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有效射程

2023-02-04 16:27:13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有效射程,亦称有效射击距离,指的是武器对预定目标射击时, 能达到预期的精度和威力要求的距离。各种武器的有效射程依其性能和目标种类而定。

  • 中文名称 有效射程
  • 外文名称 Effective Range
  • 亦称 有效射击距离
  • 经验公式 音速u=331.3+(0.606c)m/s

介绍

  有效射来自程 Effective Range是武器对预定目标射击时,能达到预期的精度和威力要求的距离。各种武器的有效射程依其性能和目重行广帝裂题式标种类而定,"预期的精度和威力要求",换句话说,就是: "打中你想打中的","干掉你想干掉的"。有效射程首先要保证的是精度,所谓的"超出射程"是指没有命中的把握了,但杀伤力还是绰绰有余的。有效射程是一个仅具有参考意义的数据,因为"预期的精度和威力要求"都是人为给定的标准,跟战场360百科的实际环境总是有所出入的。有效射程400米的突击步枪,命中600米的目标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同样,有效射程800米的狙击步枪,也不能保证在射程内100%命中。精度涉及到的因素太多,而人的能力总是有限气十的。

相关武器

  军用手枪,有效射程50米;

  冲锋枪帮调林级令前有效射程150~200米;

  现役的杀故林帝养统破端从握突击步枪,有效射程300~400米;

  狙击步枪,有效射程800米;

  反器材步枪,有效射程900~卷希齐班政判举践介2000米;

  小口径轻机枪流文激行另外格认果磁观,有效射程800米以上;

  中口径通用机枪使用两脚架有效射程800米以上,使用三脚架时,有效射程1000米以上;

  大口径重机枪,有效射案茶渐新点案程1500米以上。

经验公式

  与有效射程直接相关的一个参数是弹头的"超音速飞行距离",弹头速度从超音速降到亚音速,阻力的主要形式由激波阻力变为涡流阻力,过程中会产生扰动,破坏弹头的飞行稳定性,突破"音障"后来自,弹头的飞行稳定性遭到360百科破坏,散布急剧增大,而且是朝随机方向偏移,命中率急剧下降。

管装  经验公式

  干燥统怕计安起得讲照联空气中,音速u=331.3+(0.606c)m/s

  c=摄氏气温,潮湿空气中音速还要提高,不过提升的幅度不到0.5%,可以忽略. 一般是在15℃的环境下讨论弹道条件的,这时音速u=350.39 取规随觉是练如控m/s

  飞行距离

 波苏重沿法据有提错呀加 下面是几种常见枪弹的超音速飞行距离(仅供参考):

  5.56x45mm,初速945m/s,超音速飞行距离630米;

  7.62x39mm,初速710m/s,超音速飞行距离425米;

  7.62x51mm,初速835m/s,超音速飞行距离756米;

  7.62x54mmR,初速830m/s,超音速飞行距离753米;

  338 Lapua Mag.,初速853m/s,超音速飞行距离1400米;

  .408 CT,初速900m/s,超音速飞行距离1954米;

  12.7x99mm,初速810m/s,超音速报盾药列村独概销绍飞行距离1851米.

  可以看得出,超音未沉扩易房普帝充务速飞行距离跟有效射程符合得比较好. 但由于音速是随着空气的温度,湿度,绝热系数,气压等变化而变化的,单纯从超音速飞行距离判断有效射程也是不科学的,还要考虑目标的性质。

射程分类

  最大射程 Extreme Rang导米万刻立化示支损按e

  子弹飞出枪口以后总是要落地的,其中子弹所能飞行的最大距离就叫做"最大射程".(注意,弹道终点的弹头依然具有一定的速度,并不是因为速度下降为0,停止飞行)

  为什么枪口仰角45°时,射程不是最远?

