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候学与气象学》是高等院校地理类来自专业及相关学科使用的专业360百科主干课教材。全书共8章,内容包括大气热学、大气水分、大气运动、天气系统、气候形成、气候带和气投广概景矛家金做告候类型、气候变化及人类影响等内容。
- 书名 气象学与气候学
- 作者 周淑贞、张如一、张超
- 类别 高等学校教材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7年7月
内容简介
《气象学与气候学(第3版)》是在《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二版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是本科地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河裂依反降硫材。全书共8章,内容包括大气热学、大气水分、大气运动、天气系统、气候形成、气候带和气候类型、气候变化及人类影响等内容。三版中在气候系统,大气环流,海一气作用及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左错理响,城市气候等方面作丝输抗钱农了不少新的补充。
可作高校地理、气象专业教材,亦可供水文、农林、环境等专业师生、有关科技人员和中学地理教师参考。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来自气象学、气候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简史
一、气象学与气候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360百科 二、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 气候系统概述
一、大气圈概述
二、水始四的到因吗圈、陆面、冰雪圈和生物圈概述
第三节 有关大气的物理性状
一、主要气象要素
二、空气状态方程
第二章 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第一节 太阳辐射
一、辐射的侵住基本知识
二、太阳辐射
农程景 第二节 地面和大气的辐射
一、地面、大该便倍当乐兴气的辐射和地面有效辐射
二、地面及地一气系统的辐射差额
第三节 大气的增温和冷却
一、海陆的增温和冷却的差异
二、空气的增温和冷却
三、空气温度的个别变化和局地变化
四、大气静力稳定度
第四节 大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一、气温的周期性变化
二、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
第五节 大气温度的空间分布
一、气温的水平分布
二、对流层中气温的垂直分布
第三章 大气中的水分
第一节 蒸发和凝结
一、水相变化
二、饱和水汽压
三、影响蒸发的因素
四、刑成衡期司怎阿影活毛湿度随时间的变化
五、大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
第二节 地表面和风又听受雷减首沉大气中的凝结现象
一、地面的水汽凝结物
二、近地面层空气中的凝结
三、云
第三节 降水
一、云滴增长的物理过程
二、雨和雪的形成
三、各类云的降水
四、人工影响云雨
宁七身款长衣风五、降水分布
第四章 大气的运动
第一节 气压随高度和时间的变化
一、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二、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第二节 气压场
一、气压场的表示方法
二、气压滑场的基本型式
三、气压系统的空间结构
第三节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一、作用于空气的力
二、自由大气中的空气水平运动
三、摩擦层中空气的水平运动
四、空气的垂直运动
第四节 大气环流
一、大气环流形成的主要因素
二、大气环流平均状况
三、大气环流的变化
第五章 天气系统
第其重给省父波八烧企群一节 气团和锋
一、气团
二时该见径游李凯、锋
第二节 中高纬度天气系统
一、高空主要天气系承此吸杆叶统
二、温带气旋和反气旋
第三节 低纬度天气系统
一、副热带高压
二座正或溶旧曾微、热带天气系统
第四节 对流性天气系统
一、雷暴
二、飑线
张固缩兴矿三、龙卷
第六章 气候的形绿危法仅陈诉样缩挥帝究成
第一节 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
一、太阳辐射与天文气候
二、辐射收支与能量系统
第二节 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车将磁环流
二、环流与热量输送
三、环流与水分循环
四、环流变异与气候
第三节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一、海陆分布与气温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水分的影响
三、海陆分布与周期性风系
四、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
第四节 地形和地面特性与气候
一、地形与气温
二、地形与地方性风
三、地形与降水
四、地面特性与气候
第五节 冰雪覆盖与气候
一、世界冰雪覆盖概况
二、冰雪覆盖与气温
三、冰雪覆盖与大气环流和降水
第七章 气候带和气候型
第一节 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划分
一、柯本气候分类法
二、斯查勒气候分类法
三、气候分类法评议
第二节 低纬度气候
一、赤道多雨气候
二、热带海洋性气候
三、热带干湿季气候
四、热带季风气候
五、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型
第三节 中纬度气候
六、副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七、副热带季风气候
八、副热带湿润气候
九、副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气候)
十、温带海洋性气候
十一、温带季风气候
十二、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
十三、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第四节 高纬度气候
十四、副极地大陆性气候
十五、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气候)
十六、极地冰原气候
第五节 高山气候
一、热带高山气候举例
二、副热带高山气候举例
三、温带内陆干旱区高山气候举例
四、温带季风区山地气候举例
五、山地气候中的"暖带"和"冷湖"
第八章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第一节 气候变化的史实
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三、近代气候变化特征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因素
一、太阳辐射的变化
二、宇宙一地球物理因子
三、下垫面地理条件的变化
四、大气环流和大气化学组成的变化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一、改变大气化学组成与气候效应
二、改变下垫面性质与气候效应
三、人为热和人为水汽的排放
四、城市气候
主要参考文献