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开县,广东省肇庆市下辖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居西江上游,毗邻广西梧州、贺州市,是“西江走廊”经济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珠三角”与大西南的交汇点和“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桥头堡。总面积2723平方公里,辖16个镇,人口48万多。县城江口镇座落于西江与贺江交汇处,依府皇船章优我理头山傍水,环境优美。321国道穿城而过,是广东通往广西及西南极诸省的咽喉之地。素称“两广门户”。西江、贺江横贯其中,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各类通讯设施齐全。
封开县历史悠久,历史上曾是微间合据其汉供致研岭南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要地,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史料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岭南设交洲,下辖两来自广及交趾(今越南)一片地区,刺史治就设在封开,使封开成为整个岭南地区最早的首府。360百科封开在汉初取名范收研艺数广信,谓“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也。东汉、三国时期,以广信为界,西为交州、东为广州,广州之名即源于此。至宋代更将广信的以比东划为广东,广信以西划为广西,广东广西得名由此而来。近年来经专家考证“粤语”形成于封开一带。
这里是岭南最早的人类生存和发展之地,发现最早的古人还阶料主构类牙化石距今14.8万年,比式树术鲜约历来认为是岭南最早的古今级盐水人类“马坝人”还向前推进了2万多年。境内还发现多处古人类文化遗址,如罗沙岩,2~10万年前的文假粒志化遗存;黄岩洞,1万年视策前的人类化石已为母系社会;白石岩,4千年前的男性颅骨化石已进入父系氏族。因此第河企呼迅结‘封开人’很可能是岭南人类的最早祖先。
- 中文名 封开县
- 面积 2723平方公里
- 人口 48万人
- 方言 粤语-广府片
- 行政区类别 县
历史沿革
公元前222年,秦王赵政统一六国后,“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领足继白回十50万秦军攻打岭南;公元前214年,秦军基本上占领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南海郡辖境是东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包括今粤东、粤北独套态告达哥静到发美记、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
秦末,赵佗武力攻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当时,广东除今连州及乐昌北境属长沙郡管辖外,都属南越国地盘。
汉武帝平定南越后,汉朝将南越地划分为南来自海、苍梧、郁林、和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9个郡。为了便于监督各郡官吏,汉朝又设立13个常驻监察机构,称为“十三部”,其中设在苍梧郡广信县(今封开)的交趾部,专门负责纠核岭南九郡。东汉末,交趾部改为交州,除监突给待待纪速子纸从通察权外,还拥有军政大权,成为郡上一级政府,地方行政制度也就从郡县二级变为州、郡、县三级。今广东省境包括交州辖下的整个南海郡(粤中、粤东),还包括苍梧郡、和浦郡、荆州贵阳郡和扬州豫章郡的一才关苦科选众送部。东吴时期,今广东省冲境除广州辖下的4郡外,还包括荆州始兴郡和海南岛。
建置沿革
封开县曾是每话克红岭南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之要地,也是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360百科史料记载,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在岭南设交洲,下创输景毛曲操支在友还石辖两广及交趾(今越南)一带地区,刺史治设在封开,使封开成为整个岭南地区最早的首府。封开在汉初取名广信,是谓“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也”,此名一直沿用到南北朝。至宋代将广信以东划为广东,广信以西划为广西,广东广西得名由此而来。秦汉时期,封川属广信县地供停,开建属封阳县地。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废梁信郡,改梁信县为封川县。此后于唐宋、明间,曾先后州(封州)或易郡(困江标临封郡),至明洪武二年(1军形土思景369年),两县均以县建制隶属肇庆府。清朝废除两县建制,民国时卫装期,恢复两县建制,期间均隶属肇庆府。1949年11月6日开建县解放,1950年1月油续天1日成立封川县人民政府。1952年3月,封川、开建两县合署办公,1957年后几经换三听你需分合。1961年4月,封川、开建两县合并置封开县建制至今,隶属肇庆。
历史·人文
封开历史悠久,十四、五万年前,古封开人就在封开大地上繁衍生息,境内发现的古人类牙齿化石距今14.8万年,比历来认来自为是岭南最早的古人类“马坝人”360百科还向前推进2万多年,是古岭南人最早的生息地。封开在历史上曾是岭南首府,是整个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岭南文化和粤语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广东、广西及广州得名来源,是岭南地区通往中原广大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丝绸之路海陆对接点。封开有着灿烂的广信文化,其间孕育大批的历史名人,其佼佼者有“岭南儒宗”之称的汉代大经学家陈钦、陈元父子,有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岭南第一个状元莫宣卿,有南汉开国之君刘岩真统待冷诗排距背富,有“中华传佛第一人”之誉的佛学理论家、《理惑论责》作者
牟子等不下百人。有大来见见白供室批的罕有的文物古迹,有品类齐全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及大量的古墓葬、古窑址,有保护完好的古城址、古建筑、古村落。

