以便读者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从而尽最大可能地加快学习的速度。

  本书由两大部分组成。在第1章 中,我们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后面的练习和技巧。创造力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东西,有时候甚至会给人以莫名其妙的感觉。因此,在开始进行这样的实践之前,理解这些理论基础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章篇幅很短,几个小时就可以读完。

  接下来的第2章 ,我们安排了一个学习进度对照表,介绍本教程的内容和结构。然后,我们就将进入本书的核心部分——练习和技巧。其中,练习是专为开发读者个人的创造力技能而设计的,而技巧则可供你与他人同时使用。全部内容被划分为多个单元。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便于你利用每周的空余时间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当然,如果你想尽可能地收到速成的效果,也可以每天固定地学习一个单元。此外,每个单元还推荐了1~2本参考书。我们推荐这些参考书的目的是为了强化本教程的教学效果。因为对于创造力这样的课题,广泛的阅读总是会有所帮助的。当然,你并不一定要读完我们推荐的所有的书,也不一定非要读我们推荐的这几本。

  在本书的最后,你将看到一个回顾性的章节。它总结了你前面学到的所有内容,并附有一张参考书目总表(如果你想在结束整个教程之后再阅读那些参考书,这张书目会对你有很大帮助)和一些归纳表(有些表是用来配合前面章节中的各个技巧的,有些则是为了方便读者根据自己特定的需要有选择地挑取个别的技巧来进行学习)。此外,你还可以找到有关其他推荐读物以及练习辅助材料的许多网络链接。

  请做好学习的准备,但同时也请做好享受学习乐趣的准备——创造绝不应成为心灵的负累。

文摘

  我们都经历过下面这样的情形——我们努力要做成某件事情。但是却始终无法成功。于是你告诉自己,这件事是不可能成功的。于是,你把这个问题暂时放到一边,然后去做一些与它毫不相干的事情。但是当你重新回过头来审视这个问题的时候,却发现一个新的看待问题的角度。而且那个问题也不再像你原先想象的那么棘手。

  这种情形在创造过程中更为普遍。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在处理一个特殊问题的时候。暂时分散注意力,做一些完全不同的事情,可以提高个人或者团队的创造力。这其实并不难理解。当你回到原先的问题时,那些所谓的分心之事会为你提供一个新的起点、新的视角。

  中断或搁置性质的活动其道理也正在于此。当一个团队的效率开始滑坡的时候。当它的创造力水平开始下降的时候,当它需要一些灵感来激发的时候,这类活动可以帮助它打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不过,说服团队成员暂停手头的工作有时候也殊非易事。他们可能会反对说.你这样做使他们无法专心思考问题——他们想继续工作下去。但是当你已经走进一条死胡同的时候。花些时间去尝试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还是很值得的。

  在将趣味性引入创造活动的过程中.你将面临的最大阻力之一就是那种相当迂腐的工作理论。它总是说(至少是暗示),“如果员工们成天都乐呵呵,那只能说明他们没有努力工作”。当企业景况不佳——经济不景气或者处于生死关头——的时候,追求趣味就更容易被那些卫道士们视为不合时宜之举。此外,趣味性也有被视为不够职业化的危险。持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一个职业性的工作场所。必须时刻保持严肃,杜绝任何嘻笑取乐的行为。才能获得员工的认真对待。

  这种看法其实也不无道理。有时候。我们确实需要在工作环境中得到严肃的回应。没有几个病人愿意接受一个拿重大疾病乱开玩笑的医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工作场所就不能容许任何乐趣的存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