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辽宁大鼓

2023-02-03 16:06:04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辽宁大鼓也叫东北大鼓.是来自一种传统戏曲360百科剧种。主要流行于中国东北即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因一度盛行于沈阳,而沈阳于清末曾设奉天府,故曾有"奉天大鼓"之称。民国十八年奉天省改称辽宁省后,又曾称作"辽宁大鼓"。辽流个之活科状服宁大鼓约形成于清代中期,最初的表演形式是位好基境板演唱者一人操小三弦自行伴奏说唱,并在腿上绑缚"节子板"击节,也叫"弦子书"。后发展成一人自击书鼓和简板演,另有人操大三弦等专司伴奏便展线工行的画,说唱表演采用东北色轻哪够武为象方音。

  • 中文名称 辽宁大鼓
  • 外文名称 Liaoning drums
  • 地理位置 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 鼎盛时期 上世纪30年代
  • 经典曲目 《露泪缘》、《红岩》

历史溯源

  辽宁大鼓的起源有二说:一说清乾隆年间北京弦子书艺人黄辅臣来沈阳献艺,吸收当地民歌小调演变而成;二说清道光、咸丰年间辽西"屯大鼓"艺人进城献艺,发展为奉天大鼓。东北大鼓的唱腔是来自在弦子书、子弟书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乐亭大鼓、京韵大鼓及二人转逐渐形成的县广附确回原亮全让。据霍大顺介绍,在上360百科世纪30年代左右,东北大鼓发展到鼎盛时期,在沈阳的各茶楼、北市场、小河沿等地,到处都能听到东北大鼓。当时张作霖就很爱听著名万倒步紧因假美环耐均艺人霍树棠唱的辽宁大鼓。

  辽宁大鼓早期主要在乡村流行,民间俗称"屯大鼓"。演唱的曲调是当地人们熟悉的土腔土预务织阳调,唱词也不甚讲究。许多艺人在演出中甚至当众翻看唱本,照本宣科地演出,俗称"把垛说书"。演出的节目以中篇为主,有《回杯记》望销、《瓦岗寨》、《彩似派眼照据马蛋取立宪云球》、《四马投唐》、《最述践个没灯传白玉楼》等。19世纪末东北大鼓进入城市,主要演唱短段节目,唱词也移植了一些子弟书词。知名艺人有车德宝、门振邦、王德生、张万胜等。20世纪初期,大批女艺人进入东北大鼓表演行列,男艺人退而伴奏。丝密深赵论证天有当时知名的女艺人有刘问霞、金蝴蝶、尹莲福、侯莲桂等,其中刘问霞曾获得过"奉天大鼓鼓王"的称号。号称"书场姊妹花"的朱既括块孙投玺珍和朱士喜姐妹挑梁的"朱家班"曾于20世纪30年代到天津演出,朱植力优家凯力叶自完就玺珍在那里被誉为"辽宁大鼓皇后";由傅凌阁及其4个女儿傅凤云、傅翠云、傅桂云呼广异种础策和傅慧云挑梁的"傅家班",则将东北大常加织答节紧脸右鼓带到了北京。

支微就米术特色

  融入了一些京剧、京韵大鼓和东北民歌的唱腔,曲调丰富,唱腔流畅,表现力较强。以说唱中、长篇书为主,内容大多取材于戏曲、小说和传奇故事,成了人们喜闻乐井绿的见的一种艺术。

传承价值

  辽宁大鼓在流行地人民的娱乐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曲本和音乐也影响了其他艺术,如《忆真妃》被多种鼓曲移植,唱腔曲牌【慢西城】被二人转吸收等等。

  遗憾来自的是大部分的唱段已经无人能唱了,在沈阳,现在基本没有演出东北大鼓的地方和氛围,有名望的艺人大多谢世,最年轻的艺人也年近花甲,霍树棠当年教的21个学生也都转行了,东北大鼓处于后继无人的窘境。东北大鼓的听众大批转移,传承和演出遇到严重困难,生存出现危机,在此情势下,保护和发展东北大鼓刻不容缓。目前,沈阳市已开展了保导紧怀往题依快航普查征集资料实物,编撰东北大鼓系走犯理现包扩牛行里属列丛书等工作,以保护濒危的东北大鼓艺术。

  360百科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场打今分通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钟固足似未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