地理气候
封开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北纬23°13'—23°59',东经111°°21'—112°02'各,东西宽68公里,南北长84公里,总面积2723.93平方公里,是“西江走廊”经济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珠三角”与大西南的交汇点。攻示容消及似史东面与德庆县毗邻,南面与郁南县接壤,东北面与怀集县相连,西北面与广西苍梧县、梧州市、贺州市交界,素有“两广门户”之称。县人民政府驻地在西江与贺江的汇合处——江口镇,西距梧州市22公里,东距肇庆陆路142公里,水路152公里;越圆附支液如师善何与广州相距陆路255公里,水路281公里足职犯系鲁研石。

封开,属山地丘陵区。海拔50—250米的丘陵遍布全县,套践雨做提皮处百树占全县山地面积67.4%。东部高山,西部丘陵,凯张命答民演期河绝结中间低丘和河谷盆地,为丘陵山区地带;地势自东向西,中间凹,南北低,两边向中间倾斜,形成狭长槽形地带。预完治印早案先冷庆海拔800米以上的15座山峰均集中于东部边境,以七星顶为应粉动条理情何耐全县最高山峰,海拔1274米。北回归线穿境而雨原义施担千好架植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受到季候风影响,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冬短夏长,无霜期长。风向季节转换明显,夏季盛行偏东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
物产争家资源
县境内有丰富的森林通季石买简、矿产、水资源,主要有黄金、水晶、锡、铜钨、锰、云母、钛、铁、及油在束力花岗岩、大理石、石灰石、矿泉水等,其中花岗岩蕴藏量达30亿立方米,大理石15亿立方米,石灰石300亿立方米。工业产品主要持送亮有松脂及其系列产品、中纤板、牛皮纸、火机、水泥、木雕工艺家具等。县内盛产竹木、黄烟、蜂蜜、麻免如压们民里竹、冬菇、蜜桔、杏花鸡、莲都羊、猴头菇、白马茶、麒麟李、长岗油栗等名优特产。尤以杏花鸡、封开油栗、麒麟李、渔涝烟、白马茶、蜂蜜等久负盛名。林业面积弦色金20.5万公顷,森林覆盖72.7%,森林活立木总蓄积837万立方米,被誉为“南国大花园”。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和“中国松脂之乡”等荣誉称号。可开发水力资源16万千瓦,年发电量5亿千瓦时,是全国第一批100个实现农村电气化县之一。封开具有独特的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境内山川秀丽、景色迷人。有集中石灰岩、沙页岩、花岗岩三种地质地貌,构成各具特色的巨石、奇峰、幽洞、秀水、林海等自然景观于一体的西江流域第一个国家地质公园,有集奇、险、秀、幽于一体的千层峰、童话皇宫般的双龙洞、堪称大自然艺术宫殿的白石岩和古文化遗址黄龙洞为主要景点的龙山名胜风景区,
有漫江碧透、两岸翠竹青山、犹如画卷的贺江风光,有横空出世、一石成山的天下第一石——杏花大斑石景区风光,有面积6万亩原始森林、广东十大自然保护区之一的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风光,有流经县境长104公里,32曲22个U形湾的贺江山水风光等

