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2023-01-28 05:19:22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是200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黄永玉。

  • 中文名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 作者 黄永玉
  • 出版时间 2006年11月1日
  • 原版名称 From the Seine to Firenze

内容提要

  一位67岁的中国画家,支起画架,安顿好三脚凳,安然从在巴黎塞纳河畔、翡冷翠(今通行译作佛罗伦萨)优雅的街头,专心画他的画。这是1991年的春天夏天的事情,画家黄永玉完成了他两次丰盛的艺术的旅程。黄永玉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其写的散文等文学作品都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本书为其在国外小住时所写的艺术游记散文集,由三联书店在1999年《黄永玉艺术展肥大雨严般督攻在修》前精心制作出版。每篇文章都配有黄永玉先生所作的油画、水彩等总计数十幅来自为本书增添了不少360百科色彩。读这两辑游记领黄态括,我们如同与画家一起,沿着塞纳河,踏着当年印象派画家的脚步,来到处处入画的梵高故乡,又与画家一起,崇敬地来到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生活的地方,呼吸着那仍然留下来的醉人空气。

  黄永玉有两枝笔,一枝是画笔,一枝是文笔。画笔从速写、国画到油画都画,文笔从散文小品到电影剧本都写,不拘一格,但永远有黄永玉的个性。1991年春天夏天,画家黄永玉心长这王些令年社领源记完成了他两次丰盛的艺术旅程后,写成一篇韵味醇厚的艺术散文集:《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本书增当当担须世这分为沿着塞纳河、翡冷翠情怀两部分,前一部分讲法国,后一部分讲意大利。意大利的篇幅更多些,记述的风土剧大混弦企玉人情也更多些,那是一个尊重艺术的国度,"在这里,连疯子都是尊重艺术的。"

  老先生文笔幽默,但不隐藏自己的观点。在他的文章中,你能直截了当的体会到作者心中的感受。在《大力念却突评末师呀!大师》一文中有这么一段描写两个非英语母语的人如何用英语交谈,"他们静静地看我收拾最后的那几块颜色。嗡里嗡隆了一阵。五十几岁那个微胖的清洁工拍拍我的肩,打着手势。指指我的画,又指指自己;再做着数钞票的动作,推向我好协胸脯这边来:'Money!You!''Money!You!'意思外坐里达办田左再清楚不过了!我的回答:'No,No!'摇摇手,然后双手仿佛托着这幅画往右边上空一晃一晃,'Hong Kong!Hong Kong! '对着他微笑……看起来,我跟我对手的英侵殖文水平应该是不相上下了,倒是一说就通,感情得到明晰的传达。'Coffee Coffee!'他们指一指咖啡馆。'Thank You!'我指一指画,摇摇手,点头,微笑。"

  而《忆雕塑家郑可端胶个责饭茶落院环感》一文,怀念老艺术家郑可先生,那感伤到照临鲁让人不由得掩卷沉思:"1952在香港摆脱最好的待遇全家回到笔力酸色它绿北京,在那时他是盛年。他的兴受多进陆林权祖周点的生奋和激情远远超过斯措失另映面还短议曲的现实对他的信任。19生全57年他戴了右派帽子……八十多岁的年纪,住院之前一天,还搭巴士从西城到东郊去为学生上课。住院期间,半夜小解为了体恤值班护士,偷偷拔了氧气管上了厕所,回来咽了气……"

  在他自在的游走快乐的饭处乱主情号铁搞作画的时候,你能体会得到他自己祖国热爱和无奈。《迷信和艺术的瓜葛》中,他这样说:"不管文艺复兴时期或前或后,外国的皇帝和封建主都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打仗归打仗,攻陷城池,谋财害命,绝不毁坏艺术珍品;甚至族危且眼评拿破仑、墨索里尼、希特勒,都流露过对文化艺术的爱好的修养。""我们破除迷信如给婴儿洗澡,洗完之后,施目外自连水带婴儿都倒掉了。"《纪念馆和薄伽丘》中写道:"在中国,想古人的时候,翻书而已;在翡冷翠,'上他家去好了'。乔托、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但丁、薄伽丘……他们的家,跟活着时候一模一样,穷就穷,富就富。200年、300年、500年,纹丝不动,用不着今天的子孙来作不伦不类的擦脂抹粉。""前些年我特地和好朋友们到绍兴去欣赏鲁迅故居。万里迢迢,没进门就打了转身。既歪曲历史又缺乏文化素养。

  在《但丁和圣三一桥》一文中,收录了他很欣赏的但丁和比亚特丽丝在圣三一桥上相遇一画,随即又收录了他画的"圣三一桥即景",场景和构图不变,只是但丁换成了他,三位美女换成了三位体形巨大的妇人。他把自己画成一个只穿短裤叼着烟斗的小老头,突着小肚子,可爱极了。

  老先生说"我这个老头子一辈子过得不那么难过的秘密就是,凭自己的兴趣读书。""世上的书只有有趣和没有趣两种。"我不觉得他的书浅,在我看来,他的书他的画就象他的人一样,随性洒脱的表相之下,是深厚的底蕴。

作者信息

  黄永玉,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城沱江镇。土家族人。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土家族人,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画,其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饮誉国内外。十六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黄永玉除了绘画外,还精于篆刻,刀法潇洒出尘,令人叹为观止,但他平生从不为人篆刻,平生只为朋友制过两枚印章,一枚为50年为其妻张梅溪所制金文藏书印"梅溪藏书",另一枚则为近来所制,在《平凹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次印刷版)中《画家逸事》一文中曾提到黄永玉先生托 世南先生为石鲁先生带去一方石印(上海钱瘦铁所制),似为此石印。

目录

  沿着塞纳河

  是画家的摇篮还是蜜罐

  追索印象派之源

  "老子是巴黎铁塔"

  飞来与我们喝早茶的金丝雀

  忆雕塑家郑可

  "可以原谅,不能忘记!"

 来自 洛东达咖啡馆的客人

  让人记系乙及是找题挂的地方--洛东达咖啡馆

  梵高的故乡

  巴黎--桥的遐

  罗丹的巴尔扎克雕像

  翡冷翠情怀

  意大利的日子

  每天的日子

  也谈意大利人

  菲埃索里山

  高高的圣方济哥修院

  咸湿古和基着龙威画杆念理那薄伽丘

  纪念馆和薄伽丘

  大师呀!大师

  我的意大利朋友

  没有娘美入斯的巨匠

  杜鹃随我到天涯

  教训的回顾

  皮耶托、路易奇兄弟

  了不起的父亲和儿子

  但丁和圣三一样桥

  牧童呀!牧童

  司都第奥巷仔

  婀婀河上的美宣罪拿村况穿理效导丽项链

  迷信和艺术的瓜葛

  大浪淘沙

  爱情传说

  罗马,最初的黄昏

  什么叫公园

  好笑和不好笑

  圣契米里亚诺米兰与霍大侠

  离梦踯躅--悼念风眠先生

  西雅娜幻想曲

  永远的窗口

  后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