 断通口翻见 因为空气阻力的存在.枪械的弹道比较平直,弹道轨迹位于空气最稠密的对流层,空气阻力较大,以45°发射并不是最大射程. 枪械的最大射程角一般不超过35市皇磁千府专问跑应操载°. 这个最大射程对应的枪口仰角,叫做"大射程角". 超过最大射程角,弹道最高点增加,但是射程反而变短,就另河品视吧息示是俗称的"曲射"--见高不见远

  子弹的飞行距离是相当远的,例如: 尽管A研坚景力建杨罪K-47步枪的有基年脚都展配小迫厚效射程只有400米,而他的弹头依然能飞出2000多米以外,而且在1600米以内具有杀伤力。

  以除班刻岁流复采实降井愿下数据仅供参考(注*:气象条员者停大待星才换贵查历件参考ISA国际标准酸良大气海平面位置):9x19mm手枪弹,弹头重8.0克,初速340m/s,最大射程1397m,最大射程角15°09′48〃,飞行时间10.425秒;

  AK-47型突击步枪,口径7.62x39mm,发射M43型(57-N-231S)普通弹,弹头重7.97克,初速710m/s,最大射程2197m,最大射程角11°54′0〃,飞行时间11.94文标程2秒;

  M16型突击步枪,口径5.56x45 NATO,发射SS10没乱置交而班乎9/M855普通弹,弹头重4.01克,初速945m/s,最大射程2543m,对应的最大射程角12°53′0〃,飞行时间13.591秒;

  Mk-12 SPR特殊用途步枪,口径5.56x45 NATO,发射Mk 262比赛弹,弹头重4.99克,初速839m/s,最大射程2882m,对应的最大射程角14°53′7〃,飞行时间15.498秒;

  M24狙击步枪,口径7.62x51mm NATO,发射M118LR远程弹,弹头重11.34克,初速798m/s,最大射程为3915m,对应的枪口仰角是20°01′59〃. 弹头飞行时间21.11秒;

  SVD狙击步枪,口径7.62x54mmR步枪弹,发射7N1狙击弹,弹头重9.85克,初速830m/s,最大射程为3945m,对应的枪口仰角是20°02′27〃. 弹头飞行时间21.229秒;

  2009年11月,英国皇家近卫骑兵骑兵下士Craig Harrison创造的2475m最远狙杀记录,适用的是英国AI公司生产的AWM步枪,英军编号L115A3型步枪,口径芬兰.338 Lapua Magnum,弹头重16.2克,初速936m/s,最大射程5569m,最大射程角26°40′10〃,飞行时间29.767秒;

  Cheyenne TacticalM200狙击步枪,口径.408 CT,发射Lost River比赛弹,弹头重27.15克,初速910m/s,最大射程7765m,对应的最大射程角35°44′24〃,飞行时间41.534秒;

  巴雷特M82A1狙击步枪,口径12.7x99mm(.50BMG),发射M33型机枪弹,弹头重42.1克,初速853m/s,最大射程约5600m,对应的最大射程角27°28′42〃,飞行时间24.06秒;

  (注:M2HB重机枪的枪管长度达到1143mm,初速约929m/s,而巴雷特M82步枪,枪管长度只有733mm,初速只能达到850m/s的水平,所以M82步枪的威力要低于M2HB重机枪)

  巴雷特M82步枪还可以发射一种Hornady A-Max比赛弹,是专为远程精确射击开发的大威力民用比赛级枪弹,质高价昂,并不是像M33那样,在军队里面全面配发的普通机枪弹. A-Max弹头重48.6克,初速810m/s,最大射程约8210m,对应的最大射程角37°21′54〃,飞行时间44.271秒;

  2002年,加拿大狙击手Rob Furlong创造的2430m狙杀记录,使用麦克米兰TAC-50步枪(不是M82,有人要纠结一番了),发射的正是美国Hornady A-Max子弹. TAC-50步枪发射Hornady A-Max弹头,初速823m/s,最大射程约8281m,对应的最大射程角37°29′37〃,飞行时间44.591秒;

  (注: 国际标准大气ISA规定,在海拔0~11000m的对流层中,海平面的起始气温为 15℃,气压 101325Pa; 海拔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 6.5℃).

  致死射程 lethal range

  顾名思义,就是弹头能够杀伤目标的距离. 也有人称之为"杀伤射程". 之所以使用双引号,是因为军事术语中是不讨论"致死射程"的,很简单,无法命中的弹头根本没有意义。

  按照美军和德军" 78J致死动能"标准,只要弹头还具有 78J的动能,就判定为能够致命的枪弹. 外文资料的动能单位使用"英尺-磅"foot-pound,缩写为"ft-lbs". 78 Joules换算过来约 57.55 ft-lbs,具体公式这里不赘述.实验中是用能否穿透1英寸(25.4mm)厚松木板来测试的。

  苏联和中国的致死动能标准是 98J,之所以定得比美国高,恐怕是因为我们的假想敌拥有更好的个体防护.