风景名胜

封开县作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岭南古文明重要发祥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山川秀丽、人杰地灵。199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封开县龙山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目前正朝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目标迈进。2005年8月国土资源部批准广东封开国家地质公园为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公园内的燕山期花岗岩构成的巨大圆丘形地貌景观、古生代碳酸盐岩岩溶地貌景观、泥盆纪石英砂岩形成的张家界型砂岩柱状峰林地貌景观,浓缩了粤西5亿年的沧桑巨变,记录了岭南古人类的演化历史。
龙山溶洞、斑石、千层峰、十里画廊、贺江风光、金装淘金等景点驰名中外。县内集中了石灰岩、沙页岩、花岗岩三种地质地貌,构成各具特点的巨石、奇峰、幽洞、秀水、林海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历史悠久、品类齐全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及古墓葬、古建筑、古窑址遍布全县。
区划·人口
2017年辖江口、长岗、平凤、江川、大洲、白垢、罗董、杏花、渔涝、河儿口、莲都、都平、大玉口、南丰、金装、长安16个镇,设178个村委会和21个居委会。年末常住人口41.45万人,户籍人口52.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06‰。有姓氏438个。
民族·语言
全县居民绝大多数为汉族,少数民族约占0.08%,有壮、满、蒙古、藏、侗、瑶、黎、怒、门巴、土家、彝族共11个。境内方言有粤语(即白话,又分开建话、封川话)、客家话和标话。
科技
2017年,封开县工业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CDP比重1.2%;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1%;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为63%。完成高新技术企业存量4家;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家;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额2.24亿元,实施技术改造规上工业企业7家;新增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35人,分别引进博士1人、硕士15人。地方财政科技投入额度0.08亿元,申请发明专利25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件,专利拥存量16件。全年组织开展23场次科普知识宣传到农村、到社区、进校园活动;举办3期主题为“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肇庆”的防震减灾科普宣导培训讲座;举办一期“高新技术申报认定暨知识产权培训班”。
教育
目前,县有3所普通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开放大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青少年宫,1所特殊教育学校,19所独立初中,215所完全小学;全县在校中小学生6.5万人。校舍面积32万平方米,生均约5平方米;全县中小学共有实验室、仪器室600多间,面积4万多平方米;全县学校有电脑室11个,电脑500多台;语音实验室12个,语音设备600多套;全县各中小学布局比较合理,办学条件日臻完善。
2017年,封开县教育经费总投入6.11亿元,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8.68%,小学入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02.78%,高中毛入学率96.75%,全县特殊教育招生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全覆盖。全县完全小学以上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渔涝、杏花、河儿口和金装4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工作全部完成。在全市内率先成立便民助学资助中心。创建省级安全文明校园2个,市级安全文明校园33个,覆盖率80.5%;加大县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新增学位200个。招聘研究生学历教师12人,组织在职教师培训约10000人次。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考上重点本科人数225人,同比增加71人,增幅全市第一;中考高分层考生明显增加,600分以上考生106人,增加33人。

体育
2017年,封开县举办第二十三届小学生运动会以及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干部职工综合运动会。组队参加广东省第二届百县(区)足球赛肇庆市预选赛获得二等奖。举办为期三个月的封开县第三届“健城监理”杯足球赛。举行2017年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全民健身日暨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第八届残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童钢获得2017年全国青少年拳击锦标赛冠军。该县输送的运动员参加2017年省青少年各项锦标赛荣获佳绩:其中获得第一名13个,第二名11个,第三名19个,获得市体育局贺信嘉奖。组队参加2017年市青少年锦标赛,封开县获得武术散打项目团体总分第一名,举重、武术、羽毛球项目团体总分第二名,女子篮球第三名。推进第十五届省运会比赛场馆改造和建设,对县体育馆进行改造升级,新建672平方米的钢架结构的综合训练馆。在江口灯光球场增设一个国民体质测试站,免费为群众进行体质测试。配合县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为全县16个镇共16个示范村配备篮球架、健身路径、乒乓球台、儿童组合滑梯等体育健身器材。

封开县体育管理中心
封开县体育管理中心创建于1961年,当时命名为封开县体育运动委员会,1998年更名为封开县体育局,2002年更名为县体育管理中心。体育工作的管理人员从1961年的两人,发展至今已达22人。体育管理体中心下属机构——县业余体校创建于1961年,从原来运动队仅有二个项目10多人的基础发展到目前七个项目100多人。向国家、省、市运动队高等学校输送了近500多名优秀体育苗子和体育骨干,体育队伍不断壮大,体育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县人均体育活动面积为0.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42.8%。封开县体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非常迅速,无论是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场地建设以及体育产业都得到很好的展 。
封开县体育馆
封开县体育馆位于321国道旁,于2000年1月建成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为7412平方米,其中主场馆场地面积800多平方米,设固定座位3000个。作为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举重比赛的主场馆,该体育馆于2017年6月进行升级翻新改造工程,共投资700多万元。
文化
2017年,封开县建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27个,其中省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11个,建成覆盖率63%。建设2个镇省级文体广场示范点。长岗、河儿口镇文化站升级改造为省一级文化站,实现全县16个乡镇省一级文化站点全覆盖。《封开山歌》成功申报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全年送戏下乡82场,成立10支红色轻骑兵文艺小分队,在全县各乡村演出。送电影下乡2136场,送书下乡18万多册(赠书4990册)。县图书馆升国家一级图书馆通过省验收,并将资料送文化部。完成广东省和肇庆市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工作,编写完成“封开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报告”,编辑和出版“封开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图录”,出版《广府根源 封州印象》(精品篇)、(陶瓷篇)和(钱币篇)三册普查成果图录,完成《肇府藏珍》的编辑出版。

