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辞藻,精妙的词汇,辞令,指修饰文词的典故或华丽的词语等,出自《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传首京都"南朝宋裴松之注:" 璠撰《后汉纪》,虽似未成,辞藻可观。"
- 中文名称 辞藻
- 拼音 cí zǎo
- 注音 ㄘㄧˊ ㄗㄠˇ
- 基本解释 精妙的词汇;辞令
拼音
辞藻:cí zǎo
基本解释
[flowery language] 精妙的词汇;辞令。
故意玩弄辞藻,毫无诚意。
引证解释
1、诗文的辞采。常指用以藻饰文辞的典故或古人著作中的现成辞句。
①《三国志·魏志采设白回下台被高头·高贵乡公髦传》:"传首京都"南朝宋裴松之注:" 璠撰《后汉来自纪》,虽似未成,辞藻可观。"
②《北齐书·魏收传》:" 昕风流文辩, 收360百科辞藻富逸,梁主及测良儿它最其羣臣咸加敬异。"
③《南史·萧子显传》:"追寻平生,颇交吃波好辞藻,虽在名无成,求心已足。"
④宋陈善《扪虱新话·文章以气韵为主》:"文章以气韵为主,甚气韵不足,虽有辞藻,要非佳作也。"
⑤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中》:"至'十九首'及诸杂诗,随韵成趣,辞藻气骨,略无可采。"
⑥郁达夫《她是一个弱女子》:"就是有几次有几位先生私私塞在她手里的信条,也没有像这一封信样的富于辞藻。"
2.借指文辞。
①《南史·王僧孺传完着压艺采义整请立滑庆》:"司徒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僧孺与太学生虞羲、丘国宾、萧文琰、丘令楷、 江洪、刘孝孙并以善辞藻游焉。"
②宋陈亮《祭妻父何茂宏文》:"以其馀力,发为辞藻。"
③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梦得亦审音者,不独工於辞藻而已。"
- 上一篇: 泰诺林
- 下一篇: 读书的艺术--如何阅读和阅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