  还有一种是"速度致死理论",只要弹头的速度达到76m/s,那么他就是致命的。

致死动能

  还是用熟悉的M24步枪来讨论好了. 口径为7.62x51mm NATO,子弹型号是 M118 LR远程弹,弹头重11.34克,初速 798m/s.

  M118 LR枪弹的超音速飞行距离大约是900m,这时弹头飞行了 1.49秒. 突破"音障"时不可预测的扰动严重干扰弹头的轨迹,弹头稳定性急剧下降. 在综合考虑风偏和散布等因素,最后确定发射 M118 LR枪弹的 M-24步枪有效射程是800m. 800m以外的目标,首发命中的机会已经比较渺茫了. 不过亚音速的步枪弹头杀伤力依然是惊人的,毫不亚于一发50m以内的手枪弹.

  按照美军"78J致死动能"标准,只要弹头还具有78J的动能,就判定为能够致命的枪弹. 只要这枚重 11.34克的弹头以超过 117.3m/s的速度飞行,那就是致命的. M118LR弹头要下降到117.3m/s以下,弹头已经飞行了 3200m,飞行时间14.03秒. 也即是说,M24步枪在 3200m以内都是致命的. 足足是其有效射程的4倍.

  如果按照中国 98J致死标准,弹头的速度要在 131.5m/s以上. 这样的话,致死射程也有 2950m,飞行时间11.9秒.

  M118LR弹的最大射程为 3915m,弹道终点速度85.6m/s: 如果按照"76m/s致死理论",M118 LR弹在整个飞行过程中都是致命的.

  可见,7.62mm口径的狙击步枪,尽管有效射程只有800m,但致死射程超过3000m,杀伤力是比较富余的。有的人喜欢吹捧Barrett M82一类的 .50口径步枪威力有多么的大,其实7.62mm步枪在 1500m射程以内,对付人体目标威力依然是很充裕的,关键是如何保持远距离上的精度。

空气阻力

  弹头变大,虽然空气阻力会变大,但是弹头拥有的动能更大,惯性也更大,速度衰减更慢,飞行得更远,极远距离的命中率越高.

  空气阻力的公式是F=1/2ρv²CA,ρ是空气密度,v是飞行速度,C是阻力系数,A是横截面积

  在弹头形状类似的情况下,影响空气阻力的首要是飞行速度,其次是'横截面积'和'阻力系数',而不是弹头重量.

  形状类似的弹头,阻力系数基本类似,而横截面积按照口径的二次方增长,而弹头的重量却按照口径的三次方增长. 弹头重量(以及动能)的增长速度要大于空气阻力的增加速度.

  .50弹头,口径12.7mm,是7.62mm的1.67倍; 弹头重48.6克,是7.62mm弹头重量(9.72克)的5倍,大约是1.67的3次方;

  .408弹头,口径10.36mm,是7.62mm的1.36倍; 弹头重27.15克,是7.62mm弹头重量的2.8倍,大约也是1.36的3次方.

  口径加大,弹头重量的增长速度要大于横截面的增长速度,相似的,弹头动能的增长速度要大于阻力增加的速度.

  比较下面不同弹头速度衰减的情况,如

  7.62x51mm,初速835m/s,超音速飞行距离756米;

  408 CT,初速900m/s,超音速飞行距离1954米;

  尽管大口径弹头的阻力要大于7.62mm,但是大口径本身拥有的动能却要大得多. 而且弹头越重惯性越大,速度衰减更慢,飞行距离也越远. 大口径枪弹的弹道性能优于7.62mm,这毫无疑问. 但步兵是靠两条腿作战的,背着太大的步枪,还没进入阵地,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怎么打仗啊. 而且枪战交战距离大多发生在500米以内,片面追求远射程并不实际。

  之所以将50口径用于远程狙击,是因为 50口径的弹头重达48.6克,是7.62mm弹头重量的4倍还多,在1800m处依然能够保持超音速飞行,弹头稳定性比7.62mm好的多,折去风力带来的误差和瞄准镜性能的限制,50步枪的有效射程在1500m左右(当然是在风和日丽,视野清晰的天候条件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