封开县图书馆
封开县图书馆位于江口镇府前路封开文化中心大楼内,设在首层、二层和五层,建筑面积2103㎡。内设服务窗口8个,其中:展厅设在首层,可定期举办书画、摄影、图片、优秀读书征文作品等展览:报刊阅览室、广东流动图书馆封开分馆、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室、少儿室设在二楼,可供读者阅览报纸、杂志、借阅图书、网上获取信息、播放各类教育片等;外借室、资料室、采编室设在五楼,可供读者外借图书、查阅资料、新书咨询等。2015年9月,在江口镇旧城区开设一间230㎡的江口分馆;2016年12月在华润家园开设24小时自助图书馆,现馆总舍面积2333㎡。
封开县图书馆现有藏书16.1万多册,广东流动图书馆封开分馆有藏书1.1万册,封开县图书馆江口分馆有藏书1万册,24小时图书馆藏书3000册,年均订报纸杂志280种、购书3200多册,收藏有价值的各种报刊资料和地方文献,为读者查找报刊资料和学术研究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年均接待读者20万人次,送书下乡活动60多次,举办节日文化娱乐活动、展览、讲座、投影等160多次。从 1993年以来连续五次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二级图书馆。
封开县博物馆
封开县博物馆建于1981年,是广东省最早建设的县区博物馆之一。封开县博物馆新馆位于广信文化园内,新馆按国家中型博物馆标准建设,占地面积1998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462平方米。内设藏品库区、陈列展览区、行政管理区、机电设备区等功能区域。建成后封开的公共文化设施将更加趋于完善,同时它也是封开县“以先进文化为引领,打造文化封开高地,争创全省山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重要工程项目之一。新馆将以充足的空间发展博物馆的馆藏规模、策划创时代概念的展览,实现封开博物馆跨越式发展。封开县博物馆设置编制人数13人,现在编人员有11人,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文物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负责馆内文物保护、收藏、文物和标本收藏、文文物(文化)陈列展览等工作。
封开县博物馆内收藏文物近万件,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文物4件,二级保护文物75件,三级保护文物465件,馆藏文物具有“年代久远,时代连贯,种类齐备,典型性强”等特点,年代从十四万年前的峒中岩人一直到1950年,文物的典型性和时代的连贯性在广东省县级博物馆首屈一指,从馆藏文物中就能见证岭南文化发展的进程,是广东重要的考古科研基地。
封开县文化馆
封开县文化馆,是国家一级文化馆,文化馆位于2010年落成的县文化中心大楼内,使用面积共3610平方米,其中群众文化活动用房使用面积为3300平方米,办公和仓库等使用面积310平方米;馆内公共服务功能室较齐全,有书画和美术展览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及培训室、舞蹈排练厅、100米宣传橱窗栏、音乐培训室、书画摄影室、讲座室和文学创作室,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外来工以及少儿培训中心等,其中新影剧院面积1620平方米,以及面积1020平方米的露天排练场。
卫生
2017年,封开县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43个,县直医疗卫生单位7个,镇卫生院16所,村卫生站269个,民营医疗机构12个。有卫生技术人员163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440人;注册护士687人;全科医生37人;公共卫生人员170人;床位965张。县第二人民医院新院项目于9月15日动工。完成48个公建规范化村卫生站建设。投入2095万元为县人民医院购置设备60种。为16个镇卫生院配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便携诊断设备。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95%,其中卡介苗接种率99.45% ,脊髓灰质炎疫苗99.55%,麻疹接种率为99.36% ,百白破99.38%,乙肝98.79%,乙脑接种率 99.36%,流脑99.32%,甲肝接种率为99.30%。参加无偿献血人数1650人,献血总量33万毫升。
旅游

