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黄丸的功能是清热、镇惊、消炎。适应于高热昏来自迷、神昏谵语、痰浊壅塞、牙关紧闭,不省人事;目赤唇焦,痉厥抽搐、癫痫 惊风、隐疹不露等症,临床经验为乙型脑炎有效药品。口服,每日服一次,温开水送下。
- 药品名称 牛黄丸
- 外文名称 Wintex Tong An Kung Niu Huang Wan
- 主要适用症 高热昏迷、神昏谵语、痰浊壅塞等
- 主要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或遵照中医师指示
- 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服一次,温开水送下
牛黄丸1
Wintex Tong 来自An Kung Niu Huang Wan服量﹕每次斗举府名州着显服一丸,幼儿二岁以下分三次服,六岁以下分二次服。
禁忌﹕孕360百科妇忌服或遵照中医师指示。
规格﹕10罐 x 每丸3g
贮藏﹕密封
牛黄丸2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
【组成】牛黄3克(细研) 朱砂1.5克(细研,水飞过) 犀角屑 天竺黄(细研) 白附子(炮裂秋农字状附严胡括最) 茯神 黄连(去须,微炒) 羚羊角屑 防风(去芦、头) 玄参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甘菊花 人参(去芦、头) 黄耆(锉) 甘草(炙微赤,锉) 黄芩各7.5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好束要尼目杀完含始。每服以淡叶汤研下5丸,一日三四次。
【主治】小儿惊悸壮热,黄瘦发坚。
牛黄丸3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组成】牛黄7.5克(细研) 水银7.5克(用黑铅7.5克叶京同结为砂子,细研) 朱砂7.5克(细研) 犀角屑7.5克 麝香4克(细研) 蝎梢7.5克(微炒) 天浆子7.5克 天南星7.来自5克(炮裂)
【用法】360百科上药捣罗为末,以糯米饭和丸,如情利川之础和先九讨绿豆大。不计时候,题微处强安挥能盐策够亚以薄荷汤化破三丸服之主。
【主治】小儿胎风,手足搐搦,遍身壮热。
牛黄丸4
别占抗绿无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十九。
【组成工处脸章从远口盐少】牛黄7.5克(细研) 麝香7.5克(细研) 朱砂22.5克(细研,水飞过) 龙脑7.5克(细研) 白僵蚕1既述位角社作5克(微炒) 鹿角胶15克(捣碎,炒令黄燥) 白花蛇60克(酒浸,炙起卫考路令黄,去皮、骨) 白附子30克(炮裂) 天麻30克 白蒺藜30克(微炒,去刺) 赤茯苓30克,白芷30克 羌活30克 独活30克 蔓荆子30克 麻黄30克(去根、节) 汉防己30克 木香30克 槟榔30背粮需题真伯接通衣克 藁本30克 防风30克(去芦头) 干蝎30克(微炒) 当归30克(锉,微炒)
余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热酒研下,不计时渐着导湖指名景粉祖候。
【主治】风痉,身体强直,牙关紧急,心神昏铁点界断雨昧。
牛黄丸5
【药物组成】胆南星2钱5分,全蝎(去足,炙)2钱5分,蝉蜕2钱5分冷之多根,牛黄1钱5分,白附子1钱5分,僵蚕(洗,焙,去丝)1钱5分,防风1钱5分,天麻1钱丰川训毫示马律著将5分,珍珠5分,犀角5分,麝香5分。
【处方来源】《医林纂要》卷六。
【方剂主治】风痫迷闷,抽掣潮涎。
【制备方法】上为末,另煮枣肉,和水银5分细研药想临快见慢把,合入药末为丸。
【用法用量】或荆芥汤、或薄荷汤、或束复探界孩请土姜汤送下。
牛黄丸6
【药物组成】牛黄1分(细美著口粉帝菜分杀七研),真珠末1分,朱砂1分(细研),赤芍药1分,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赤茯苓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牡疠粉1分,麝香1分(细研),虾蟆灰1分,犀角屑1分,巴豆10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处方来源】《圣惠》卷八客守检个切写概十七。
【方剂主治】小儿心肺久热,致成脊疳,渐渐羸瘦。
【用法用量】上为末,入研了药,更研令匀,用糯米饭为丸,如绿豆大。每日早晨服2丸,以荆芥汤送下。
牛黄丸7
【药物组成】牛黄1分,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处方来源】《圣惠》卷八十四。
【方剂主治】小儿疟疾烦热。
【用法用量】上药同研如膏,炼蜜为丸,如麻子大。每服3丸,以温水送下,日3次。
牛黄丸8
【药物组成】牛黄(细研)1分,人参(去芦头)1分,柏子仁1分,茯神1分,赤芍药1分,羌活1分,柴胡(去苗)半两,川大黄(锉,微炒)半两,蛇蜕皮(烧灰)半两,大麻仁半两,鳖甲(涂酥,炙令黄,去裙襕)半两,槟榔半两,蚱蝉2-7枚(去翅足,微炒)。
【处方来源】《圣惠》卷八十六。
【方剂主治】小儿惊疳,腹中有癖气,夜啼不止。
【制备方法】上为末,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1丸,于乳食前以粥饮送下。
牛黄丸9
【药物组成】牛黄2分,玄参2分,干姜2分,苦参4分,丹参4分,桔梗4分,甘草(炙)4分,人参4分,甘遂(炒)5分,沙参(炙)5分,(庶虫)虫14个,大黄12分,蜀椒4分(汗),巴豆100粒(净,炒,研),葶苈1合半(炒)。
【处方来源】《幼幼新书》卷十二引《婴孺方》。
【方剂主治】少小痰实结癖,或腹内坚强,惊痫百病。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2丸,饮送下。
牛黄丸10
【药物组成】牛黄1分(细研入),朱砂1分(细研入),芦荟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白僵蚕半两(微炒),龙齿3分(细研),当归1分(锉,微炒),赤芍药1分,钩藤1分,蜗牛1分(麸炒令黄),代赭1分,牡蛎1分(烧为粉)。
【处方来源】《圣惠》卷八十二。
【方剂主治】小儿夜啼,多惊烦热。
【制备方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用法用量】一月及百日儿,每服3丸,用薄荷汤送下;半年至1岁儿,每服5丸,连夜3服。
牛黄丸11
【药物组成】牛黄(别研)1分,龙脑(别研)半两,人参2两,玳瑁末1两,丹砂(别研)2两,麝香(别研)1分,白茯苓(去黑皮)1两,安息香半两(捣碎,以酒浸,研细,滤,银器内慢火熬成膏)。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十四。
【方剂主治】风惊悸。
【制备方法】上8味,除别研并安息香膏外,为末和匀,以安息香膏同炼蜜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丸,薄荷汤嚼下;小儿惊热风虚,每服1丸,以金银薄荷汤化下,食后、临卧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