2017年,封开县共接待游客24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旅游总收入12.64亿元,增长4.9%。全县有旅业380家,其中三星级酒店1家,二星级酒店2家,五钻级酒家1家,绿色饭店1家,生态园林式酒店1家,连锁酒店2家,有各类客房16875间,床位29610张。4月28日至5月3日,在县行政中心广场举办醉美封开2017首届旅游文化节。9月21日,成立“封开县旅游协会”,推进全县旅游产业的联动。
特色产业
封开县属南亚热带地缘季风气候,北回归线从境内穿过,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物产丰富,是全国农业综合项目开发示范县。县内盛产竹木、黄烟、蜂蜜、杏花鸡、麻竹笋、莲都羊,冬菇、猴头菇、白马茶、麒麟李、长岗油栗等名优特产。到封开旅游,除了饱览到美好的封开风光,还可以品尝到名闻遐迩的杏花鸡、莲都山羊、贺江河鲜,并可以吃到封开的特色山珍以及渔涝脉菜、香甜南瓜、山边野菜等地道的绿色环保食品。
经济概况
2017年,封开县地区生产总值151.44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93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53.52亿元,增长2.7%;工业增加值37.37亿元,增长4%;第三产业增加值54.98亿元,减少0.8%。三次产业比重为28.35:35.34:36.3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628元,增长1.6%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03亿元,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76.05亿元,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72亿元,增长9.2%。外贸进口总额744万元,减少17.6%;外贸出口总额48383万元,增长6%;实际利用外资2728万美元,增长6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亿元,增长19.6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38亿元,增长3.41%。城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23.9元,增长8.1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63.6元,增长8.5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7.65亿元,比年初增长14.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7.25亿元,比年初增长2.68%。
农业经济

2017年,封开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03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农、林、牧、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为41.34亿元、11.38亿元、9.79亿元、3.98亿元和0.54万元。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44万公顷,减少0.12%;年产量20.7万吨,增长1.17%。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81万公顷,增长2.13%,总产量18.33万吨,增长4.5%;蔬菜瓜类种植面积1.04万公顷,减少1.21%,年产量34.49万吨,增长15.5%;油料作物0.57万公顷,减少0.23%,年产量1.83万吨,增长0.55%;甘蔗0.064万公顷,增长37.1%,年产量4.89万吨,增长40.1%;烟叶0.13万公顷,减上8.2%,年产量0.35万吨,同比减10.3%。水果收获面积1.59万公顷,年产量39.29万吨,增长7.9%。生猪存栏量17.17万头,出栏量约20万头,分别增长0.6%、增长3.8%;鸡存栏量约190万只,出栏量约635万只,分别增长1.6%、增长2.3%;牛存栏量3.7万头,出栏量0.7万头,分别减少13.9%、减少47.2%;羊存栏量1.6万头,出栏量1.02万头,分别减少2.5%、减少13.6%。渔业总产量3.8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9%;规划林业生态红线,木材产量24.21万立方米,松脂2.71万吨。
工业经济

2017年,封开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8.30亿元,比上年增长4.1%。工业用电量10.22万千瓦时,减少2.96%。完成工业投资20.22亿元,同比增长57.5%,完成目标任务的134.8%。协进毛绒玩具有限公司和封开县睿冠科技有限公司达到上规模的条件要求,已通过省的审核确认并获得同意批复。完成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2家企业的目标任务,分别是封开县嘉诚纸业有限公司和广东麒麟山矿泉水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华润水泥(封开)有限公司建成6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8套水泥粉磨系统,形成熟料年产1000万吨,水泥900万吨,码头吞吐量1700万吨的生产规模和卸装能力。新型建材增加值、木材加工(含家具)增加值、林产化工增加值分别完成15.4亿元、10.46亿元和5.83亿元。投入10.03亿元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启动园区规划建设用地3237亩,完成市下达的任务。新开发及盘活工业用地面积1615.3亩,完成全年任务的107.69%。新建通用标准厂房面积动工数34.96万平方米,建成并通过验收10.5683万平方米,完成市下达标任务的105.86%。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
试验区位于“三圈两带一区”交汇节点,是东西部边界、省际边界和流域边界交集叠加区域,是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桥头堡。广佛肇高速、广昆高速、在建的怀阳高速等高速公路、321国道、西江3000吨级黄金水道以及南广高铁、洛湛铁路和规划中的柳广铁路构筑起了试验区的立体交通网络,拥有两广政策叠加的优势。试验区列入《国务院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广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获认定为2016年粤东西北地区招商引资示范平台。目前,试验区已建成22万平方米工业标准厂房,水、电、路等配套设施正加快完善。

招商引资
2017年,封开县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举办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深圳加工贸易招商推介会,全年引进合同项目9个,投资总额45.6亿元,其中工业项目8个,投资总额25.2亿元。盈田工业园、兴业光伏电站、煜和环保建材等一批大项目相继落户,引进中广核风电、德晟摩拜智能终端产品制造、旭宇盛翔智能终端触控等高端项目,勤上光电、华帮电子、德维斯电子、胜瑞高分子材料等项目签约。全年获批融资项目7个,融资8.89亿元,提款率达93.5%。成功争取省政府债券资金4亿元,为试验区开发和项目建设提供保障。
自然地理
封开县属山地丘陵区。地势呈东、西两侧高,中部及南部较低,有坡度陡峭的山地,也有坡度较平缓的丘陵。其主要特征是:丘陵广布、山区偏东,高丘偏西,呈南北向带状分布。渔涝至莲都的深底、河口等地的石灰岩地带,长期受高温、雨水侵蚀、淋溶,形成了奇峰异洞的喀斯特地貌。元古代,距今约6亿年以前,封开县境域没有发生地壳隆起现象。早古生代,地壳活动频繁,原震旦系地层上升为古陆,寒武纪晚期,受加里东早期地壳运动的影响,县内北部、西部及南部隆起成为丘陵或低山群,尔后长期裸露地面,没有沉积活动。晚古生代,受加里东运动晚期影响,在泥盆纪早期至中期,具境的渔涝,莲都、七星的局部地壳下陷,后来沉积产生了薄层状砂页岩,在泥盆纪晚期隆起而成为陆地。在石炭纪早期,受华力西构造运动早期影响,长安、金装、南丰、渔涝一带的东侧下陷,形成深海区,在华力西构造运动晚期隆起成为陆地。中生代,白垩纪早期,受燕山运动早期影响,县内长安、金装、南丰一带的西侧下陷,到白垩纪晚期隆起成为陆地。新生代的第四纪,经受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影响,形成了封开县境现今的地貌形态。封开县境域属中国江南古陆板块的一部分,经中生代燕山运动及新生代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等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在封开县境内形成两条主要断层带:(1)第一条为寒武系八村群上亚群断层,由泗科经小桐至江贝等地,长约40公里,断层破碎不明显。(2)第二条为寒武系八村群上亚群断层,由江山横穿西江,经封川、白垢、渔涝至莲都等地,长约60公里,局部穿越燕山五期花岗岩地带,断层深度和宽度都较大,富存深层地下水。封开县境内山于受构造运动的影响,泥盆系下泥盆统的砂页岩在渔涝的光明,庙边等地有扭曲性沼皱带、有些成为小穹窿或小斜背状,在七星镇的花岗岩层中普遍存在小断层和小破碎带,但深度及范围很小。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岩浆岩的三次入侵,封开县的东面及东南面一带,形成了由北至南分布的党山,多罗山、七星岩顶,黑石顶、白马山、巢顶、三义顶、丰寿山、麒麟山等花岗岩地质的高山地带。其中当第三次岩浆入侵以后,并受多次构造运动影响,所形成的白垢、渔涝至莲都的深大断层破碎带,极富含地下水。
广信文化
广信建县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取自汉武帝圣旨“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之意,并以“广信”之西为广西,“广信”之东称广东。
岭南最早的首府
2000多年前,秦汉至唐代期间,得益于封开的地理位置和水路、陆路之便捷,封开一带一直为古代岭南南北水路交通的要冲和枢纽。数千年间,中国南北的交流,中、外的交流基本上都必须通过封开和梧州。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岭南之后,在岭南设“交趾部刺史”,监察岭南九郡,包括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今越南)、九真、日南、儋耳(今海南儋州)、珠崖。当时的刺史治就设在“封开”,汉武帝的意思是“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因此取“广信”两字作为岭南首府名称,此名一直沿用到南北朝。
到了西汉末年,王莽改制,将“交趾部刺史”改为“交州”,州治仍为广信。公元264年的三国时期,从交州所辖的九郡中划出南海、苍梧、郁林、高凉四郡为广州,州治为番禺;而其他五郡仍为交州。
封开因而被称为岭南最早的首府。
粤语发源地
据专家研究,如今流行于广东的主要方言粤语也是起源于封开,它最初是由中原的古汉语流传到广信(今封开)一带,与当地土著语言相结合,经漫长的演变传播而形成。直到现在,封开土话仍保留有早期古汉语的特征。
汉代海陆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对接点
地处贺江与西江交汇的封开县,在秦汉时期就是沟通岭北岭南的交通要道,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最早的交汇点,是汉代海陆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对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